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功能及其组织研究——LSMS的系统观

时间:2024-05-07

□ 袁松鹤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功能及其组织研究
——LSMS的系统观

□ 袁松鹤

本文旨在初步建立LSMS的系统观。文章简要介绍了LSMS设计理念及其提出背景,明确了LSMS的系统观内涵,即平台的功能与功能组织。其次,基于国内30个典型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内容分析,结合Web2.0理念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等,借鉴扎根理论方法,对教学支持系统三个层次(门户、个人空间、课程空间)的首页面功能及功能组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归纳,并列出了相应的后台管理系统功能,最终形成了以服务为主线的平台功能框架。最后,文章提出了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框架,并对教学支持系统的外部功能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发展趋势分析,初步形成了LSMS的系统观。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LSMS;系统观;功能;功能组织

一、介绍

(一)LSMS设计理念及其系统观

1.LSMS设计理念

我国远程教育目前正处于网络教育阶段,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作为网络教、学和管理的支撑环境,是网络教育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增强对大规模学生学习的支持,适应新业务需求,提高远程办学机构服务质量和整体竞争力,国内学历远程教育机构急需进行现有平台的升级换代。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平台的设计、开发与部署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指导,平台的升级只能是修修补补。设计理念是平台升级换代的核心动力,它直接决定了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软件产品的质量。

国外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设计理念经过了LMS(Learning ManagementSystem)、 LCMS(Learning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三个阶段的发展[1],三者整体上是一个逐步深入、完善的过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LMS侧重于系统的管理和报告;LCMS侧重于学习内容的细化,即以学习对象的形式存储、投递和管理课程资源;LAMS侧重于学习活动的细化,即对学习管理中的学习活动进行序列化设计,以促进学习者与课程资源之间建立更好的连接。目前,大多数平台是三者的整合。

然而,国外平台设计理念并不适用于我国远程办学机构,国外Blackboard、Moodle等平台在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应用情况可以明显说明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① LMS、LCMS和LAMS都是定位于课程层面,而不是围绕整个入学到结业的专业学习过程或终身学习过程展开,是以课程的学习活动为主线,而不是以专业学习或终身学习的服务为主线,难以满足国内学生的在线学习需要;② 三者主要管理业务是围绕课程学习活动的教学管理,对学校层面的教务管理、校园管理等的支持不够,不能满足我国远程教育机构教学教务管理的需要;③ 最后,由于主要关注于课程学习活动,在服务的个性化、情景化等方面的支持不够。

以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为主线显然无法对国内远程办学机构的平台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与系统设计,我国平台的升级换代需要更高一层次的主线。为此,笔者基于国外平台设计理念,结合系统理论、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服务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根据国内远程教育在线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了LSMS(Learning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学习服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2]。LSMS以服务为主线,强调服务的系统化、个性化、社会化、情境化和智能化。

2.LSMS的系统观

以服务为主线设计平台,优点有三:① 有利于围绕服务进行平台功能的系统结构设计,把握重点,实现功能协同,节约开发成本,提高平台性能;② 有利于围绕服务实现功能的关联、集成,优化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可用性;③ 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适应国内远程教育实际需要,提高平台的有用性。因此,LSMS强调从系统结构、人文优化和成本效益三个方面考虑软件系统的设计,是为LSMS的系统观、人文观和效益观。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任何系统都是由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组成[3],对应到平台就是功能和功能之间的组织,这是平台系统设计的基础内容,也即本文所提出的LSMS的系统观。作为软件系统,平台的功能组织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方面:在具体网络页面中呈现出来的外部功能组织,和在软件内部的模块结构、数据接口关系。软件组织结构直接关系到平台模块间的协同运行能力、平台的稳定性和平台模块的可扩展性等。目前,松散耦合的组件结构是较为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有利于提高软件自身的开放性和扩展性,方便进行软件系统的升级与维护,从而降低平台的升级、维护成本。

