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和洽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培养其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而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从课程内容的创新上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落到实处。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也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
● 自由营养一——与学科整合开创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在教学Word中的文档美化时,如果教师仅仅把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看作是“技能课堂”,只讲授艺术字、文本框、图片怎么插入和设置,然后让学生根据指定的内容模仿操作,那么这节课无疑是单调、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能把语文学科的教学整合进来,设置任务让学生查找和整理一份图文并茂的课文背景资料,或者结合“佳作欣赏”板块的展览活动,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精心的“梳妆打扮”,那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例如,小学英语字母的认知可以配合计算机键盘的认识和使用来教学;语文的拼音教学可以与拼音输入法教学结合,这有利于解决目前学生汉字输入难的问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训练可以与数字键盘的认识运用结合;音乐教学可以与利用计算机简单作曲结合等。
教师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把相关学科都请进来,那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将更有生命力,从而实现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
● 自由营养二——与学科整合成为教材创新开发的沃土
在使用现行教材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内容更新慢、不贴近学生生活、不能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等问题。因此,教师可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有利于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创新教材,使教材富有新的生命力。这种教学内容上的改变将使信息技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将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从情境的创设、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方面彻底颠覆教学过程。例如,将思想品德课请进来,与班队课整合,那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制和网络道德观念,提高他们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这样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创生、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
● 自由营养三——与学科整合延伸信息技术的价值
网络对人们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起着重大的作用。当学生掌握网页制作、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等网络知识后,教师把语文、英语等科目请进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这个信息库,通过在线阅读,扩大知识面,通过网络的高容量,拓宽视野,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发布信息,便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学生获得知识的范围。
● 自由营养四——与学科整合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平台
一堂注重教学有效性的课应当是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课堂上,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能从学习操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后,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以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驱动”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对各种知识进行探索与学习,实现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理解,在“操作”中提升。
学科整合后的课堂,应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如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创设情境等,使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思维也得到训练,并且教学中任务重、课时紧的矛盾得到了解决。由于学生学到了有用的信息技术,思维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开发,课堂成了学生作品的“展览室”,他们在互学、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开辟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天地,它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架构,以学生好学和学有用的信息技术为基本价值取向,突破了教材、课堂的限制,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孕育出适合信息技术生存和发展的“自由课堂”,带领学生走入自由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构建开放、综合的学习资源系统,实现了让每位学生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教育目标。当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过程,需要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