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虽然我们是一支“无龄感”的参赛团队,队伍中既有刚工作三年的教师,也有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但在探讨微课程如何辅助语文教学,实现课堂变革的问题上,我们不分年龄,大家从一无所知到受益颇多,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了自我转变与突破。2015年7月20日上午,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的赛题现场发布,小学语文的赛题是《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
教学设计初稿中的研讨
由于江苏一直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所以我们对人教版的课文并不熟悉,心中难免忐忑,但我们迅速调整了心态,开始研读文本,分工协作,寻找突破。教学设计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小步向前,在一次次彼此推翻中螺旋上升。
1.关于核心目标的确定
【叶红】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以及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因此,我们可以把切入点放在“运用多媒体演示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这一点上,如何?
【裘瑞】但这个目标太单一,不够饱满。虽然它在内容上迎合了时代的用意,但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我们不能空洞地谈情感,还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
【干露】同意。这篇文章的画面感很强,我们何不“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再以悟促诵”?
【叶红】不行!如果这是一篇面对中低年级学生的文章,我完全赞同你的做法,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已经远远不够了。
【裘瑞】既然圆明园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那我们就把切入点定为“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能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怎样?
【干露】我觉得以“想象”切入是可行的,因为学生可以凭借想象“温故而知新”。
【叶红】我还是觉得浅显!虽然语文要教会学生见微知著,但只想象圆明园的景观对体现这篇文章的主旨还是“差点意思”。
【干露】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对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前后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辉煌和毁灭,从而记住历史的屈辱”。
【叶红】同意。这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这个目标回归文本,与内容切合。
【裘瑞】是的。就像鲁迅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这正对应了课文对比的手法。
通过激烈的争论,我们研讨出了大家都满意的答案,以“反衬手法”为切入点,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学情,能够使他们在元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2.关于信息技术如何最大化的思考
【裘瑞】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辅助教学,但这个微视频是在课前自主预习时用,还是在课后辅导复习时用呢?
【叶红】我认为放在课前比较合适,因为既然圆明园已毁灭,那对于学生来说这一景物就是陌生的。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几百年前圆明园的场景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干露】我也同意放在课前。学生通过微视频,能了解圆明园过去的宏伟,切实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
【裘瑞】我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设计在线提问、答疑、互动评价的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前测,如你想了解圆明园的哪些知识、你对课文有哪些思考不出满意结果的问题等。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
【叶红】这个想法我赞成。学生还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检测,如看拼音写词语、字音选择、段落阅读、课外阅读拓展等,这样教师在课前就能了解不同学生的学情。
最终,我们确定了信息技术“双拉近”的运用原则,即通过信息技术,将文本由静态变动态、由抽象变形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上传自学进度,与教师积极互动,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改进点”的选择与思考
根据小学语文组的兄弟团队对我们教学设计及微视频的评价,以及自身的反思,我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取舍”与“选择”。
【叶红】兄弟团队认为,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环节,我们的设计只抓住了“英法联军三千多名侵略者”“放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化为灰烬”这三个关键点,不够深入,使学生无法体会到强烈的反差。你们怎么看?
【裘瑞】我认为他们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重点词语来理解、体会英法联军贪婪、无耻、野蛮的强盗行径,从而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干露】兄弟团队还认为我们的设计脱离了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味地讲解写作手法,有一些本末倒置。例如,我们在微视频中给出的概念性话语“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太过模式化,使小学生感到生硬。
【叶红】要想将写作手法不露痕迹地融入到语言文字中,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虽然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三个自然段对圆明园曾经的美好精雕细琢,这是为什么呢?你是否觉得矛盾”等代替模式化的概念。
【裘瑞】这个想法好。其优点在于:①在“过去的辉煌”和“如今的荒凉”这两个教学环节之间形成了自然的过渡,将原本孤立的教学板块串联了起来。②这样的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思考,使其跳过概念直接感受“反衬写法”的作用,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
【干露】同意。另外,网络平台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每位学生词语与字音选择的正确率、初读时容易出错的句子有哪些、哪些词语是不理解的等,所以教师最好能为每位学生设计专属的账号和密码,体现私密性。这样就能方便教师准确地对每位学生进行前测。
通过自由争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微视频进行了完善,具体如下:
1.更有“语文味”
我们通过修改,使教学设计更贴近文本,更关注文章中的语言文字;通过动情诵读,使学生感悟圆明园的美好;通过圈点批注“品味”八国联军的残暴,使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更有“书卷味”
我们通过修改,规避了生硬的概念讲解,删除了“反衬手法”这一概念的引入,让学生通过前后对比朗读、有趣的设问等方式掌握了概念,使课堂更有趣,避免了枯燥乏味。前后过渡自然巧妙,整节课更加浑然一体。
3.更有“现代味”
我们完善了网络平台的设计,让其更具有私密性。由于每位学生都可以拥有独立的账户密码,所以他们在答题的过程中更自由,避免了生生之间相互比较的尴尬。
畅谈设计亮点
我们立足于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再辅之以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生长”。本着这样的宗旨,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1.生在课中,课在生中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们以学生的“学”为整体设计思路,关注学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同时,以课文中的关键词为抓手,让学生体会前后的对比;借助关键词读出“圆明园昔日的美好”,读出“侵略者残暴的行径”。这样,学生能在学习中有落脚点,切实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即“身”在课中,“思”在课中。
2.打破砂锅问到底
培育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我们本次设计的一大追求。一篇课文写了什么,人人都看得见;而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个秘密。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感受到如今残垣断壁的遗憾,而且更深一层地明白了作者对圆明园与众不同的描写手法,即通过巧妙的反衬营造了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巨大反差,从而使强烈的爱国之情呼之欲出。我们正是本着“揭开语言奥秘”的宗旨设计了这节课,带领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使得圆明园这一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事物逐渐剥去了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在惊喜与兴奋中如痴如狂地爱上这座园林,也爱上了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和文化。
3.网络即课堂,课堂即网络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打破了信息技术运用的模式化,并将其价值最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拉近画面,促进想象
在本节课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我们从“百年前圆明园的3D图片”这个组图欣赏导入,为学生们带来了生动的、富于感染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从画面、音乐、文字及主题内容上给了学生巨大的冲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灵感。
(2)打破时空,拓展学域
信息化让教与学丝丝入扣。例如,在这节课中,我们让学生在一节微课之后提出自己思考不出答案的或极具价值的问题,并上传到学习交流平台上,然后将学生的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整合,进而生成下节课的新的学习目标。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为课堂教学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3)以学定教,自由互动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精心设计了多种反馈方式,如在线答题、课后检测等。学生不仅可以任意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相应难度的题库来答题,还可以通过逐层闯关的设计来答题。同时,多处请学生暂停,体会文本的教学方式,能使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加快自己的学习速度,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学生放慢脚步,把不懂的地方多学习几遍,真正实现“自己学习的地盘自己做主”。学生们还可以任选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圆明园的资料进行搜集,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他们对圆明园的了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