限于篇幅,文章重点讨论平台功能框架及其外部功能组织(以下称“功能组织”),确立LSMS平台的功能框架及其各层次首页面的功能组织,初步形成LSMS的系统观。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目前,国内远程教育机构主要是68所网络教育学院和1个电大系统,这些远程教育机构都已经建设有自身的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本文将对这些平台进行抽样选取,对典型平台功能及功能组织进行内容分析与统计,以服务为主线,归纳平台共有的服务及其对应的学习活动与功能,形成平台的功能框架。

其中,以服务为主线的平台功能归纳将借鉴扎根理论方法,逐个登录典型平台,分析、统计其各类功能;同时,编码的过程是基于内容分析的数据,人工操作,能够更好地把握分类、归纳的依据,进一步削弱了由计算机自动编码而导致的技术取向。

内容分析的单元抽样方法及类目选取过程如下。

1.抽样的方法

首先,参照学科分类国家标准(GB、T13745-92)和对国内133所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分类及其介绍,并结合所开设的学科门类比例,本文将68所网络教育学院划分为五类[4]。

其次,将网络教育学院所在地区划分为京津、华东、华北等七个地区。

最后,实施抽样。抽样既注重合理抽取不同类型学校,又注重地区分不均衡,依据规则是:① 同一地区有多所学校时,随机抽取;② 专业类院校主要根据地区进行选取,同时兼顾同一地区不同专业院校的均衡。根据以上原则,最终抽取29所网络教育学院,列表如下。

表1 选取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平台

上述网络教育学院中,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采用的是奥鹏的远程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加上电大在线,共30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基于以上选取,保证了30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代表性。

2.类目的选取

以上30所远程办学机构的平台系统可整体划分为两大部分:面向学生的教学支持系统,以及面向各类管理人员(教学教务管理员、资源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校外学习中心管理员等)和教师的后台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对平台的教学支持系统进行内容分析。

以学生账号登录平台,从访问顺序来看,平台教学支持系统有三个层次,门户、个人空间和课程空间。通过初步内容分析发现:① 建设有这三个层次的平台数量分别是30、30、19,这三个层次具有普遍性;② 教学支持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分布在这三个层次的首页面,这三个层次具有教学支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③ 虽然三个层次间的功能栏目存在一定的重复,但三者的功能各有侧重,其首页面的功能组织方式各不相同,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教学支持系统可以划分为上述三个层次。内容分析的类目是门户及学生个人空间和课程空间三个层次首页面的功能及其组织。各层次具体子类目以笔者对已有的平台研究成果为参考,如门户层次的类目包括学院简介、学习中心、学院新闻、学院公告、招生入学、个人空间登录等[5],个人空间类目包括自入学到毕业的个人信息、邮箱、登录信息、选课、考试预约、论坛、作业、毕业论文等[6],并进一步结合初步的内容分析来确定。

下文将对国内30个典型平台的教学支持系统进行内容分析,统计、分析、归纳其三层次首页面的功能与功能组织;在此基础上,以服务为主线,借鉴扎根理论方法,归纳教学支持系统的功能框架,以及对应的后台管理系统功能框架;基于人机交互理论,对平台功能及功能组织进行优化设计,初步形成LSMS的系统观。

二、教学支持系统功能及其组织的内容分析

本部分主要对典型平台教学支持系统三层次首页面的功能及其组织进行内容分析,对各层次首页面的功能进行归纳;对各层次首页面的功能组织方式进行归纳,基于人机交互理论对各种功能组织方式进行优缺分析,为以服务为主线的平台功能框架及功能组织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一)门户栏目及其组织

门户是整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外部公共环境,其内容核心不在功能,而在信息服务。因此,本文主要对门户的栏目、职能及其栏目组织进行内容分析和统计。

1.门户栏目与主要职能

下文将对30个典型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门户页面进行对比分析,对其门户页面中的栏目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对相近功能栏目进行编码,对其门户模块和职能进行归纳,形成表2。

从整体来看,门户网站职能有3类:面向社会的招生与宣传,面向学习者的全方位校园服务和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内部登录通道。门户体现的是面向社会和学习者的大众化特点。其具体的页面模块有9个,详见表2一级编码。

