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杭晓峰
所谓教学资源,是为了保证教学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利用的素材或条件,主要包括教材、案例、图片、网站、课件或视音频等,也包括教师的教具、基础设施等,范围广泛。毫无疑问,教学资源蕴含着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笔者尝试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紧扣课本,开发教材资源
课本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肯定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保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根据新课程编写的新教材,充分结合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征,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提供了依据,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借助教材重组知识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它是面向广大地区的学生而修订的,反映的是某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由于各地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均衡,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略有差异。同一本教材,有的学生觉得内容过浅,提不起学习兴趣;但也有的学生觉得教材难度过大,不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要主动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学内容。
2.尊重学生认知规律,适当删减部分内容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适当删减部分内容。
● 联系实际,挖掘网络资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了很多网络知识,网络资源也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料,从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善用网络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1.灵活应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各种学习资料都可以从网络中找到,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插上翅膀,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如今,大部分小学生对网络已不再陌生,他们当中很多都能熟练使用网络浏览网页,如果教师再按部就班地为小学生讲述因特网的理论知识,可能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围绕相关任务深入了解网络知识。例如,在教学“遨游因特网”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针对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浏览器,初步掌握了浏览网页的操作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参观网上动物园”的任务。这样不仅将教材上的知识涵盖了进去,也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平时不常见的小动物,增长了见识,学习效果较好。
2.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素材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素材等着师生一起去挖掘。在教学“装饰个人博客”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优秀的博客范本、有用的装饰材料,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之前学过的搜索引擎的使用,还能让他们根据兴趣爱好搜集有用的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围绕目标,利用生活资源
信息技术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利用生活资源,让小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其实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围绕教学目标,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课堂教学
拉近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时,笔者没有根据教材安排讲解什么是CPU、软件、硬件等,而是为学生准备了一套旧的计算机主机,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机箱内的秘密。当笔者打开机箱,将各个零件拆解下来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每拆一个配件,笔者就让学生互相传送,让学生能近距离看看计算机的“内脏”,让他们亲手摸一摸,并告诉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零件的配合,计算机才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从而让他们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决心。
2.在作业设计中应用生活资源
在设计中应用生活资源,可以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便捷访问网站”这一课时,笔者没有采取教材中要求学生利用“百度”网站查找相关信息的实践练习题,而是让学生上网查找旅游长假将要出行的旅游目的地,搜集一些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如景点介绍、门票价格、当地特产、旅游攻略等,再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形成一份“旅游计划”。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 贴近学生,妙用学生资源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他们经常能够迸发出一些思维的闪光点,而这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重要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或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资源生成。
1.努力挖掘“原始资源”,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小学生虽然年纪尚小,但他们普遍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对信息技术有着自己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初始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时,首先,笔者并没有直接进行理论传授,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并引导他们谈一谈人类是如何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畅谈想法;其次,笔者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了本课教学内容,有了之前的知识铺垫,学生很快就投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善于发现闪光点,拓展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时候迸发出的观点十分有价值,这就要靠教师细心发现,因势利导。例如,在教学“‘我的电脑’窗口”一课时,有个知识点是了解菜单栏,笔者让学生自主探究各菜单的功能,在实践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菜单中省略号和三角符号的“秘密”,这时笔者再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尝试了解其他符号的功能,这样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信息素养,为日后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教学的引领者,教师要深入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