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索更多未知

时间:2024-05-07

陀螺是一种深受大家喜欢的、老少皆宜的中国传统玩具,纸陀螺、铜钱陀螺、木陀螺……陀螺种类多、玩法多、易操作,为无数人带去了欢乐。河北省临城实验中学科创团队“卓凡队”对陀螺背后的科学知识产生了兴趣,队员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用DV的形式呈现了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杨星雨和李子康是“卓凡队”的成员。他们虽不在同一个班级,但都对科技创新有着一份好奇;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但都怀揣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研劲。

变废为宝,成为另一面的自己

在临城实验中学创客空间,墙壁上整齐排列的各种工具吸引了大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杨星雨和李子康就是其中的两位。一次,老师在创客空间社团课上播放了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展播视频,他们对其中的“打皮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视频中的‘皮牛’不就是陀螺吗?”杨星雨便提出要揭开陀螺旋转的秘密,李子康觉得这个提议的确很有趣。

学校科技辅导老师李翠建议他们用科学DV的方式记录并开展实践。老师的建议让杨星雨和李子康感到很振奋,他们查找资料后,决定以制作简单、材料易得的铁丝陀螺为主角进行探究、拍摄。

写脚本,借器材,找材料,做陀螺……一长串的工作清单让“卓凡队”傻了眼。了解到曾有学长拍过类似的DV,他们前去请教,学习拍摄经验后,便开始了第一步:写脚本。杨星雨承担了这项工作。首次编写的脚本得到的反馈是“生硬”,于是李子康提出在实际拍摄中,将脚本内容口语化。“拍摄时突发状况太多,只能临场发挥。”李子康告诉记者,“在陀螺比拼环节,我们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好几次都笑场了。”

跌跌撞撞中,他们一共拍摄了七十多组素材。其中,铁丝陀螺制作和陀螺旋转比拼的拍摄费尽周折。从学校的废旧物品处找来软硬、粗细都合适的铁丝,又准备好钳子、圆柱、尺子、铅笔等工具,杨星雨和李子康开始制作铁丝陀螺:按照设定的尺寸测量铁丝并做好标记,将夹断的铁丝绕圆柱体做出陀螺的轮廓;将铁丝的一端折到圆心的位置,对照同心圆的图纸确保圆心位置准确,在圆心位置做好标记;从圆心位置开始将铁丝折起。这样一个简单的铁丝陀螺就做好了。

杨星雨和李子康各自先后制作了近十个陀螺,从铁丝陀螺的半径、重心等方面,设计了三组实验。然而在好几次比拼中,杨星雨派出的“选手”很快就停止旋转,而李子康派出的“选手”转得又快又稳,时间也长。这是为什么?

气恼之余,杨星雨开始仔细观察李子康制作的铁丝陀螺,终于找到了细微的差别:她制作的铁丝陀螺切口大,整体形状偏小。在李子康的帮助下,杨星雨对自己制作的铁丝陀螺进行改进。比拼实验结束后,他们得出了“切口更小,陀螺脚的形状为圆脚、半径更大的陀螺转动速度高,时间更久”的实验结论。

拍摄的素材多,剪辑任务重,杨星雨和李子康难免会有烦躁的情绪,于是他们商量:如果谁焦虑、紧张了,就去操场跑1000米,回来再继续剪辑。这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让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最终,“卓凡队”的作品被推荐参加第37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2023年香港—纽约国际青少年科学影像大赛中也获得了三等奖。

互帮互助,成为更好的自己

“农村的孩子,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和视野都不能与大城市的孩子相比。”李翠告诉记者,“虽然学生常常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创新不以为意,但我想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什么是创新,利用眼前的事物能做哪些创新。”在每周两节的创客社团课上,通过播放科普、科技创新作品制作视频,展示学长们获奖的科技创新作品等方式,创新的燎原之火在创客社团中蔓延。杨星雨和李子康就是受益人。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动手能力,他们都是社团中出类拔萃的。

在一次创客社团课上,李翠要求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落叶制作创意作品。短短一节课,绝大部分同学只能完成一两幅,李子康却完成了五六幅,比如田园生活、二十四节气的晚秋系列等。“无论是构图、神韵还是精细度,李子康的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李翠对李子康的作品给出了高度评价。

而杨星雨是社团课中不多见的“十万个为什么”,每次上课,她总是喜欢早早地坐在第一排,不放过任何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在素材拍摄的过程中,她做得最多的就是向他人请教:向学长请教拍摄的经验,向科技辅导老师请教铁丝陀螺制作的要点,向物理老师请教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向物理“大神”请教如何设计比拼实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杨星雨并非坐等他人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带着自己的理解去求证、去实践。

虽然这次拍摄、制作的时间不到一个月,但“卓凡队”两名成员都有着不少收获。李子康文化成绩一直不错,难免有些“心高气傲”,经过这次科技创新实践,习惯了埋头刷题的他开始抬头看世界,对未知的领域有了更多憧憬,学习起来更有动力,身边的朋友和老师都觉得他“比以前更认真、踏实”。

对于杨星雨来说,这次的科学探究之旅让她从队友身上学到了沉著、冷静的处事态度,更让她转变了思维,提升了学习效率,学会了换个角度看问题。

记者手记

少年可期。

未来可期。

在采访中,“卓凡队”的两名队员杨星雨、李子康落落大方,毫不吝啬表达对队友的赞美,对帮助过他们的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不足之处的反思。他们可能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展示自己的平台稀少,但他们仍然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有着不俗的想象力与执行力。

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从“卓凡队”的两名成员身上,从学校科技辅导员李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栏目编辑  秦银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