2.门户常见栏目分析

本文将对应平台数量在10(总数1、3)以上的栏目看作常见栏目,将对应平台数量在20(总数2、3)以上的核心栏目。从表4可以看出:

从具体栏目来看,招生入学、学院简介、学习中心、学院新闻、教务公告、技术支持、帮助咨询和个人空间登录是核心的门户栏目。定性来看,学习中心通常不作为独立栏目,而是放置于招生入学中,方便各学习中心学生联系报名。

表2 门户功能栏目统计归纳

从门户模块来看,除专题栏目外,其他门户模块对应课程数量均在20(总数1、2)左右。可见国内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门户整体职能和主要模块的建设情况十分类似,仅在具体栏目上存在明显差异。

从门户职能来看,招生宣传、校园服务和登录通道的常见栏目数量分别为6、7和2。可见,招生宣传、校园服务是目前门户网站重点建设的职能。对于登录通道,由于与学生在线学习活动有关的内容大多集成在学生的个人空间中,因此门户中主要提供个人空间登录和专用系统两个常见栏目。

3.门户栏目组织

本文进一步分析门户的页面栏目结构,发现其结构主要有两种:三栏结构和二栏结构。除2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没有门户外,统计得出三者数量分别为15和13。结合定性分析发现,少数门户建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门户内容划分逻辑不清晰,没有将相近的内容集成,造成内容布局混乱;二是门户中内容存在大量重复,同一功能栏目在门户中多次出现。

根据上文的分析归纳,笔者认为,门户中页面结构采用三栏结构较好,自左至右依次为招生宣传、校园服务和登录通道内容,其优点有三:一是从整体上体现了招生入学、校园服务和登录学习的过程;二是将相近的功能栏目进行了归类集成,减少了功能栏目建设的重复,也使得门户内容更加清晰、简洁,提高了门户的可用性;三是以校园服务为门户内容重点,有利于营造校园氛围,突出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

(二)个人空间功能及其组织

1.个人空间功能

个人空间是学生个人学习、交流、管理的工作室,其内容围绕学生个人进行组织,集中体现了平台对于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支持。以下对30个平台的个人空间首页面的功能进行统计归纳,得表3。

由于下文将进一步对整个教学支持系统的门户、个人空间和课程空间的功能进行归纳编码,因此这里不作进一步的归纳。

表3 学生个人空间功能统计与归纳

2.个人空间功能组织

个人空间首页面的功能组织有4种,分别是目录树结构,板块结构,课程列表结构,以及方类目加目录树结构。四者对应平台数量分别为14,5,5,6。结合定性分析来看:

板块结构也即将上述功能根据类别分列为不同的页面板块。板块结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功能都放置于个人空间首页面,保证了功能的完整、直观性,但首页面由于功能多而显得凌乱;二是个人空间采用多层结构,保证了个人空间首页面的简洁,但是需要弹出多层子页面。

课程列表结构将个人空间首页面的内容分为课程学习与个人学习事务两大块,上方提供课程学习列表,包括课程、作业、论坛等内容,可直接点击相应内容进入学习;下方提供学习事务相关链接,如个人信息、选课、个人学籍、个人缴费信息、考试信息等等。

类目加目录树结构通常将个人学习事务有关功能合并为“个人工作室”类目,将课程学习有关功能合并为“课程学习”类目;个人空间首页面上方的“个人工作室”和“课程学习”类目可以切换,下方左侧提供两者相应的具体功能目录树。这种结构通过上方类目切换的方式,将个人事务性活动与课程学习活动分开,保证了各自目录树内容的简洁。

目录树结构与第三种结构类似,但该结构将所有功能栏目都置于同一目录树中。该结构可系统呈现所有平台支持功能,也能通过多层次目录树对功能进行分类,能给予用户个人空间首页面的稳定感。目录树结构目前采用最多,但部分平台的目录树结构在内容划分上缺乏逻辑,容易造成用户使用上的混乱。

