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7

□郭俊杰 王佳莹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郭俊杰 王佳莹

随着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渐趋丰富,目前对于技术的关注重点由重视软硬件及资源建设,转为关注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的策略:注重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灵活驾驭信息化教学过程;建立最佳的反馈渠道,全方位评价和反思信息化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技术本身不会带来教学奇迹"、"技术在差的教师手中危害更大".这些告诫都在表达一种观点: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技术运用的方法(文中技术皆指信息技术).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中也提到: "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仅仅用一种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为有效.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思考、实验、愿意花时间发展和完善新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如何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关系到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环节.

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关注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的研究,是由美国大学、公立学校和苹果计算机公司合作进行的"明日苹果教室"(Apple Classroom of Tomorrow)项目.这个项目历经10年,数据主要来自参与项目的教师所记录的教学心得,其中记录了技术逐步对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整理教师提供的材料,项目研究发现,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掌握技术和在课堂上运用技术的过程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如表1):初始、采纳、适应、领会和创新.[1]

表1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技术的五阶段

在这五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达成和发展并不是自动的,而是教师在教学或运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结果.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其效能也不是自动发挥出来的,而是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思考.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技术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都考虑到技术因素的作用.以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策略.

一、注重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分析

在分析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分析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有哪些,还要分析哪些目标需要技术的介入和支持会更好更快达成;如果需要技术的介入和支持,那么通过什么主题来完成最为合适.

2.学习者分析

在分析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起点能力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目前的信息水平、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以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3.教师自身情况分析

教师要考虑到自身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深度,要考虑自身是否具备了所需的技术技能、素养和对技术的驾驭能力,如果不具备则需要哪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另外,可能还会遇到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优于教师的情况,这时教师要考虑到自身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立场.

4.教学资源准备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所需的技术需要哪些硬件和软件的支持,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如何来准备;如果目前没有理想的技术环境,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教学活动应如何开展最为合适;另外,还要考虑到所需的技术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如何应对的问题.

在准备教学资源时,由于开发人员没有亲历教学,所提供的资源并不一定直接适合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尽量在所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自己收集整理,重新组织、加工,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来支持教学.在资源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加工能力,形成信息化教学技能,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来帮助教师建设教育资源,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在于资源收集,而是把它当作一种手段,使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开阔视野、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建构、激发学习动机.

在准备资源时,应该多角度、多渠道地获取最适合教与学的资源.不能只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身边其他的资源,因为有时候身边的资源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还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学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课程内容分析和教学策略设计

在这个环节中,技术的整合分析尤为重要.其中要考虑哪些内容适合技术介入,适合使用什么技术,将采取哪种模式和哪些适合的方法,怎样展开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根据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此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如下:提供事实、呈现过程;展示事例、提供示范;虚拟实验、科学探究;演绎原理、验证推理;理清思路、建立结构;创设情境、开阔视野;共享资源、交流协作;问题解决、创新实践;开展评价、促进互动.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思考信息技术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它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非信息技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要思考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要避免将使用信息技术本身作为应用的目的.

其次,要将技术的优势和学科特色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在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要求下,技术或是提供形象的图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或是发挥资源优势,提供更多可供学习和思考的材料,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学会解决问题;或是发挥交流功能,提供更快捷的交流方式,提高交流的效率和深度等等.无论怎样运用,我们的目的是利用技术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或任务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等.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运用应与教学目标和标准相符,应促进学生关注学习任务,而不是有趣的动画等.最终都要与课堂、与学科相适应,要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为学科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投入,尽可能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效学习.

再次,可以运用技术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可以是相同、相近的,也可以是差异、对立的.在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中我们发现,与学生已有认识产生对立的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兴趣和思维,如学生想象不到的微观世界、与学生的错误概念相对立的场景等[2].如所学内容与学生以往经验和生活实际失去联系,将会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发挥作用.要用技术创设成功的情境,前提是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经验背景等.

