时间:2024-05-07
鲍成中
一名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就是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课堂观以“人”为主线,以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这些对于我们课程改革和课堂建构及教育家成长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是一个人感到追求成为思想家的第一个摇篮。”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课堂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人,即“为人”和“人为”。那么,何谓“为人”呢?“为人”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生命的个体意义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尊严和幸福。而“人为”是指教师为了促进和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真正“师者”。但是,如今,我们面对课堂里流行的泯灭了激情的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分数至上主义、功利主义,特别是道德虚无主义的蔓延等等,我们呼唤课堂的本性回归,追寻课堂的本真,让课堂成为“人”的课堂,具有生命意义的主体性互动的课堂。而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教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课堂本性回归及教育家成长具有启示意义。
(一)师者好学:课堂的生命之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上得有兴趣就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当代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最为首要的就是教师要树立终生备课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就实际上是源于他深厚的学识,源于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源于他博爱的心灵,源于他深厚的心理学功底,源于他渊博的哲学思想,更源于他富于一线经验的教育科学总结与升学。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建议是:教师应当读以下几种书籍:
第一,教育名著类。教育名著,特别是教育大师们的著作,犹如教育家园的精神灯塔,可以给我们指引努力的方向,给我们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诸如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杜威、布鲁姆、赞可夫、陶行知等,大师们经典的教育思想不仅能极大地调动教师对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也会在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第二,教育杂志类。一个教师至少要有两本教育类杂志,一本是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类杂志,另一本是提升教师素质与修养的综合类杂志。因为教育类杂志主要反应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学科、理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促使教师有针对性的参照和纠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中吸取营养。
第三,文化哲学类。教师除了要读教育类书籍和杂志外,还要多读文化哲学类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张力,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四,心理学类。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很实用的一门学科。因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育人。因此,要多读教育心理学类的书籍,了解心理学方面的进展和新成果,具体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用“同理心”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交往,实现师生同心、同行、同乐!
(二)民主平等:课堂的核心价值
课堂民主,就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人翁的作用,让学生享有课堂参与权。让学生从被灌输的“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的积极学习,让学生从被管制的地位到被尊重的地位,师生间充分地进行对话交流、问题探讨等。
同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应维持一种平等,课堂中教师尽量做到一视同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仅因学习成绩或某方面表现去肯定或否定一个学生。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要公正对待,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当学生正待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及时的微笑;当他们置身迷途的时候,你能够及时给予指点;当他们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关心,送去一份温暖;当学生犯了错误,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兄长般的劝慰。如果抓住了这些有利的教学时机,就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讲课时要尽量照顾到学生的思维特点及个体差异,师生间保持民主平等的气氛。
(三)启发引领:课堂的个性张扬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便是点燃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火花。”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引导的课堂,可以灵活而不能一成不变,无论何时都要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启发诱导。“每个孩子的思维都按其独特的方式发展,每个孩子各有自己不同的聪明才智。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无不有其天分和才能。”教师在教学环节上,教师不一定非要恪守预先设计的教学程式不变,而应灵活安排,相机处置,引领探究,启发智慧,以求达到师生共赢。另外,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灵活处理事先预备好的教案,不能硬搬教案,而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境,注重启发引导。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不可能把所有要讲的都备出来,要根据学生以及课堂的现状来定自己的讲授内容。“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在一起的内在需求,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孩子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
(四)心灵沟通:课堂的精神灯塔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以心换心。教师真心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像自己孩子那样,不论何时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要轻言放弃,课堂中不要戴有色眼镜去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一句无心的批评或许会在学生心中留下一辈子的伤痕,更何况那些恶语中伤的话甚至是美其名曰“棍棒教育”的体罚,该会对孩子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可想而知。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过程不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应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的交谈。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核心。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总是以双方互为主体性为前提的,双方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学习者和发展者,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只有师生间心灵默契,心理和谐,才能让课堂成为真正的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
(五)生命成长:课堂的终极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的心血践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倡导个性和谐发展。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他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正如其所说:“学校的精神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能使每一个人都找到发挥、表现和确信自己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特征。”课堂,不是“商品的加工厂”,更不是“官僚的办公室”,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场所、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和主张的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教育本质属性的最好的诠释。
综上所述,在我们当今呼唤教育家办学的时代,我们广大“潜在教育家”在守望着课堂这块“精神家园”时,要认真学习和践行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观,不断发挥“课堂的原始场域”的累积作用,让课堂成为教育家成长的“战略要地”,使我们广大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跨越,最终实现教育家群在我国现阶段的涌现,促进我国教育的优质高效乃至卓越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萧 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