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快乐是一种选择——高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

时间:2024-05-07

王 涵(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呼和浩特 010010)

【活动背景】

情绪ABC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所创建的,他认为激发事件(A)并不能直接引发结果(C),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变量——个体对于激发事件产生的信念(B),正是信念导致了最终的结果。该理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比较常见,很多学生在初中或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但是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虽然理解此理论,却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它。因此,开设运用导向的情绪ABC 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参与故事新编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情绪ABC 理论,明白积极信念的重要性;

2.通过建立积极信念的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情绪ABC 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PPT 课件,小组学案纸。提前制作调查问卷,调查并统计在生活中影响学生们情绪的事件。

【活动时间】

40 分钟

【活动方法】

小组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被误解了的你

教师:请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刚来到我们的新集体中,某天上课时,你肚子特别疼,但是你强忍身体不适,趴在桌子上坚持听讲。可是老师却以为你不认真听课,不由分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你。此时的你,可能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学生1:很生气。

学生2:无所谓,批评就批评了。

学生3:当场跟老师理论一番。

学生4:下课跟老师解释一下。

教师: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可能性,都很合理。请大家再思考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被误解,不同的同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或行为呢?

(学生发表看法,预设:不同的人想法不同)

教师:我们在生活中会观察到,面对同一件事情,因为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同,那么他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做出不同的行为。这就是情绪ABC 理论。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们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引出情绪ABC理论。

二、理论学习:体验情绪ABC 理论

教师:情绪ABC 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不能够直接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二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变量——个体对激发事件A 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正是信念B 直接导致了情绪和行为后果。

教师:《狐狸吃葡萄》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下面请同学们用情绪ABC 理论来解释一下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事件(A)、信念(B)和结果(C)分别是什么。

(教师在PPT 上展示《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试着跳起来摘了好几次,怎么都摘不到。于是他想:“这个葡萄一定很酸。”然后满意地走开了。

学生:事件是“狐狸吃不到葡萄”,信念是“这个葡萄一定很酸”,结果是“满意地走开了”。

教师:回答正确。这只狐狸很聪明,他运用的是心理学上讲的酸葡萄效应。酸葡萄效应是指当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是这只狐狸面对挫折的解决办法。那么其他狐狸会怎样应对这样一个吃不到葡萄的困境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狐狸吃葡萄》进行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规则:

1.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新编。

2.帮助狐狸建立至少1 个积极和1 个消极的信念,并合理推断这些信念所导致的不同后果。

3.将编好的故事写在学案纸上,格式如表1:

表1 故事新编示例

事件A:狐狸吃不到葡萄

信念B:他心想……

结果C:于是他……(情绪、行为)

4.限时5 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组内交流,及时提供帮助。学生分享时,教师板书归纳分享内容)

教师:同学们的故事新编很合理、很精彩,从故事的走向中我们可以看出:当狐狸抱有消极信念的时候,这个信念带来的结果总是终结性的,可能是毁灭、可能是死亡、可能是无尽的等待;但当狐狸抱有积极信念的时候,这个信念带来的总是无限的可能,比如狐狸可以提升自己、寻找外援等。其实,所谓积极的结果并不是指狐狸必须要摘到葡萄,而是不论最终狐狸能不能吃到葡萄,他都拥有努力去尝试、不害怕失败的勇气,还拥有正视自己弱点并想办法弥补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当他付出了努力和辛苦,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的时候,他能够坦然接受并且依然对未来满怀期待。

设计意图:用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们练习使用情绪ABC 理论,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在首次引导学生运用此理论时,用非真实世界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们卸下自我防御,较为放松地进行头脑风暴。

三、迁移运用:练习建立积极信念

教师:同学们也许想知道,在掌握了情绪ABC理论之后,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老师的回答只有一个: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练习。绝大多数人很容易对事情产生消极的信念,大家刚才编故事的时候也能够感觉到,想出消极的结局更容易一些。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有意识地去发现自己的消极信念,建立积极信念,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思维惯性,遇到事情之后就能够产生积极的信念。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的情绪ABC 理论,练习如何在生活中建立积极的信念。

积极信念建立练习规则:

1.小组成员阅读并讨论学案纸上的案例,合作完成积极信念建立练习。

2.画出案例中的消极信念,尝试建立积极信念。(越多越好)

3.限时5 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组内交流,及时提供帮助)

案例一:小赵同学来到高一新班级后1 个月,还没有跟同学们熟悉起来,可是其他同学彼此之间都已经很熟悉了。他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真是无可救药,于是对高中三年没有了期待。

(学生分享。画线部分为消极信念,积极信念预设:不同人交往的方式也不同;我就是慢热的人,不着急,慢慢来;这才刚开学,我还有时间,可以学习一些新的交友方式)

案例二:小钱同学总是不敢对别人说“不”,他总觉得一旦自己拒绝了别人,就会失去这个朋友。可是完成这些勉强承诺的事又让他觉得很辛苦。

(学生分享。画线部分为消极信念,积极信念预设:我不会因为朋友的一次拒绝就和他绝交,大部分人也是这样的;如果稍一拒绝就不理我了,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

案例三:小孙同学学习非常用功,可是每次考试结果都比不上那些没他用功的人,他认为自己很笨,怎么学也没用。他很苦恼,最近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几乎放弃学习了。

(学生分享。画线部分为消极信念,积极信念预设:努力的意义在于获得自身的成长,只要我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可以了;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确实有差异,也许我就是需要比别人多付出努力)

案例四:小李同学上高中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高考失利,他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完了,感到很绝望。

(学生分享。画线部分为消极信念,积极信念预设:高考失利对我的人生一定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有限的,我还可以寻找别的出路;这并不是无法挽回的,我还可以弥补这个遗憾)

设计意图:根据课前发放的问卷调查,将平时困扰学生们的问题编写成案例,让学生运用情绪ABC 理论分析案例、尝试建立积极信念。案例来自学生,因此,会产生较强的共鸣,且在积极信念生成后,能够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指导作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练习,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所遇到的困境是别人也会遇到的,同时也可以听听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四、活动总结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生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你觉得自己面临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局”时,记得想想我们的这只狐狸,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他一样,看似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但人生中依然充满了多种可能。正如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快乐是一种选择”一样,快乐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当我们选择了快乐,快乐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选择。

【活动反思】

本节课用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被误解”场景引入情绪ABC 理论,通过故事新编、建立积极信念等活动,不断地深化学生们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参与度达到预期,产生较好的课堂效果。本节课“积极信念建立练习”环节,给出的案例是并列关系,在后期课程中可以针对某一主题,设计层层递进的案例,引导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应对生活中的某一类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