笔者认为,目录树结构和类目加目录树结构是比较理想的个人空间首页面组织结构。但前提是要根据某一主线,进行功能类别划分,从而给予用户清晰的使用脉络,提高平台的可用性。

(三)课程空间功能栏目及其组织

1.课程空间功能栏目与主要内容

从上文整体层次分析可知,有19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提供课程空间,这些课程空间一般是通过个人空间首页面中“我的课程”(课程列表功能)栏目进入。下文对这些课程空间首页面的功能栏目进行统计归纳,见表4。

从表4可见,课程学习空间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信息、课程内容学习、辅导答疑、好友交流、课程学务管理和课程学习帮助6类,其中后3类与平台门户、个人空间内容重复,前3类是课程空间中的重点。

2.常见课程空间栏目分析

首先,从具体栏目来看,对应平台数量在10以上的具体栏目分别是课程通知、课件点播、课程论坛和作业。这是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常用栏目。

其次,从学习模块来看,对应数量在10(有课程空间的平台数量的1、2)以上的分别是课程信息、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辅导答疑。这是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6个平台提供的课件内容是遵循SCORM标准的内容列表形式。

3.课程空间栏目组织

课程空间栏目组织方式有两种:目录树结构和栏目列表结构,两者对应平台数量分别为15和4。目录树结构是在个人空间首页面点击“我的课程”,选择具体课程,进入课程空间后,左侧出现课程学习有关的目录树。栏目列表结构是在选择具体课程后,页面右侧显示课程学习相关的栏目,如课程论坛、作业、辅导材料等,以列表或板块的形式呈现。从数量上和定性分析来看,如同个人空间首页面,课程空间首页面的目录树结构更具有优势。

表4 课程空间栏目统计与归纳

(四) 总结

结合上文教学支持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归纳不难看出,门户、个人空间、课程空间有不同的职能定位,门户重在管理服务与校园氛围的营造,特点在于社会化,即虚拟校园管理与服务的提供;个人空间重在功能支持,特点在个性化,即围绕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个性化支持;课程空间重在具体课程的学习,特点在标准化,即提供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学习栏目,方便学生在不同课程间的切换学习。

三、教学支持系统功能框架

本部分将结合Web2.0理念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等,以服务为主线,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归纳平台三个层次首页面功能、学习活动和服务,形成教学支持系统的功能框架;对教学支持系统层次间功能进行梳理,分析教学支持系统的常见功能和常见学习活动。

(一)“功能—学习活动—服务”三级编码

首先,从上文来看,门户和课程空间分别以管理服务信息和课程学习信息为主,仅包含部分学生在线学习的支持功能;而个人空间是在线学习支持功能的集中体现。下文以个人空间为主,对三个层次的功能进行整体归纳。

其次,从服务的本质来看,活动是服务的方式,教育服务是教育活动的产品[7]。相应的,在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中,为一个明确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平台功能可支持相应的在线教育活动;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在线教育活动将产生相应的在线教育服务。因此,以服务为主线有利于梳理学习活动,围绕学习活动有利于对功能进行关联和集成,最终实现平台功能框架的优化。下文将根据扎根理论的方法,以服务为主线,在三层次首页面功能统计归纳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学习活动—服务”三级编码。二级编码(学习活动)是根据功能的性质和类别进行;三级编码(服务)的依据如下:

从服务角度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从互联网发展来看,个性化与社会化是Web2.0时代互联网消费者的双重选择[8],公共服务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个体知识建构和社会协商的过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则进一步强调要优化个体的内、外知识网络,努力使个体节点成为社会网络中的热节点[9]。

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教育要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0]。

从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人是个性化的人、同时也是社会化的人。个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1][12]。

因此,要使得学生在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中协调发展,平台在支持学生课程学习的同时,要关注于学生的个人化和社会化。由此,在对30个典型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初步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学生在线学习活动归纳为3类相应的服务: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学习管理。

