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尹 睿 李丹飒
国外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尹 睿 李丹飒
伴随着Web2.0新技术和新兴学习理念的发展,个人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在国外发展十分迅速.文献分析显示,国外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基本原理的描述性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技术开发的创生性主题和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实践应用的关联性主题,在发展态势上隐约呈现出"范围整体化"、"场域多元化"、"开发多维化"和"影响多样性"的趋势.
个人学习环境;Web2.0;个性化;开放性
如果说e-Learning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那么,Web2.0技术的勃兴与发展,以其高度的去中心化、个性化和开放性等鲜明特征,则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革新提供了适切的技术给养和服务范式,也为e-Learning向高一阶段的跃迁和迈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泛在学习等新兴学习理念的盛行,不仅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也触发了学习环境的革新."个人学习环境"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PLE)正是迎着这样一场新技术发展和学习理念变革而孕生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已有文献表明[1],个人学习环境研究萌发于芬兰的赫尔辛基(Helsinki)媒体实验室学习环境研究小组提出的"未来学习环境"模型(Future Learning Environment,FLE).历经多年,个人学习环境已逐渐走入各国教育学者们的视野,凸显为学者们认识、理解、开拓Web2.0的创新应用进而革新教与学的热点话题.本文希望通过清理、挖掘、阐释国外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为我国教与学领域的个人学习环境研究及发展提供借鉴.
2004年,"个人学习环境"作为一个新概念在英国教育技术和互用性标准JISC中心(Centre for EducationalTechnologyandInteroperability Standards,JISC CETIS)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在国外,存在着关于个人学习环境概念的不同界定.从要素构成的视角来考察,道尼斯(Downes,S.)认为, "个人学习环境是一个由人、服务和资源组成的分布式环境."[2]阿特威尔(Attwell,G..)则把个人学习环境比喻为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混合体".[3]若从学习者学习管理的角度来看,卢本斯基(Lubensky, R.)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数字化工具集合,它能帮助个体不断获取、整合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经验."[4]哈姆伦(Harmelen,M.)也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帮助学习者个体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系统,包括建立学习目标、管理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过程和支持学习交流等."[5]若从二者统整的维度来观照,费特盖尔德(FitzGerald,S.)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自由收集、发布、基于网络工具,通常以Blog为中心,使用RSS阅读器和简单的HTML组成自我引导学习方式的集合."[6]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也指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个由工具、团体和服务组成的个人教育平台."[7]可见,该维度的界定不仅澄明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而且内涵个人学习环境的"功能意义"---个人学习管理.
由是观之,个人学习环境的根本特性就是一种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或工具集合),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高度个性化.个人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好比是学习者的"学习自留地"或"学习空间".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订阅、共享、交流、创作等方式对个人学习实现灵活高效的管理.在个人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搜集和分析学习信息,与他人进行学习交流,总结和反思个人的学习经验,展示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与成果等.
(2)服务导向性.与以往学习环境强调"信息消费"的理念不同,个人学习环境提倡一种服务理念,即为个人学习服务、满足个人学习需求.由此而论,个人学习环境并非强调固定化的技术基本架构.这隐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所有能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工具、资源集合都可以看做是个人学习环境,难怪乎有学者称它为"一种松散集合体"[8];二是学习者个体因其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不同,可以自由定制各种学习工具、资源,形成的个人学习环境也就各不相同.
(3)自由开放性.邦克(Bonk,C.J.)在《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在如何变革教育》这一经典论著的前言中,经天纬地、气势磅礴、激情洋溢地阐述道:"这个世纪是学习的世纪……无论我们身处何处,网络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9]个人学习环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而且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学习者相互联系的途径,使得学习者可以跨越时空界限汇聚在一起分享交流,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开放.
尽管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形态,但由于它的高度个性化、服务导向性和自由开放性等特性与网络技术的新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而且对个人学习方式转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对它的探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综观国外已有的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基本原理(主要是本质与要素)的描述性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技术开发的创生性主题,有关个人学习环境实践应用的关联性主题.
