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礼明
我的现场化课题,萌生于十年前海湾战争,其时希望课堂走出计划教育模式,而有一个即时性的运作。当时《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的发表,竟被视为课改的一面新旗,而我对此似乎也十分自信,于是展开课题实验并推广之。在这十年间,我自己没有间断去做,而课题在河南、福建等地实践中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甚至在运作模式上,一些教育报刊和武凤霞、薛瑞萍等名师,都为这个理念的充实做了很多。
在2010年11月23日,因了美好的机缘,现场化课题和新苑学校的老师们有了一个美妙的接触。而这一次,因为空间的贴近,使得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校,聆听老师们的教学,并与她们互动、切磋。在教研会上,大家真诚交流,积极展望,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刻板和僵化。
在课堂现场化所设定的四个大程序(走近学生、开放学生、课堂有序化、课堂师生共建)里,我们强调抓手,没有着落感的不去尝试;同时不施压、不给包袱,从最简单易行的地方开始,注重让细节说话。
我们从三人互动小组开始,一步步走近和走进学生,了解、关心和帮助他们,并有意识地将家庭和学校联结在一起,努力去解决好一个个课堂问题;课堂问题解决不了的,再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尝试去做好一件件可以做好的事。并强调小步走,不高举高打,不虚浮伸张,使课题活动不知不觉、扎扎实实地走进了教学之中。同时我们还强调相信自己,从心出发,听从良知的指引,每个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体会,运用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不必刻意仿套。
但具体到课堂展示时,我们还是作了细密的安排,让钱娟老师引领在前,教学较优教师其次,年轻教师个个不落下。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像季老师等,则着重于发挥经验优势。没有想到,很快地,很多年轻的老师都跃跃而试。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下一节课堂上,不少年轻老师总是有意识尝试并凸显上一个教研会感知到的一些新经验。渐渐地,有不少老师齐然而“冒”,令学校的课堂崭然一新。啊,这真是一场场足以令人长时间难以忘怀的温馨场景!
有不少老师甚至很主动要求阮校长约我去听课;而每一次教研活动,以及交流总结会上,她们所言颇能切中肯綮,而及达教育某一侧面及细节之精微。后来,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新苑老师们在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的生命意识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人动情甚至是噙着泪水讲述着与班上孩子的故事;而她们对教育的无数细节,对于教育即时性发生的一切,都有了更细腻更深刻的认识。
能够温享日常教育生活片段和耐心于日常生活的期待,这就是真的教育。真的教育一定是和风细雨,而绝非雷鸣电闪。特别是愈至实验的后期,因为关注的深入,很多老师尽管并非班主任,但一样都多了关注学生的敏锐而温仁的心灵。
再次,我还想重温“现场化”的一些要点。正如以前在学校橱窗里所展示的,有一个宗旨(“生命的在场”),两个界说(“课堂重在现场的即时运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一个起点(“由生活唤起体验”)和一个要求(“关注学生的细节,由活动推进教学”)。
重温这些要领,意在说明“行动”永远是教育里的第一要著。实施现场化困难很多,但无论如何,认识了学生,倾注了情爱,才可以真正开始谈及教育。所以,在新苑的“现场化”,就是从观察学生开始,让三名老师自愿组合,或主讲或观察,课后交流讨论。几个循环下来,这个模式效应就显现出来了。当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学生后,特别是开放学生感受到了更多活力场后,我们即强调教师对生活的理解。法国著名学者埃德加·莫兰说,“必须把信息和资料放置在它们的背景中,以使它们获得意义”。教育最不堪的,就是使学生的背景与意义网破碎并碎片化。
当然,走向生活,会使教育更加繁复、而具有不确定性。在这方面,我大体上有这样的感受,即有一定生活经验的老师,理解起现场化,要好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我提出老师要有温和的理想主义,要有对庸常而琐碎生活温情的体验与静享,当然,它还应另具一份对于生活现象细腻而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这个过程是缓慢而奇特的,有一些老师已品尝到了这生活发酵的酒的美妙。
而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理念,“现场化”虽然经历了从理念到操作层的转化,但仍然需要依赖于更为复杂而繁复的技术支撑,在追求完美课堂的路途上,需要不断地积累技术与经验。而且,新的未来的元素需要一点点地培育,需要一点点地还原到课堂上的孩子感到安全舒适的状态,这就是教师非常辛苦的地方。而这个节点上,技术性的保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另外,还含有这样的一种诉求,一切技术性运用,都旨在教育培育的“顺天致性”。它一定是人性的,人道的,非破坏性的。而要这样做,就是一个非常小心、耐心的慢活了。我记得在去年的教研会上,剖析了一些全国知名教师的课堂,他们注定都难逃教育伦理的过滤。在我看来,教育虽然难以彻底改变某些人性,但不能刻意地制造一个问题。而《论语·述而》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应视为教育的一个基本信条。
