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期刊转型

时间:2024-05-07

【摘 要】

在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产业链条中,学术期刊承担着对新知识的同行评议、传播新知识的重要职责。另外,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學术期刊通过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向科学家群体通报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在分散的科学家群体之间建立了一个持续交流的平台,成为科学家群体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就仿佛一个“无形学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学术传播的生态环境,影响学术期刊的运营和发展,为传统学术期刊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审慎考量学术期刊阅读对象的多元化、发表的时效性、表达方式、知识变现、学术资讯等多种因素,探索学术期刊的互联网转型。

【关键词】 学术期刊;印刷技术;互联网;传播方式;对象;时效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9-0005-02

在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产业链条中,学术期刊承担着对新知识的同行评议、传播新知识的重要职责。另外,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学术期刊通过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向科学家群体通报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在分散的科学家群体之间建立了一个持续交流的平台,成为科学家群体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就仿佛一个“无形学院”。持续的科学交流大大加快了学术创新的速度,乃至于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印刷机发明以前,由于缺乏快速连续出版物,新知识、新发明传播速度缓慢,社会总体发展迟缓。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毕昇发明活字的年代大约在公元1041年,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机的时间大约在15世纪中叶:中间相隔了近400年,一项发明创造才从中国传到了欧洲。更多的时候,由于相隔遥远、信息闭塞,同样一项技术在不同的地方,被一次又一次重新发明,社会整体的发展速度怎么可能快呢?

15世纪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以后,小册子、报纸等连续出版物迅速出现,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的传播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速度,学术期刊也在17世纪初开始出现,为后来的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传播环境。

第一个热心于传播新科学发现的人,是法国神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家马兰·梅森(Marin Mersenne)。梅森1611年进入修道院,成为法国天主教米尼玛派教士。1626年,他把自己在巴黎的修道室办成了科学家聚会场所和交流信息中心,称为“梅森学院”。他与同时代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保持经常的通信联系,因为那时尚无科学杂志,所以通信十分重要。据传“告诉梅森一个发现就意味着在全欧洲公开发表”(伊丽莎白·爱森斯坦, 2010)。

17世纪中后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术期刊。1665年法国人创办的《博学者杂志(Jovrnal des Scavans)》,1665年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创办的《哲学通讯(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Wikipedia, 2017),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两本学术期刊。学术期刊这种连续出版物的出现,大大加快了科学新闻的传播,使分散的学术精英能够了解彼此的最新进展,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有可能在另一个人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而不是简单重复,这样一个全新的思想创新环境为科学革命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

早期的学术期刊并不像今天这样,发表的大多是格式规范的学术论文,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在学者之间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纽带;为集聚科学事实、提供理论解释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市场”。近代欧美出现的重大思想理论、科学发明,几乎都是由几位或几个团队的科学家接近同时完成的,例如达尔文与华莱士几乎同时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尼古拉·特斯拉和古列尔莫·马可尼关于无线通讯专利权的争议,贝尔与穆齐关于电话专利的争议。这证明了由报纸、期刊等连续出版物所营造的这个“思想市场”的重要性。想象一下,如果达尔文生活在19世纪的中国,当时中国出版业还主要依赖雕版印刷技术,主要供应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恐怕他满脑子想的都会是“科举”,而找不到一丝半点“进化论”的火花,他又怎么可能提出“进化论”的理论体系呢?我认为,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机以后,欧洲出现的小册子、报纸、周刊、期刊等快速连续出版物营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传播生态环境,为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土壤。相较之下,由于文字体系和出版技术的不同,中国报纸、期刊等连续出版物的发展比西方落后很多年,缺乏一个活跃的交互市场,这或许是解释“李约瑟之问”的关键因素(郭文革, 201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学术传播的生态环境,影响学术期刊的运营和发展,给传统学术期刊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在互联网传播生态环境下,学术期刊原来所承载的角色在新的环境下会分化成什么样的不同产品,它会怎么样去满足不同对象,包括学者共同体的需求。

具体分析,我觉得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第一,读者对象的多元化。现在中关村的那些创业者也开始阅读学术论文,这类读者对文章的筛选眼光特别“刁”,他们往往并不在意学术界所在意的那些数量、引用等事情,他们更在乎真正好的思想和行动研究。我觉得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多地成为真正好的学术研究的重要消费者,而这个消费者群体很少会去看传统的纸媒期刊。这就需要学术期刊去研究怎么建立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者和市场化的新关系。

第二,及时发表和把关人(gatekeeper)制度的矛盾。学术期刊因为有编辑、审稿人这样的“把关人”,所以能保持比较高的学术水准。但是这一把关的过程会影响发表的时效性。比起微信订阅号的“出版周期”,学术期刊周期还是比较滞后的,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学术发表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去年,《中国远程教育》微信号推送了我的两篇小文章《给VR浇点水,给AI添把柴》《技术应该与什么“教育”融合?》。这两篇小文章都是从学术视角,围绕当前热点讨论VR、AI、思维导图等有感而发,微信文章的点击量都大大高于学术论文的下载和引用数。这是否代表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一种及时、动态的新型互动关系?值得思考!

第三,论文陈述格式的变化。通常我们认为,学术论文都应该按照一个规范化(套路化)的格式来撰写。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术发表可能就不再局限于这种格式化的陈述方式。2016年我在《中国远程教育》的微信号上发的那两篇小文章,就不那么受制于传统学术期刊的格式,写的时候感觉很过瘾。

第四,知识变现的问题,即如何筛选有价值的研究?传统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为学者评职称、拿项目提供发表的空间,因此,向作者“收费”是期刊的主要“获利”途径。现在,国际期刊都出现了“单篇”收费的模式,中国也出现了很多像“得道”这样的知识变现平台。未来是否可能出现以“单篇论文”为单位的作者、期刊分账模式?值得探索!

第五,学术资讯与学术论文的关系。《中国远程教育》之前有一个“资讯版”,我在做博士论文研究的时候,曾经引用该刊早期对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探索的大量事实性报道。这些资讯类的信息,让学者及时了解这个圈里发生的事情,支持学者了解圈子里的最新资讯,相互交流和分享思想。这样的期刊实际上呼应了早期学术期刊所承载的及时传播信息、在科学家之间建立一个持续交流的平台的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如何重构这种纽带作用,如何在互联网平台上重建学术圈的“无形学院”,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值得深思。

(本文根据座谈会记录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 2010.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87.

郭文革. 2014. 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37-239.

Wikipedia. Journal des s?avans[EB/OL]. [2017-07-1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urnal_des_s%C3%A7avans

责任编辑 郝 丹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