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少数民族地区“班班通”建设应用的“七三”策略

时间:2024-05-07

高方银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多属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面对“班班通”建设、“互联网+”的时代大潮,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和迎接挑战,着力意识转变和能力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和应用导向。本文结合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及周边区域性少数民族地区现实状况,提出针对“班班通”建设应用的“七三”策略,并加以剖析。

关键词:民族地区;班班通;建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79-02

随着“班班通”这一国家顶层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与标志性工程的确立,“班班通”工程建设迅猛推进。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自2014年“教育‘9+3’计划‘班班通’工程”实施,全县已先后筹资装配1000余套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已实现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100%的班级覆盖。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属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教育也相对落后,因而,要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经费筹措的“三渠道”

持续、足额的经费投入是“班班通”建设应用的基础。就笔者所处的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首批国家级贫困县、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教育内部,针对“班班通”建设应用的高额经费投入,均是力不从心。因此,“班班通”建设应用经费筹措应通过“向上争取、自主投入和社会援建”三渠道。向上争取,就是向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发改、扶贫等相关职能部门争取;自主投入,就是要充分用好“教育附加费”、“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并按照县(区、市)区域性统筹并分阶段、定比例加大投入;社会援建,就是采取政企结合、教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并竭力寻求爱心企业、友好单位的鼎力援助。当然,这里的经费筹措尤其是“社会援建”渠道还应包括争取设备设施、教学资源的直接援建。

● 环境建设的“三原则”

“班班通”首先是指每个教学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有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经济、信息化认识和意识等客观因素,“班班通”环境建设应遵循“顶层设计、区域统筹、够用即可”三原则。顶层设计,就是依据国家顶层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性设计,这里的设计还应包括硬件设施、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等多重要素;区域统筹,即是建立在县(区、市)以上的区域性统筹,重点体现在经费的统筹、项目实施和管理应用的统筹,确保有序而稳步推进;够用即可,就是切勿盲目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要充分体现物美价廉和货真价实。

● 教师培训的“三段式”

理念新、技艺优的新型教师队伍于“班班通”教学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培训至少经历“厂商培训师的全员培训、县(区、市)区域性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三个阶段。首先,抓好厂商专业培训师的培训机遇,对教师进行全员性、通识性的技能培训;其次,遴选组建县(区、市)域内“‘班班通’教学应用实例培训研究团队”,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之后,组织县(区、市)域内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金种子”;再次,发挥骨干教师优势,扎实做好校本培训和个性化辅导。同时,建立“新带老,兵教兵”教师与教师、“城区帮乡镇,乡镇带村点”的学校与学校间培训学习共同体,搭建交流平台和营造学习氛围,引领教师的自我研修和互助学习,并切实注重训用结合,确保学有所获和学有所用,最快解决好不会用、不愿用、不敢用与用不好问题。

● 管理机制的“三结合”

建立与完善“教育行政、学校内部、社会企业”三结合管理机制,于“班班通”建设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要求将“班班通”建设应用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硬性将“班班通”建设应用列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和教育督导检查,硬性要求设置专(兼)职管理岗位、安排专(兼)职管理人员、预算专项建设管理经费和开展应用研究活动;其次,学校建立与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将“班班通”管理应用列入年级、班级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绩效奖励,并通过绩效工资、评先选优等形式兑现“班班通”管理应用奖励;再次,建立以县(区、市)域、学校为主的“班班通”技术维护社会化服务体系,缓解“班班通”维护量大和学校技术力量薄弱问题。

● 责任主体的“三分明”

主体清、职责明是“班班通”建设应用的必要保障。一是行政领导职责,主要是提供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和加强督导检查;二是专业队伍,这里的专业队伍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社会化技术服务人员,重点是做好技术指导、故障排除和教学应用引领指导;三是学科教师,主要是研究与实践“班班通”功能、工具和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当然,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遴选、培养1~2名“班班通”学生协管员,协助班主任、学科教师管好用好“班班通”设备,也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 教学应用的“三融合”

“独特功能、优势工具和优质资源”的三融合,是“班班通”教学应用的核心所在。就近年来装配的“班班通”设备而言,其主流产品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均可以实现书写、绘图、标注、记录等人机交互特殊功能;均具有画图、擦涂、探照、遮罩等专用工具;也涵盖多教材版本、多学段、多学科的内存资源和在线资源,以及师生课堂生成性资源。我们应力求实现让这些特殊功能、优势工具和优质资源有效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从而更好地达成课堂互动的生本、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效果的优质。

● 课堂教学“三部曲”

完整的课堂大致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班班通”课堂教学应用也可针对三个阶段各有侧重。课前,重点发挥“班班通”的媒体播放功能,呈现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或完整的课件,尤其是人机交互功能的应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热情;课中,合理选用遮罩、聚光、标注以及色彩丰富的书写、绘图等功能,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强化关键知识点,并充分利用配套软件自带仪器仪表、图形绘制等专用工具,完成如物理电路、化学装置的绘制,形象直观,让课堂更加生动;课后,借助“录制”、“回放”软件功能,整理教学思路,回顾教学要点,温故教学内容。

● 结束语

无论是东部发达城市还是西部农村地区,教学信息化都已经深入班级、融入课堂,“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不可阻挡。面对迅速推进的“班班通”工程,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机遇和迎接挑战,着力意识转变和能力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和应用导向,充满智慧地去提升要素支撑能力,努力让技术更好地助推教育和惠及青少年学生,努力开创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跨越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班班通[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aec3MSyP5ChOBaECk5ZFu76U8s6FDt5cpaH6s9CbY2vLrPtyA8z-F8JIeDtOCeiJsw0gZQEuSxJOO3ZvgYJfa.2014-04-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