最终编码结果见表5,教学支持系统共包括3类服务,18项学习活动和41项具体功能。表中列出了各个层次的功能及数量;另外,为便于理解,表中在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之间列出了服务的子类别。

需要说明的是,个人管理与社会管理仅仅是相对划分,两者必然存在交叉。个人管理中,个人信息的编辑是为了形成社会交流的名片,个人文件夹的建设是为了与群体文件夹进行共享;社会管理中的好友交流是一对一的形式,同样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基于学习活动的三类服务划分有利于明确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中个性化服务与社会化服务与课程学习的同等重要性,明确三类服务的相应功能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强和优化,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活动、社会化活动和课程学习活动提供支持服务;有利于围绕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个人管理与社会交流相互促进,实现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均衡发展。

(二)层次间功能梳理

基于上的三级编码,可对门户、个人空间和课程空间的功能进行梳理:

从表5可以看出,门户主要在社区交流活动方面与个人空间有重复,其中校园活动支持功能主要由门户提供,因为这些活动信息通常无需登录即可浏览。另外,门户中通常还有内部邮箱系统、值机答疑系统和统考专题学习以及选课、学籍申请等快速通道,但这些功能需要学生登录才能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将这些功能放置于个人空间更为理想,其一可以实现更好地集成,其二是可以减少学生的重复登录。

其次,课程空间主要在辅导答疑和在线测试方面与个人空间内容有重复,但其内容仅针对某一门课程,而个人空间中的课程答疑和练习测试通常是学生所有在学课程的列表。另外,笔者认为,同学老师信息和课程学习进度查询需要放在课程空间中,方便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三)常见功能归纳

笔者将对应的平台数量在10(平台总数1、3)的看作常见具体功能,将对应数量在平台总数2、3以上(20以上) 的看作核心功能。根据表5数据,将常见具体功能列入表6(核心功能进行加粗)。

首先,可看出,个人信息、最终成绩查询、公告查看、内部邮箱、帮助咨询、课程列表、课程论坛、值机答疑和作业是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核心功能。

其次,结合表5数量来看,某些功能数量接近10,比较常见,也说明了这些功能的重要性。这些功能包括有个人管理中的日历、缴费和社会管理中的提醒信息。笔者认为,个人日历工具对于学生个人学习管理十分重要;缴费明细有利于学生掌握个人财务信息;有关作业、预约考试、值机答疑等的提醒信息更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辅导信息的重要方式。这些功能应该加强建设。

表5 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功能统计与学习活动编码

表6 常见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功能

(四)常见学习活动分析

表5 中二级编码在具体功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在线学习活动进行了初步归纳。对二级编码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常见的在线学习活动。分析统计时,若平台建设有某二级编码对应的任何一项功能,就认为该平台支持该二级编码所描述的在线学习活动。本文将对应的平台数量在15(平台总数1、2)以上的看作常见在线学习活动;将对应的平台数量在20(平台总数2、3)以上的看作核心在线学习活动。由此,根据表5将常见学生在线学习活动列表7,并将通用在线学习活动加粗。

首先,从整体来看,个人信息、好友交流、社区交流、求助咨询、课程内容学习、辅导答疑和练习测试是学生最为核心的在线学习活动。

其次,从服务之间的对比来看,三类服务的常见学习活动项目数分别为2、4、4。一方面,说明了平台对社会管理和课程管理活动的支持相对全面,而对学生个人管理类的支持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个人管理类中的在线学习活动与各个远程教育机构的实际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其对应平台数量少也说明了远程教育机构之间的管理模式差别较大,如有些远程教育机构不需要学生进行在线的选课、预约考试和进行有关学籍申请等。

再次,结合表5的具体功能来看,社会管理中常见学习活动的具体功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好友交流和社区交流两项核心学习活动,两者均对应有5项具体功能,当中仅内部邮箱和校园活动对应的平台数量达到了20;其他具体功能中,仅好友交流的同学老师、短信息和社区交流的公共论坛对应平台数量达到10以上。由此,不难看出,虽然整体上社会管理活动的具体功能多样,但从单个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来看,其社会管理服务支持仍然不够。