描述性主题关注的是"如何科学、准确地描述、认识和理解个人学习环境"问题.面对这一问题,绝大多数研究倾向于基于不同视角,采用思辨与逻辑演绎的方法加以考察.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分析的逻辑起点不同,对个人学习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所差异.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的研究视角有:
从建构主义和生态学视域出发,揭示个人学习环境的本质,这是学者们经常关注的.如,萨兹(Saz,A.)等人就从"学习是主动建构"的隐喻出发指出,个人学习环境是自我调控的个性化虚拟学习空间.[10]阿特威尔将个人学习环境看作是一个虚拟学习生态系统,直言之,它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表征,而是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展现.[11]
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出发,解析个人学习环境的结构组成.如布彻姆(Buchem,I.)立足于活动理论框架,指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活动系统,包括主体、工具、客体、共同体、规则和分工等六个要素,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12]
已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入而细致地认识和理解个人学习环境的情况,但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去创建个人学习环境,进而促进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第二个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学习环境的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上.统观而论,个人学习环境是一种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加之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因而个人学习环境的创生性主题主要围绕"如何利用新技术创建个人学习环境"问题展开.近年来,日渐形成了两条较为清晰的技术开发路向.
一是基于Elgg、Eclipse、Liferay和Mashup等技术的个人学习环境模型设计与系统平台开发. 2005年,英国博尔顿大学(University of Bolton)在JISC(Joint 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的资助下开展了个人学习环境项目研究,发布了两个版本的PLEX(一个是基于Eclipse的桌面型,另一个为基于Liferay入口的网络型),均包括资源管理器、人员管理器和活动管理器(支持信息搜索、博客写作、信息推送等)等模块.随后,2007年,美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学者哈姆兰(Harmelen,M.)与他的团队利用Mashup技术融合社会性网络服务先后发布了两个全新版本的MPLE,其具有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计划、管理、交流等功能.此外,奥地利的克拉根福大学(Klagenfurt University)通过将Elgg与Moodle整合来为学生创建个人学习环境以支持其专业发展.
二是基于Blog、iGoogle、Google group等技术与服务的个人学习环境研发.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玛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Mary Washington),学校为教师和学生定制了一个多用户的博客系统,每个个体都可基于该博客系统建立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创建自己独立的网络学习空间,随时获取信息、分享观点、合作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也采取类似的方式为学生定制了多样化的个人学习环境.
真实地描述和理解个人学习环境的本质内涵与结构组成,进而集合各种新技术系统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最终都指向学习应用进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于是,个人学习环境的关联性问题得以凸显,它主要包括两大主题:个人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和个人学习环境对学习绩效的影响.
个人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研究主要聚焦于对形成个人学习环境所需要的技能(素养)的探讨.大量研究结果都显示,要建立一个理想高效的个人学习环境,学习者需要具备一些必需的能力(素养).如,布彻姆、阿特威尔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13],形成个人学习环境需要学习者具有元认知技能、一般素养和数字化素养.其中,元认知技能包括自我导向、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等;一般素养包括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语言技能等;数字化素养包括参与在线交流和社会化学习的能力、创造和分享知识的能力等.还有不少研究者从经验和实证两个维度指出,为满足复杂化、整合式学习需要,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学习者构建个人学习环境的必备技能.
那么,个人学习环境对学习者会有什么影响呢?这就涉及个人学习环境的应用及其绩效问题,这将会是本领域中一个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主题,且目前存在的争论也比较多.一些学者认为,个人学习环境能改善学习者学习、促进个体专业成长.如,皮拉(Pilar,A.)等人运用个人学习环境建构了一个为远程学习者服务的肾病学导师模型,用以支持教师对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指导,督促学习者规划学习,规范医学操作,从而促进学习者对肾病学知识的获得,并提升其学习能力.[14]然而,爱伯克奇(Albuquerque, C.)等人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旨在构建一个支持大学生学习的个人学习环境,结果却发现学习者在时间管理、定期参与组织活动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率.[15]
虽说科学、系统地开展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描述其内涵结构,挖掘其技术支持还是优化其服务应用,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测其正沿着"范围整体化"、"场域多元化"、"开发多维化"和"影响多样性"四条道路在推进.
众所周知,有关个人学习环境的研究成果大多产生于国外,那么作为一种新的环境形态,其在本国推行时应如何本土化?其本土化的特征是什么?这需要以文化视角加以整体观照与重新建构.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系统,研究者已经从以实体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即不仅仅对个人学习环境这一实体本身进行研究,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开放的系统加以分析.从研究范围拓展而言,一方面可以开展与其他学习环境的整合研究,目前关于个人学习环境融入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LMS)亦或是网络化课程学习系统的研究已初见端倪;另一方面可以深入到学习方式层面展开研究,以此挖掘其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揭示其学习本质与功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与发展.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P.)认为,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小世界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6]所谓的"小世界",其实就是"场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7]从场域的角度思考意味着从关系的角度思考.已有研究表明,个人学习环境研究正逐步从学习者学习场域延伸到教师教育场域,从学校教育场域拓展到企业学习领域,显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场域中,将主要依循"与场域特定性的关系"---"自身内部结构关系"---"与个体发展的关系"这样一种整体思路展开.
