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一学生情绪管理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4-05-07

李杰

摘要:初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早期,又处于初中阶段适应期,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为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依据学生情绪发展特点和情绪管理相关理论,设计情绪管理系列心理活动课程,并进行了课程实践。课程分为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积极情绪的培养五个子主题,旨在系统地逐步地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良好的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情绪管理;心理课;社会适应;情绪调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0-0027-04

一、引言

情绪管理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指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进行有目的地引导、调整、控制,使之健康发展的能力,是使人顺利实现情绪和情感活动所需的前提。它不仅仅包括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而且还包括对情绪的认知、识别、表达及监控等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情绪特点表现为:两极性、波动大、内向化、想法或行为受到阻碍时容易以粗暴举止或冷漠相对的方式表示对抗。且初一学生刚步入初中,面临着新的人际、学业、生活适应方面的种种挑战,如课业负担过重、成绩达不到自己和家人老师的期待、缺少亲密的朋友、受到同学的议论嘲笑、适应不了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等。初一学生会倍感压力,而情绪管理能力没有更高年级的学生成熟,更容易陷入情绪困扰。

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学习效率、人际交往,更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年人在情绪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儿童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因此,注重提升初一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既有利于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还利于增强其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情绪调适”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阶段具体教育内容为“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在健全人格要点中指出,学生应具备“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的关键能力。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心理健康领域核心要点包括:社交与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调控、心理问题与援助支持。

心理教师在日常的心理辅导和与班主任、家长的沟通工作中,发现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在人际、学习、亲子等方面产生情绪困扰,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敌对、嫉妒、冲动、敏感、自卑、抑郁、自伤等。学生缺乏正确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常常采用压抑、回避或发脾气、争吵、打架等方式解决,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提升初中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之一。

欠缺情绪管理能力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心理活动课在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训练学生解决发展性困扰,学生在团体中,表达与聆听,实现自助和互助。以往研究证实了基于主题心理课对初中生情绪管理能力干预的有效性。因此,结合《纲要》《核心素养》《指南》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尝试在我校开设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系列心理活动课程。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

课程旨在通过系列心理活动课,提升学生情绪识别、理解、表达、调节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良好的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依据情绪管理的内容和操作维度设置五个课程主题: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积极情绪的培养。促进学生心理成长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因此,在本课程中会将“知、情、行”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每节课中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情感的体验、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练习(详见表1)。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的时间安排

课程以心理活动课为阵地,在初一上学期入学一个月后开展,每周一节,连续五节。

(二)活动过程

每节课活动设计依据钟志农提出的心理辅导课中团体结构与团体动力关系,划分为四个进程:暖身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

1.暖身阶段:通过暖身活动,学生将热情和注意力投入课堂中,激发团体动力。方式包括:游戏、视频、音频、故事、新闻等。

2.转换阶段:加热课堂气氛、逐渐呈现一个全班学生共同关注的主题,催化团体动力,使团体动力有明确一致的方向。在了解学情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发学生回忆相关经历,快速激发学生针对该主题的体验和感受。

3.工作阶段:围绕主题进行体验或讨论,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根据每节课具体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多样,例如心理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书写任务等。课堂中,保持开放,自主参与,在学生生成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自身心理进行主动建构,实现自助;注重生生互动,营造同学互助。

4.结束阶段:通过教师点评或学生分享总结,升华主题。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学生有自己的收获和经验,并会对课堂之外产生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课程实施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组织者、引導者,情绪管理不是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感受、感悟”。因此,课程要以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书写任务、角色扮演、心理游戏、音视频等,辅以教师的讲授和引导,设计相应活动单、教具。

1.案例分析:引入具体事例(生活事例、寓言故事、心理效应、心理实验),通过讨论澄清,引发学生共鸣,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澄清观念、形成正确认知。例如:在“我的情绪我做主”中,呈现生活事例,邀请学生辨析不合理的信念。

2.小组讨论:略带思想深度的问题应避免师生直接对话,因为它需要有一个思维激活的过程,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在组内发言,每个人都有参与性,学生通过交流,理解他人,也得到了他人的理解。例如在“情绪知多少”中,讨论生活中缺乏情绪觉察的情景及不良影响。

3.头脑风暴:全班同学对同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看法,学生之间多种观点碰撞。例如在“我的情绪我做主”中,创设自由的氛围,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4.书写任务:通过书写回忆过往经历,梳理内心想法感受,但对于初中生而言时间不可过多。例如:在“幸福这件小事”中,回忆生活小事,写下“幸福清单”。

5.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人物角色,模拟生活情景,体验角色想法、感受、行为,增进自我认识。如在“Get表达技巧,让爱不再对立”中,学生扮演小军和爸妈,体验亲子冲突。

6.心理游戏: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人人参与,放松投入。例如在“幸福这件小事”中,采用“刮刮乐活动”,感受和思考与幸福有关的话题。

7.音视频:再现生活场景,感受情景,共情人物心理。例如在“看见情绪背后的需要”中,播放婴儿哭泣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婴儿哭泣背后未满足需要的好奇与理解。

