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课程教学

时间:2024-05-07

李金凤 王宏莉

摘要:为践行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增强学生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的要求,笔者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引入传统课程教学,构建Moodle平台资源库,探索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Moodle教学活动,创建互动学习Moodle社区。实践表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可为学生营造高效、互动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信息化技术带来的革新。

关键词: Moodle;课程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09-03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诞生了资源平台、专题网站、学习社区、学习博客等多种应用形态。信息技术逐步走向传统课堂课程教学,实现了教育资源网络化和教育技术信息化,进而催生了课程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一场革命。一方面,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手段,自由地获取和分享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者自主开发课程,构建起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的建设,为网络教学平台走进课程教学创造了硬性条件,也给传统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除课本以外,学生增加了一个知识宝库——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学生利用资源库可以高效地浏览、下载、搜索、处理相关信息;其次,知识呈现的形式也多样化,如有音频、视频、PPT等;再次,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如可采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模式,这些模式可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生动性和生成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

Moodle,Modular Object -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它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开源课程管理软件系统,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目前已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于2005年开始引入。Moodle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了资源、导航、管理员、教师、学生、课程管理、作业、测验、聊天、讨论区、问卷调查、WiKi、博客等模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组织模块,从而构建自己的网络课程和学习社区,以实现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的管理。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进行了此领域的课题研究“促进高效学习的虚拟网络学习环境研究”,建立了基于Moodle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既用于完全的在线自主学习,也作为师生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建立和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有效地推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笔者对其平台使用的经验和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 Moodle平台资源库的构建

图1展示了Moodle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构架。可以看出,资源模块是整个平台的基石,我们利用它构建了包容所有教学内容的资源库。

资源库内容的配置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图片、音频、视频、PPT等多媒体形式因具有立体、形象、动态等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应大量搜集和上传这些素材。资源库所配置的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利于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师生互动、同学协作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撑情境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力求避免单纯的演示和说教。

比如,在《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课的教授中,笔者利用“网页”模块制作了“学习目标”、“教师小结”等内容,利用“文件”模块上传了拓展资料《世界三大黑土区水土流失与防治比较》,“湿地的百科知识”中利用“URL”模块链接到“湿地中国网”。

在资源库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更新了课程资源的组织结构,创建了师生共建课程的局面。教师从教教材到编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教师还从独自备课变革为师师协作备课、师生协作备课。

在资源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向“学习的协助者”转变,教师的作用从“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讲解”向“帮助、指导、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转变。

● Moodle平台界面的建设

平台界面强调简洁美观、导航清晰;平台内容注重结构清晰、图文并茂。以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这一课为例(如图2),展示了平台界面的前端部分,界面顶侧是学校LOGO和当前路径;两侧悬挂编辑选项;中间部分为课程主体内容。此课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前言、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巩固提高、知识拓展。

●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以教定学、以本定调、教法单一、学法单一等缺点,而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很好地弥补以上不足。为了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笔者探索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3)。

在该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传统教学模式一致,仍是课中的教与学,教师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获取和理解知识。围绕该主体的其他教学活动具有“前移后续”的特征:前移——将传统的预习环节与部分课堂学习活动适度前移至网络平台中进行;课中——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传统课本两种手段进行教学;后续——将原有的测评环节和复习内容适度后延至网络平台中进行。

此模式的优势在于:①区别对待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前自我订制合适的预习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探究,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②教师可以通过Moodle了解学生上课前的学习起点,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③各层次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爱好,自主进行复习、测验和拓展。④模式中所有教学环节都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中课上共学一本书、课后同做一套题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 社区式互动和活动式学习

Moodle平台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虚拟网络学习环境,它为学习提供了多个场所:课前线上、课中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每个场所都可以进行师生或生生互动。这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社区,社区的主人是师生,社区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在这个社区里,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学习内容,教师—学生—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论坛讨论、自我测验、资源分享、WiKi共笔、投票、问卷调查、聊天室、博客等。

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Moodle的活动模块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带来了便利,图4展示了利用WiKi模块所设置的一个共笔写作活动。

● 测评与跟踪

利用Moodle平台的测评模块,可以方便地实现教学的测试与评价。学生完成答题后点击提交,系统将自动批阅学生试卷,生成成绩报表,给出答案解析。学生可以立即查看自己的测验成绩,还可以对照答案解析找出知识漏洞和答题误区。教师可以立即查看统计图,得知每题的错误率,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教师还可以查看统计表(如图5),进一步查阅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每位学生的薄弱项,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

利用Moodle平台的跟踪日志功能,教师可以得知每位学生在平台上的操作细节,包括访问资料的次数、阅读材料的时间、拓展学习的范围、参与讨论的情况等,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 总结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从而引导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更加重视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动,变灌输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信息单向输导为信息多向获取。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引入,也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建构了多维知识空间,学生在这里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学生成为学习内容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的主导者。

网络教学平台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有效实践,教育者和学习者是此平台中的平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