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绝知“创新”要躬行

时间:2024-05-07

田春忆

2020 年1 月26 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附)高一学生薛海滢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那段时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华附校友钟南山院士抗疫精神的感召下,她在生日当天向湖北省慈善总会“紧急救援新冠肺炎”项目和支持抗疫援鄂的“中山大学医疗专项基金”捐了款。得知学校对面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防护用品紧缺时,她又发动全班同学进行募捐,并在校友会的帮助下,购买了三箱共75 件防护服送往抗疫一线。

“疫情期间每天我都会看新闻,想多了解一些最新的信息,但只有当自己真正地去做一些事情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那些‘逆行者们有多伟大。”薛海滢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道。

这个外表瘦弱、内心坚强的女孩,总是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热忱的心关注着周遭的一切,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

地铁是大城市中常见且便捷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然而很少有人去认真观察过它们。喜欢去全国各地旅游的薛海滢对比了不同地区的地铁后,从中发现了“问题”。

“在其他城市旅游时,我观察到当地地铁和广州地铁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票价设置方面,北京地铁没有儿童票。对此我很好奇,于是想了解不同地区地铁的运行方式、票价设置等,看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差异。”薛海滢介绍,当时信息技术杨晓安老师正鼓励大家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项目主题确定后,薛海滢或通过实地询问地铁工作人员,或上网查阅相关数据,收集了广州、上海、北京、重庆、成都等全国十大城市的地铁票价及计价方式(注:文中所指地铁包含轻轨、单轨等多种城市轨道交通形式)。

接着,薛海滢利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数据统计知识,以自己和妈妈为例,计算出这些城市中学生和成年人每月的地铁票支出总额,并建立了地铁票支出总额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模型、各城市常住人口与当地地铁总里程的比较模型,提出通过地铁票价杠杆作用调控地铁出行人数及出行时间的建议。

在经过近一个学期、数十次的修改后,《全国十大城市地铁票价分析与广州地铁定价研究》一文最终完成。薛海滢带着它参加了第34 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回想起那次比赛,她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虽然成绩不太理想,但它为我之后的社会实践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次调查研究也让杨老师对薛海滢刮目相看:“她做事非常认真,无论是素材的收集还是论文的写作,她都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她极具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也很强,具备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

在藏区当砌石质检员

2019 年暑假,薛海滢跟随校外团队来到广东省对口支援地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研学活动。去之前她了解到,位于自治州自然保护区内的丹巴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收益微薄。如何有效开发和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在丹巴县首个藏区自然教育研学基地——登龙云合森林学校研学期间,薛海滢对中路乡呷任依村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与藏民同吃同住,参加敬山仪式、古道修复、花椒采摘等活动,总结出当地脱贫攻坚的特色发展模式,并为当地今后更好地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森林学校校长刘晓梅对这个小姑娘赞不绝口:“她与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她爱提问题,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段为期7 天的旅程中,困难与收获并存。高原反应、语言不通、联系不到采访对象……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薛海滢毫不畏惧,一一将其克服。收获也是巨大的。最让薛海滢难忘的是她参与了当地的古道修复,并体验了一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砌石质检员。

在中路乡藏寨,石砌古道不仅发挥了基础交通的作用,更是连接人与人关系的纽带。然而近年来,古道被破坏得较严重,一些石头甚至被村民搬走砌墙。为保护古道,森林学校将古道修复作为研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道修复包括很多步骤,比如运水、和泥、运石、运泥、砌石等,每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都有不小的难度。我主要负责砌石和质检。”薛海滢透露,用来修复古道的石头不像建筑用石那样规整,她需要用泥把各种形状的石头砌在合适的地方,完成这一步骤后,还需对砌石的效果进行检验,“比如观察石头之间有没有缝隙,踩一踩砌好的道路,看看它是否平整等。”

这次体验不仅让薛海滢学习了古道石砌非遗传承技艺,而且让她对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理解更深:“古道修复一方面保护了古道的自然风貌,方便了村民上山劳作,另一方面也传承了石砌技艺的历史与文化,赋予了古道新的生命。修复后的古道也成为当地生态旅游的线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

2020 年,在全国上下决战脱贫攻坚之际,薛海滢把在丹巴县的研学活动经历整理成文,参加了第35 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仅获得了一等奖,还被推荐参加全国赛。

将创新贯穿于学习中

进入高二,虽然学习越来越紧张,但只要有条件,薛海滢仍会将她的创新实践进行到底。

2020 年10 月28 日至11 月3 日,学校组织五百多名学生来到清远市飞来峡镇华侨农场进行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学农和支教间隙,薛海滢在横岗村、大厂村和富勤第三小学等地开展调研,了解当地普通话推广的现状,通过实地采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完成了上万字的研究论文。

当被问到如何平衡课堂学习和科技创新时,薛海滢答道:“我觉得在合理利用时间的前提下,课堂学习和科技创新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关系,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提高了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

在妈妈眼中,薛海滢是一个乐观向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為勉励女儿更进一步,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她在女儿16 岁的生日贺卡上这样写道:“宝贝,今天是你16 岁生日。2003 年SARS 肆虐广州时妈妈怀着你,今年新冠病毒横行,国家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希望未来的你能运用所长帮助更多人,服务社会,成为有知识、有力量、有责任的国家栋梁之材。”

薛海滢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未来,她还将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继续探索,为社会、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