复次,再回到凝聚集体心力和智慧的课堂上。
做教育切片,进行课例剖析,反思自己的课堂,以及凝思课题和心得体会,无论是听课评课上的静静的思悟,还是教研交流会上的放胆心得畅谈,以及正式登台授课上勇敢的展示,招招式式,都力求具体而精到,新颖而别致。钱娟老师的一年级识字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稚嫩的发言竟然活力四射。而在何燕老师的《画家和牧童》课,我们一同剖析了文本所缺乏的当代平等与尊重的意识。而在胡琴老师《一面红旗》教研会上,我们又分析了特定情境下面包的价值,以及自近代以来我族心灵深处的伤痕……当然,我更感兴趣的是,老师们渐渐放开了自己,竟至于愈至后期,愈益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声情并茂地讲述起自己的“教育经”了。她们谈看法,切实而讲成效,新颖而有独到之体会,因而毫不夸张地说,这次课题实验以及其教研的文集,无疑又可以作为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扎实有效地推进教育的成功的范例。
三年风雨兼程,在克服了资金不足以及其他诸多办学困难之后,校长阮红旗女士和她的班子、全校老师们,已经将学校的教育内涵焕新。由于别具会心的教育睿智,在教育管理上,她又大大地拓展了我的“现场化”的施用范围,令我感动和感谢。我想,这在她可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工作风格,因为她的眼光始终是开放的。德高望重的朱永新老师在微博里有一段话非常好,他说:“教育这个东西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里、课堂中,教育真的是非常开放的,是和人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件,如果我们打开这个眼光再来看教育,我们也许真的能看到更多的生机。”
的确,这个课题之所以做得低调、扎实而深入,还与教育者的教育心是相关联的。课题初始时,我们没有如临大敌,而是带着轻松游戏的心态去尝试。我深知,尤其在小学,孩子才刚刚成长的环境里,任何的做法与尝试都要慎之又慎。而老师的心态则直接关系到在教室里的孩子的心情。孩子们的学习如果缺少了安全与保障,以及兴趣和引导,就基本与痛苦及难耐相伴随了。“所有课堂的起始,都应当从刚生产出婴孩的妈妈那里去学习经验。”正是带着这个最本初的想法,或者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原始的“保证”,教师的爱心倾注更多了,孩子在教室里的表现就更为主动而积极了。我有多少次走在课间的校园内,孩子们的喧闹声甚至可以用“沸反盈天”来形容,但让人更喜欢了。而且,我还有幸在六年级鲁老师的班上,尝试地上了一节小语课(后来整理成《既要栖居于古代又要活在今天——〈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可以在小学的课堂上一节课,而且还是古文课。啊,既是幸运又是冒险,不过一切很好。
另外,课题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老师们都学会沉思和反思。沉思不一定使思想深入到何处,却可以使人因为临事而沉静起来,以免于种种浮躁、蛊惑与冲动。习惯的力量,非良性环境的力量,都常常在我们的身上打下印记,而反思在过滤,会滤掉我们身上所习染的种种“毒素”。同时,大家对于一般流行了多年的公开课也有了一些警惕——学会用一些教育伦理来审视自己的课堂,尽量顺乎教学的自然流程,而不作过多的课堂控制术的使用。使用课控术,肯定会制造出一些惊人的效应,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以此作为诱因并以此衡量授课的策略选择,都有可能走进“育”人的陷阱,最后可能是修辞浮夸,“吹”风炽烈,让学生陷入另一种隐性的被宰制的境地。买椟而还珠,几乎是一种屡试而不爽的“效应”。
但因为呵护,出于热爱,知道尝试与创新之可贵,很多老师都敢于暴露自身的问题,而大胆是会出新、出彩的。正因为如此,她们作为维护课堂生命的人,使课堂常换常新。我感到,每一次的课堂上,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的特点与优势,不断地尝试着,努力着,这正说明我们没有放弃对课堂的恒久而永新的信念与追求。这一点,再回顾课堂录音、视频,或是看看文集中老师的课堂实录,以及一些精到的听评课点评与心得体会,就可以知道。而这些,包括共写教育叙事,注重实践和体验的身心成长在内,都使教育不再是异于己身的存在。而每一次努力地求新求变,都是对优质资源的积极理解与吸纳,从而丰富心灵并提升了精神。我想,经过了这样一个扎扎实实的实验过程,特别在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与思考里,我们对教育,对幼儿教育,较之以前自然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了。
教育是美好的,我们一齐见证着教育的进步,共修着教育的福果。愿新苑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中等职业教育技术中心)
责任编辑 赵霭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