最后,要考虑到技术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所谓最佳作用点,实际是指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找准技术在哪些地方最能发挥作用.比如,根据课程内容利用技术介入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用来设难置疑,引起思辨;通过情境创设引发动机;用来建立概念、经验,形成表象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在哪些地方发挥作用的问题,而且还有个时机问题,即最佳作用时机.最佳作用点是针对教学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而言的,最佳作用时机则是对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而言.确定技术的最佳作用时机就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以往的教学经验,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针对这种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发挥技术的作用,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或将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保证学习有效地进行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3]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找准了,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否则既造成浪费又达不到教学目标,这一问题确实值得认真研究.同样教一节课,使用同一教学资源,有的教师就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有的教师的教学则显得平淡无味,重要原因就在于前者注意了学生的心理时机,而后者则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技术的作用点和作用时机,是密不可分的.确定最佳作用点,要考虑到时机问题;确定最佳作用时机,也必须考虑作用点的问题.可以说,技术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相结合的问题,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不仅在教学设计阶段要考虑,还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随机应变.

二、灵活驾驭信息化教学过程

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熟练把握、灵活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和调整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内涵,能够对这些模式和方法的功效和局限作出评价.包括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境、所能发挥的功能、使用时需注意的问题、根据不同教学情境产生哪些变式、如何有效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等.同时,还要思索这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背后的理论精髓,即思索为什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将它们灵活应用在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中.

2.能够解决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问题,包括掌握各种媒体的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排除技术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好技术介入的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并能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及时做出调整,有效开展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等.

3.要将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和学习效果.每种教学模式、每种信息技术、每种教学媒体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在教学中可根据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因素,恰当发挥它们的优势,尽量避免其不足,使其扬长避短,有机组合于教学中.

4.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可持续性应用.对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探索不能只停留于一节课或某一专题的层面上,应该考虑到学科整体的系统性、科学性,要形成系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应用方法以及有效的体系化支撑资源及软件,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系统的、可持续性的学科教学应用.

三、建立最佳的反馈渠道,全方位评价和反思信息化教学过程

建立最佳反馈渠道是进行教学评价的最重要内容与主要方法.最佳的反馈应具有及时、准确、真实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从教学对象处获得的信息是反馈,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反映也是反馈,通常称之为再反馈.通过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情况,并调整内容、方法和节奏等,从而能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工作;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再反馈,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方法或采用的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使反馈渠道能够传递下述信息:①教学任务是否完成;②教学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术领域及发展性目标)是否实现;③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得如何,教学效果如何;④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⑤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态度如何;⑥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程序.

为此,应注意两点:第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第二,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建立反馈联系,使反馈渠道畅通.无论是学生给教师的反馈还是教师给学生的再反馈,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形式.如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作业、作品;可以通过网络的各种交流工具进行学习效果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利用网络我们可以将过程性资源(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形成的或者说生成的资源)和反思性资源(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根据原来的资源结合所生成的过程性资源而进行反思性重建后所得到的资源)作为资料加以保留.诸如,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交的作业以及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还包括学生认识事物的情感模式、审美方式、思维方式、操作程序和方法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性内容等.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核心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通过各种反馈渠道所获得的信息,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客观的评价,进而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应该针对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前的设计和准备,教学中的实施,教学后的反馈与评价,并且应该尽量关注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微小细节.

四、结束语

当前,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即使在同一发展时期,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媒体也是多变的.我们希望通过思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个阶段的若干细节,能在这种变化中把握不变的内容,以保证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进行,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1]Dwyer,D.C,Ringstaff,C.&Sandholz,J.H.Changes i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s.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1,48(8):45-52.

[2]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23.

[3]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王佳莹,硕士,讲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150301).

责任编辑 南岭

G40-057

B

1009-458x(2010)10-0063-04

2010-07-15

郭俊杰,在读博士,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1008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