目前,移动媒体、可视化地图以及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出现,为个人学习环境的创建注入了鲜活的技术力量.个人学习环境研究的回应表现为探讨个人学习环境的开发模式.未来的研究将从常规定制式走向灵活移动式,形成多维的开发路向,真正激发个体的学习潜能,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有研究开始关注如何将电子档案袋、移动媒体与各种Web2.0工具、服务重新融合来构建更加个性化与智能化的个人学习环境.如,阿克巴里(Akbari,M.)等人已经尝试将地图和增强现实技术整合形成移动个人学习环境.[18]
个人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对教育与学习的影响与作用势必受到极大关注.目前,许多研究者基于已有的认识经验,试图采用假设验证的方式对个人学习环境促进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行研究.然而,事实上,作为一种教育现象,许多时候它都会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个人学习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并非唯一确定的,而是多样化和不确定的.如有研究者认为,个人学习环境是"无组织的",对学习缺乏必要而充分的资源支持,学习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甄别筛选信息资源,可以说是以牺牲学习者时间和精力作为代价的.[19]还有研究者认为,个人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能力(素养).正如前文所述,要构建一个高绩效的个人学习环境,学习者必须具备多种能力(素养).而这些能力(素养)恰恰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持续的积淀.如果某些能力(素养) "缺失",那么个人学习环境对个体的学习影响也是有限度的.因此,我们应打破常规的线性分析的思维定势,更多地采用多元变量的设计研究与多层分析方法,建立个人学习环境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以此探寻影响个人学习环境有效性的多种因素(包含显性的确定因素与潜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而揭示出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多样性现象背后所隐含的规律,这将是未来研究的关注点.
[1]Leinonen,T.,Muukkonen,H.FutureLearningEnvironment: Innovativ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EB/ OL].http://mlab.uiah.fi/fle/research/fle_arttu.html
[2]Attwell,G.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http://www. slideshare.net/GrahamAttwell/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s-46423.
[3][11]Attwell,G.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the future of e-Learning?[J].E-Learning Papers,2007,1(2):1-7.
[4]Lubensky,R.ThepresentandfutureofPersonalLearning Environments[EB/OL].http://membersoptusnet.com.au/rlubensky/ 2006/12/present-and-future-of-personal-learning.html
[5]Harmelen,M.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A].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C].IEEE Computer Society,2006.815-816.
[6]Sean FitzGerald.Creating your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EB/ OL].http://seanfitz.wikispaces.com/creatingyourple
[7][19]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EB/OL].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LI7049.pdf
[8]Buchem,I.Definitions of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EB/OL]. http://www.slideshare.net/ibuchem/definitions-of-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ple-4029277
[9][美]柯蒂斯.J.邦克.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在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10]Saz,A.,Coll,C.,Bustos,A.&Engel,A.TheConstructionof Knowledge in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EB/OL].http://journal.webscience.org/view/events/ The_PLE_Conference_2011/paper.html
[12][13]Buchem,I.,Attwell,G.&Torres,R.Understanding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Literature Review and Synthesis through the Activity Theory Lens[EB/OL].http://journal.webscience.org/view/ events/The_PLE_Conference_2011/paper.html
[14]Pilar,A.etc.Support to the Process of Online Tutoring through a Personal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EB/OL].http://pleconference. citilab.eu
[15]Albuquerque,C.Managing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the Voice of the Students[EB/OL].http://journal.webscience.org/view/ events/The_PLE_Conference_2011/paper.html
[16][17][法]布迪厄,[美]华康德.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133-134.
[18]Akbari,M.,Herle,S.&Heinen,S.Map Services and AR for MobilePLE[EB/OL].http://journal.webscience.org/view/events/ The_PLE_Conference_2011/paper.html.
责任编辑 石子
G642.0
B
1009-458x(2012)07-0020-04
*本论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网络新技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tjk298)阶段性成果,并获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11工程"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资助.
2012-03-30
尹睿,李丹飒,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51063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