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看到孩子不快乐背后的原因

时间:2024-05-07

□文/贝姬·肯尼迪 译/美同

把你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大玻璃罐,里面飘浮着你可能感觉得到的所有情绪。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把这些情绪归为两类,一类是痛苦的情绪,一类是快乐的情绪。于是,这个情绪罐里就存放了天底下所有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种情绪的强烈程度(即它的体积)都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身体天生有一套警报系统,它会不停地扫描危险因素。一旦我们无法应对失望、沮丧、嫉妒或悲伤等情绪,情绪罐就会被它们填满。这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启动应激反应。

而且,引发我们不安的并非仅仅是负面情绪本身,我们还会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悲伤,或是因为自己的恐惧而恐惧。焦虑就是无法忍受不适,就是拒绝接受身体的感受,就是固执地认为在特定时刻不该有某种情绪。如果我们认为那种情绪太可怕、无法接受,我们的身体就不会让我们放松下来。那么这时,快乐该从何谈起?是的,快乐被挤走了。它根本无处容身。

当然,我们并非只能如此。我们能够调节的情绪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为快乐腾出空间。

我想让我的孩子体验快乐吗?当然想。我不仅想让他们成为快乐的小孩,还想让他们将来成为快乐的成年人,所以我才如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我们在体验各种情绪的同时保持自我的能力。心理韧性能帮助我们从压力、失败、错误和逆境中走出来。有了心理韧性,快乐才能得以存在。

拥有心理韧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不受压力和痛苦的侵袭。显然,只要人活着就无法逃避这些情绪,但心理韧性能决定我们受情绪影响的程度,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情绪。心理韧性强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压力。下面这个等式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一点(虽然有些简化):压力 + 应对方式 = 内心感受。好消息是,心理韧性不是稳定存在的性格特征,而是可以培养的技能,也是我希望父母们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培养的技能。因为,我们并非总能消除环境中的压力源,但我们却总是可以努力提升心理韧性。

你可能会惊讶于孩子有多么需要心理韧性。积木倒了再搭需要心理韧性,拼图遇到困难需要心理韧性,学习单词需要心理韧性,遭遇同伴孤立也需要心理韧性。遇到这类情形,心理韧性强的孩子能调整心态,鼓励自己,然后继续尝试,哪怕过程艰难,哪怕最终也并非总能成功。成年人常常会把心理韧性看作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能力,例如成功搭好积木,成功完成拼图,成功读出单词,或在被孤立后能对自己说“无所谓”。但实际上,心理韧性与结果成功与否毫无关联。如果我们都知道自己会成功,那就没必要给自己拼命打气去坚持了。心理韧性是忍受痛苦的能力,是迎难而上的能力,也是哪怕暂时没有结果仍旧气定神闲、不失自信的能力。心理韧性只能在获得成功之前培养,所以才如此之难。而正因为它难以培养,所以才如此重要。我们要学着忍受这种困难,我们坚持得越久就越有可能达到目标。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呢?《儿童抗压手册》的作者、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和山姆·戈尔茨坦发现,在提升心理韧性方面,儿童最需要父母做的事情有:共情,倾听,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通过稳定的陪伴给予孩子安全感,找出孩子的优势,允许孩子犯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说什么话,而是牢记大的目标或原则。因此,如果我们的大目标是鼓励孩子而非解决问题,是忍受困难而非逃避痛苦,进而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那么我们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我是在鼓励孩子忍受和克服困难,还是在唆使孩子从中逃离?我们要做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身为父母,我要求自己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而非直接代替他解决困难,以防他再次遇到困难时仍旧束手无策。例如,如果我的孩子说:“哎呀,积木老是倒!你来帮我搭吧!”那么我不会为了帮他摆脱困难而这样说:“来,我帮你搭一个结实的底座。”我可能会说:“嗯,确实很讨厌!”然后,我会整理一下思绪,接着说:“嗯,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它搭得更结实呢?”同时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我这些做法都是在与孩子共情,同时继续让他面对困难。如果我的孩子说:“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开始掉牙了,只有我还没有!”那么我不会对他说:“宝贝儿,很快就轮到你了,别忘了你都能读故事书了!”以此来帮他逃避失望情绪。我可能会这样说:“别人都开始掉牙了,是吗?我知道你也想掉牙。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感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烦恼中的孩子少一些孤独和无助。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共情!共情!共情!”以此来促使我们首先做到设身处地地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带领孩子逃避感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