最后,对于学习管理,其常见学习活动内容项目全面,相应的具体功能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在线测试功能对应平台数量为12,但从定性分析来看,在线测试大多作为学生临场考试前的演练,远程教育机构仍然是以临场考试的方式为主。

表7 常见学生在线学习活动

四、后台管理系统功能框架

由于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大多以树目录结构组织,功能组织方式单一,因此本文不深入讨论,而主要关注于后台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

对于后台管理功能,首先,LSMS认为,学生是远程教育的最终服务对象,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活动,明确相应的管理服务,根据此明确后台管理功能才能更好为学生服务;其次,后台管理功能由于远程办学机构管理模式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常见功能,列举相应的后台管理功能,归纳其管理服务。

本文围绕教学支持系统中学生的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学习管理三类服务及其对应的常见功能,结合笔者硕士论文中对国内典型远程教育机构的平台功能需求调研结果[13],对相应的远程办学系统及教师的功能与服务进行归纳,将后台管理服务归纳为学生管理服务、校园管理服务和教学管理服务三类,结果见下表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部分远程办学系统的学生是通过校外学习中心或地方电大线下报名,但管理人员需要在线处理招生管理业务,包括招生信息登记、考场安排、考前辅导、录取统计等。

五、LSMS的系统观

通过上文分析,本文进一步将LSMS的系统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服务为主线,围绕服务确定学习活动,围绕学习活动确定功能,对平台功能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优化,形成平台的功能框架;② 在确立功能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结构对平台功能进行逻辑划分,基于人机交互理论设计各层次首页面,为用户提供关联、集成的个性化服务;③ 对于软件组织结构,需要采用松散耦合的组件结构,以提高平台可扩展性,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

下文分别对前两者进行描述。

(一)以服务为主线的平台功能框架

首先,以服务为主线也即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用户所需服务,对活动进行梳理,围绕活动对平台功能进行关联和集成,最终实现平台功能框架的优化。其中,学生是各类用户的中心,是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最终服务对象。

其次,平台功能框架还需结合系统科学理论,基于服务需求,优化基础服务功能,重点建设关键服务功能,尤其是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实现系统功能的合理统筹规划。同时,对于平台软件系统,还应当有预见性地选择与开发当前不常用但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引导用户使用习惯;或预留可扩展空间,方便后期平台功能的增加与完善。

结合上文内容分析与编码结果,构建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框架,见图1。学生平台功能服务包括个人管理、学习管理和社会管理,其中学习管理是核心内容,个人管理、社会管理最终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远程办学机构(包括校外学习中心)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服务,包括学生支持服务、校园支持服务和教学支持服务。

表8 基于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后台管理功能列表

(二)教学支持系统功能组织设计

功能组织的优化建立在系统科学理论、人机交互理论和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之上,从服务的角度对平台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从用户内、外知识网络优化的角度出发对功能进行组织,遵循人机交互原则设计页面,从而提高平台的可用性。

本文仅对平台的教学支持系统功能组织进行设计。教学支持系统功能及其功能组织主要体现在门户、个人空间、课程空间三个层次。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结果,对其三个层次首页面设计如下:

1.平台门户

根据上文分析结果,平台门户功能栏目自左到右分为三栏:招生宣传、校园服务和登录通道,主要栏目及其组织详见下图2。

招生宣传包括学院简介、招生入学、新生学习指南、公共资源和其他相关网站链接等。校园服务包括学院新闻、教学教务、虚拟校园建设(校园风光、校园活动、虚拟社区)和远程教育研究等;以及下方的网站导航、技术支持、帮助咨询和联系我们。登录通道是为学生进入个人空间提供服务。包括用户登录、平台子系统或常用功能的快速通道、专题学习栏目以及非学历培训。

2.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首页面是教学支持系统功能的核心体现,是学生在线学习的个性化服务集成环境。个人空间首页面设计见下图3。

