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

时间:2024-05-07

梁丽媞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那么,何为“整合”?“整合”的内涵和本质到底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课程的各个方面入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整合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考虑总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科目内容、单元学习方案中具体学习活动等,应该与课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并且还要与各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是全方位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根据教学对象、学校实际选择整合策略;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恰当地应用各种媒体,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进行整合;在教学后期,应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并将学习成果发表,这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将内容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实也就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信息时代,“教科书+多媒体+网络”的现代教学媒体得以确立,其功能也由传统的作为教师讲解和演示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认知交流和情感激励的学习工具。因此,现代教学媒体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最佳学习工具,从而改变了教学的呈现方式。信息技术可以用情境模拟、游戏、动画、视频等来展现各种学习材料,如优美的图片、作家的生平、情境的再现……以此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被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是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不同学科的定位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和教学单元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并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去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从最高层次考虑,大致有四种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教学模式,即“探究性教学模式”、“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和“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各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的常规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深入地达到各学科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要求,且文理科皆适用);“专题研究性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则适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这四种教学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大量实践证明,如能掌握这四种模式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定能取得深层次整合的理想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主要方面,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有效“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