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方兰芳(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 523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在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工作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已经逐步消除卫生学的工作模式,建立教育学的活动模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明确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进行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相较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而言,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式教育。就内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然而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生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护,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明显、学生心理监测与评估机制不完善、学校心理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心理教师工作定位不准、职责边界不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较为落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直接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在部分地区和学校还出现重心理危机排查、轻学生心理品质培养,重学生补救性辅导、轻群体预防性工作,重专业场室建设、轻心理教师专业培训,重心理教师工作落实、轻全员教师心理素养提升等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补救为主,发展为辅”的反向发展态势,常以最大限度减少危机事件发生为直接工作目标,甚至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某个阶段,出现“心理工作成为了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现象,严重忽视了心理教育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的目的。众多的专家学者也呼吁,心理教育不能走“问题学生的辅导应对”之路,要走“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之路。因此,探索新教育生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样态、工作职责及流程规范,对新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教育+服务”双维度模型是指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构建起“教育”和“服务”两个工作维度指向的工作运行样式。教育维度是指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为目标,关注“发展性工作”为主的工作系统;服务维度是指面向部分学生、家庭和教师,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扰或危机问题,引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发挥智库作用服务教育教学决策为目标的工作运行系统。
在“教育+服务”双维度模型里(见图1),“教育”与“服务”两个维度指向既有共性,都指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但在具体对象、具体目标和工作途径上又有所区别。
图1 “教育+服务”双维度模型内容
一是工作对象上,教育维度指向的主要是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共性问题。服务维度也面向全体学生,但更关注出现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后需要协助支持的部分学生个体。同时,服务对象还包括家长、教师等。
二是工作目标上,教育维度以提升学生心理素养,挖掘学生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总目标,强调学生素养的提升与引领,使学生能成功、成才。服务维度重视学生的个体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提供个性化心理服务,支持学生成长,适应社会,防范极端事件为主要目标,强调协同与安全的心理环境建设。
三是工作途径上,教育维度主要以课程为主体,融合学科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活动等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与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服务维度则以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为实施途径,协同家长、学校管理团队,形成一定的管理与风险控制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中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积极教育为引领,导向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而非严防死守,慎防学生出现问题。俞国良教授也提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看,应有“顶层思维”和“底线思维”的主导。过于强调某一方向都不合适。建立“教育+服务”工作模式,能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导方向,防止出现偏差或导向错误。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学生负责的高度重视。然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缺一不可。虽然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教育层面,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实效也不尽相同。
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错位问题凸显。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放大化”的现象显著。家庭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终身的,儿童在家庭生活中习得社会规范、建立安全关系、奠定人格发展和品性素养的基础。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被要求延长放学时间、提供课后服务,不断被要求增加新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校教育职能定位走入误区,承担了过量的教育责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普及和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但同时也要厘清其职责与边界,以免过度参与或挤压家庭教育,削弱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价值和作用。
当前,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视,然而由于心理工作的特殊性,学校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行之有效的管理,对心理教师的工作评价和考核缺乏标准,在学校工作分配、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未能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给予适度的调整和倾斜,打击了部分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育+服务”双维度模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学校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厘清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工作职责,有利于建立清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管理和监督体系,避免心理教师大包大揽或工作流于形式,能激发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国家卫计委联合22 个部门于2016 年出台指导意见,对社会心理服务的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其核心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但以“心理健康服务”进行搜索,发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及成人群体,而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学校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经较为完善的心理服务网络基础上,未来应加大对心理服务体系的探索,在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工作机制建立等方面积累经验,努力构建起“教育+服务”双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范例,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
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需在已建立起的工作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教育与服务双维度不断完善工作规范要求,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规范。特别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规范方面,要建立健全学生心理状况检测与评估机制、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规范、学生个案转介标准及要求、家校共育陪护指引、学生极端事件倒查机制、跨部门联动机制等,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工作的覆盖面,织好织密学生成长保护网,真正实现“社会关注、学校重视、家庭关心”的心育工作新局面。
有别于其他的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的职业标准应从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者双重身份下进行界定,制定统一的职业标准规范,明确心理教师的入职要求、工作能力要求、岗位职责、工作范畴等,定时更新工作指引,有助于指导心理教师有序、规范、科学开展工作,减少心理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与随意性。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是一个融合性较强的工作范畴,这就要求心理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取得专业资格,不仅需要掌握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清晰的理解,能统观全局,站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学科教学、主题活动教育、教师培训等有机整合、逐步深入,为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在“教育+服务”双维度的模式下,心理教师需要既能站稳讲台,也能安坐心理辅导室,他不仅仅是心理学科教师、心理辅导者或德育工作者,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统筹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厘清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明确工作界限,建立高效的团队协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教师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发展的最大因素。未来应基于“教育+服务”双维度,构建起系统的心理教师研训体系(见图2),将促进心理教师成长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最为重要的基础,从工作的实践需求出发,打造针对不同专业成长阶段,课程化的专业研训体系,系统思考与培养心理教师,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引领心理教师专业成长。
图2 “教育+服务”双维度下的心理教师研训体系
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不多,但普遍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多维模式。我们认为要以“教育+服务”双维度为导向,构建起包含面向心理教师个人绩效、学校心理工作质量和区域心理健康工作质量的工作评价体系。从组织管理、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队伍建设、实施过程、工作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衡量,特别是在评价内容中,应将心理教育及服务两方面的工作作为评价重点,通过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构建,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达到持续性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