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一样的生态瓶

时间:2024-05-07

周银

在普通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2《生物与环境》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此概念,强化其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校将自制生态缸(生態瓶)作为第29届科学艺术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自制生态缸(生态瓶)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生物学科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思考并解决实际操作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自制生态缸(生态瓶),学生能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提高应用科学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思维的水平,感悟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观念。

在本次活动中,孙若莹、施路涵和尤欣词三位同学自制的生态瓶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吧!

孙若莹制作的是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瓶,其底部铺有一层厚度适中的泥土,扎根于泥土的数棵“生产者”植物嫩绿欲滴,几块碎石旁可见时而躲藏、时而探头的“消费者”动物,一截腐木上长着一颗颗小小的“分解者”菌菇。

施路涵、尤欣词制作的是水生生态系统生态瓶,其底部由水晶沙或碎石铺设,种入几株水草,加入大半瓶河水,待水中浑浊物沉淀后,放入几只水生小动物,如斑马鱼、苹果螺,密封瓶口,再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

以上三个生态瓶都使用透明的玻璃瓶:一方面可以透光,光是需要源源不断从生态系统外部获得的能量,它为瓶内生产者光合作用提供光能;另一方面还便于观察生物体的生活情况和生态瓶的稳定情况。

在本次活动中,除了上述三个典型的生态瓶作品,还涌现了不少有趣的生态瓶,一起看看吧!

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如动手尝试制作一个吧!欢迎将你制作的精美创意生态瓶与我们分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