在功能上,个人空间功能根据学生服务需求可划分为个人管理、社会管理和学习管理三类,以为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发展提供虚拟情境。各类功能进一步根据学生学习活动内容、性质,按照清晰的逻辑进行划分。在功能组织上,通过关联和集成,将个人空间功能在平台左侧以固定的目录树呈现,方便学生进行系统的查看和管理;右方呈现各功能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学生进行针对性投递,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课程空间

课程空间首页面的优化有利于课程与平台的整合,有利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细化,从而有利于内容、活动的再用、跟踪记录等等。基于上文研究结果,设计课程空间首页面,见下图4。

课程空间首页面提供通用的、与课程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功能栏目,并可根据不同课程进行设置,方便批量课程的建设。如没有课程实验的文学类课程可以取消“课程实验”子栏目。课程功能栏目同样设计为以左侧目录树呈现,右边显示功能服务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关联、集成的课程学习空间。

课程空间是教学支持系统三层次中建设最弱的层次,也是未来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发展的重点层次。如前所述,LCMS和LAMS是课程层次的平台设计理念,可指导我国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中课程空间的功能栏目设计。结合国内实际,课程空间的改进主要集中在上图“课程学习”栏目,可能的发展趋势有三:

其一是继续完善上图4所描述的体现LCMS设计理念的课程学习空间。在“课程学习”栏目中以学习内容为主线,围绕学习资源提供作业、实验、练习等学习活动,该设计有利于学生系统把握课程内容,但学生参与情况较弱,教师投入精力也少,比较符合国内远程教育中以教材为基础的学历课程教学。

其二则是整合LCMS和LAMS设计理念,建设符合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LAMS是以学习活动为主线,学生通过参与模块化学习活动逐步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这类课程对学生、教师的投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合非学历项目培训课程。目前,国内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设计对LCMS和LAMS进行了整合,如在“课程学习”栏目中,建立多层子目录树,以一章或多章内容为一个模块,模块内提供序列化的学习活动及相应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活动序列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实现了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整合,课程资源与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整合。

其三是在“课程学习”栏目中增加虚拟教室子栏目。前两种趋势都是围绕学习资源、学习活动进行课程空间的优化设计,虚拟教室则是从功能上进行课程空间的改进。虚拟教室是传统教室的网络化实现,虚拟教室支持角色扮演和相应的升级制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以模拟现实的特定场景支持具有沉浸感的交互,提高生生、师生之间连接的真实感,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远程学习的社会存在感。目前国内有关虚拟教室的设计、开发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1][2]袁松鹤,丁新,邱崇光.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9):68-72.

[3]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43.

[4]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管理研究,2002,(10):26-30.

[5]穆肃,袁松鹤,丁新.我国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学院门户网站的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7):22-26.

[6]王正聪,袁松鹤.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课程学习子系统的功能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1):13-16.

[7]勒希斌.加入WTO与教育服务(笔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8.

[8]何军.解读:公共服务社会化、个性化[J].前线,2007,(4):59-60.

[9][美]西蒙斯,李萍 译.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8):9-13.

[10]王庆洪.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个性化与教育社会化[J].特区经济,2004,(12).

[1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

[1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9,435.

[13]袁松鹤.第二代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建模[D].华南师范大学,2007.

Study on th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 of Distanc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From an LSMS System Theory

Yuan Songhe

This article aims to form the system viewpoint of LSMS (Learning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SMS design concep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ystem viewpoint of LSMS,which includesthe function and the function organization of the Distanc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DTMP).Secondly,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30 typical domestic DTMP,combined with Web2.0 concept and Connectivism Learning Theory,this paper conducts a series of statistics,analysis and summaries of the function and the function 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support system,list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of the background management system,and eventually formed to thefunction framework of the DTMP by the service-oriented line.Finally,this paper put forwards the service funct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DTMP,designs the optimized function and function organ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trendsof theteaching support system,forms the system viewpoint of the LSMS.

distanc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learning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system viewpoint;function;function organization

G420

B

1009—458x(2010)12—0028—10

2010-08-25

袁松鹤,博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100031)。

责任编辑 池 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