(四)注意事项

1.把握好核心概念界定,例如:情绪管理是情绪智力的子维度,情绪调节是情绪管理的子维度,本课程的定位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既包含消极情绪的调节,也包含积极情绪的培养,因此,课程设计应包括这两个方面。

2.选用的案例或剧本,应基于课前调查、学生访谈、班主任沟通、家长沟通、心理辅导中呈现的较为普遍的事件。来自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放到课堂中类似的环境去再认识,重新进行调整,才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3.教师提问不带暗示性,采用更为中性的表述,情绪具有主观性,营造安全信任的氛围,尊重每位学生的观点。同时适时追问,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感受,注重体验和分享,立足学情,顺势引导。

4.注意活动的时间分配与掌控,加强课堂组织管理。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看到过去,探索未来”,同时也要注重“看到能力,感知成长”,因此,需要留足够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相应练习,增强情绪管理的自我效能感。

四、课程评价

(一)课堂观察

学生对课程有较浓的兴趣,气氛和谐活跃,课堂参与性高,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内心,各种观点碰撞。体现了心理活动课“体验和感悟、参与和互动、开放和感染、互助与自助”的特点。

如在“Get表达技巧,让爱不再对立”中,学生分享:自己参加马术比赛,因没有拿到理想名次而自责时,爸爸仍然指责自己不够努力,由此感到伤心失望。当时沉默不语,课上运用表达技巧,学生重新讲述了想对爸爸说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真情流露。在自述中,宣泄了压抑的情绪,同时,全班同学认真安静地倾听,从同学们的表情和眼神中感受到了同伴的理解,同学们也在她的讲述中,产生共鸣,学习经验。

(二)家长反馈

在公开课后,班主任将教学视频放到了班级家长群,几位家长表达:“课堂中学生表演的亲子相处片段太真实了”“原来孩子是这样想的,听到女儿对我说的话,觉得有点愧疚,有时候情绪激动伤了孩子”。有家长单独联系心理教师,希望在亲子相处方面得到建议,也会建议孩子来找心理教师交流。

(三)学生反馈

为了解学生上心理课的感想,增进与学生沟通,改善课程设计,给学生布置了写简短心得的课后小作业,表达本课所思所感以及其他想跟老师沟通的话,老师盖章“小红花”表示已阅,并用便笺回应学生在心得本中向老师提的问题。

学生表示:“同学们分享的经历让我感同身受,原来大家都会遇到这么多不开心的事情”“今天我本来心情不好,这节课刚好教会了我去调节这种情绪,即学即用,谢谢老师”“我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今天我找到了一些原因,知道可以慢慢调整”“我有时候跟父母发完脾气后就感到后悔,下次我可以好好说”等。在心得中,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松动、情感的流淌、行为的尝试。

五、反思与展望

(一)多种途径,合力育人

以系列心理课程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还不够,需要与心理综合实践课程、个体心理辅导、家长课堂结合,多方面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在升旗仪式分享中主题有“情绪管理四部曲”“你考焦了吗”“积极情绪的力量”;“5·25心理健康节开展“发现小确幸”“笑脸征集”活动;选修课开展“趣味心理学之微表情”。个别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则通过个体心理辅导予以专门帮助。

未来可以对遇到相同困扰的学生开展团体沙盘辅导,在家庭幸福课堂中、班主任培训中,培养家长、教师管理情绪及引导孩子的能力。

(二)细化主题,增加实效

不同主题下可以继续细分模块,形成单元主题教学,更加系统地、逐步深入地指导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弥补目前每个主题只有一节课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收获延伸到生活中。例如:在“情绪调节”单元从压力、焦虑、生气、嫉妒、悲伤中选取本校学生出现频率较高的消极情绪,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子模块。在“积极情绪的培养”单元还可以设计感恩、乐观、快乐等子模块。此外,情绪管理可与人际交往主题的学习进行融合。

(三)加强效果评价,开发校本课程

课程评价还需要辅助定量分析,因此,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测量学生的情绪状况,既可以了解分析学情,还可以将学生课程前后情绪变化或能力变化进行对比,用以監测课程效果。

在此基础上不断精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体系应配套文字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案等,并在一轮一轮实践中,根据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课堂生成、兴趣热点修改新的内容和活动,发挥心理活动课的更大作用。

青春期是青少年情绪发展和能力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身情绪状态、有效运用调节策略、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将对其未来社交和社会适应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刘晓峰.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6):141-146.

[3]马向真,王章莹. 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58-61,127.

[4]王敏.中学生情绪管理探析[J].科教文汇,2011(12):200-201.

[5]徐艳萍. 初中生“情绪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7):25-27.

[6]钟志农.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7]周海燕.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研究[J]. 科学大众,2015(1):39,111.

[8]张晗旭. 基于主题心理课的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干预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9]周杨经. 微观下的心理活动课团体动力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7):4-7.

[10]余玉荣, 韩迎春, 邢强. 不同情绪调节模式对初中生注意转移和稳定性的影响[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12-18.

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