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卞冉 石婷婷 沈中正 张继明 周群力
摘要:非理性信念的识别和干预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自陈测验存在的弊端,本研究使用一种标准化的内隐投射技术——条件推理测验,对非理性信念进行测量。本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和专家法,参考现有量表,编制出了基于条件推理的非理性信念测验,并根据试测结果对题目进行了修订,最终保留了30道题目。整体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分维度信度为0.64、0.60、0.61。试测后对15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测验一致性信度为0.80,分测验信度为0.63、0.60、0.61,自编非理性信念测验与自陈非理性信念的相关系数为0.48。被试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总分与人格测验精神质与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得分显著相关。数据表明,该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非理性信念的测量实践中。
关键词:非理性信念测验;条件推理;量表编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99-0004-05
一、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非理性信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思维逻辑、言语表达和判断,危害个人身心健康,进而对亲密关系及社交能力造成破坏性影响[1]。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型;心理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和形成一些错误的思想信念和认知模式,从而引发各类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2]。
在编制非理性信念测量工具方面,目前已有不少针对各类人群的非理性信念量表,如中学生、大学生和残疾人等[3-5]。但现有量表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其形式多以自陈测验为主,自陈测验由于表面效度较高,极易受到作假和社会称许性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产生偏差。尽管非理性信念的测量还可用专家法,但这一方法对于专家的要求较为严苛,且结果也较容易受到专家的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如何使非理性信念的测量兼顾有效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本研究以非理性信念为测量目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大学生,编制一套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以期为非理性信念的测量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概念界定
(一)非理性信念
理解非理性信念的内涵是开发非理性信念测验的第一步。Ellis[6]认为,非理性信念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歪曲看法。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经验,Ellis总结出了人们最常见的11种不合理信念:(1)每个人必须获得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他人的赞赏和喜爱;(2)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取决于他在人生中的每一步和每个方面是否都能取得成就;(3)世界上有一些人非常恶毒,所以他们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接受严厉的谴责和处罚;(4)如果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那将是难以忍受的;(5)危险和灾难等总是由外在因素导致,不是自身可以控制和支配的;(6)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和要自己来承担的责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倒不如不去面对;(7)人们要有危机意识,对危险的事时刻保持警惕,并持续关注其是否会发生;(8)人需要依附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好;(9)在多数情况下,人过去的经历决定了他会做什么,而且这种影响很难改变;(10)一个人应当关心他人的困难,为他人遭受的困扰和苦难感到担忧和悲伤;(11)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且只有一个答案[6]。这些非理性信念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健康情绪,甚至导致强迫性神经症等不良症状。
(二)条件推理测验
James[7]首次提出条件推理测验(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CRT),CRT实际上是通过测量被试在推理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来间接地测量受测者的人格。条件推理是依赖于人格的推理,使用推理来进行人格测量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有维持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会习惯性地为自身受欲望驱使的行为创造一种理性错觉,以使自身行为看上去是明智的、合理的[8]。辩解机制(Justification Mechanisms,JMs)是CRT的核心,由一系列的认知偏差组成,这些认知偏差会内隐地塑造人们的推理过程,为合理化建立逻辑基础[9]。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CRT可以有效预防作假[10-15]。现结合本研究编制的题目来讲解CRT的形式及计分方式:
小王于2013年毕业于国内一所211大学,工作三年后辞职进行创业,他变卖了家里唯一一套房产和自己在工作期间买的一辆汽车作为启动资金。五个月后,创业失败了,小王为此欠下了不少债务,他向朋友求助,但是没有朋友借钱给自己,他和家人颠沛流离,没有固定住所。
小王今后的发展趋势最可能是:
A.小王创业失败后被身边的人看不起,情绪低落,整日借酒浇愁,认为自己活得很失败;B.小王出国散心的时候结识了一位成功人士,回国后参照他的经验,公司又有了起色;C.小王觉得公司破产也没什么大不了,重新去上班,积攒经验人脉,准备从头再来;D.小王通过朋友借到了高利贷,给家人买了一栋大别墅。
在上述例题中,选项B和D为明显不符合逻辑的选项,一般计0分;选项A和C為符合逻辑的选项,其中选项A为阳性选项,具有非理性信念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该选项,计1分;选项C为阴性选项,具有社会适应性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该选项,计-1分。
三、研究一
(一)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专家小组法,为题目命制收集素材并编制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通过试测对其信度、结构效度进行初步验证,并根据试测结果对测验进行修订。
(二)研究过程
首先回顾文献中的实际案例,对非理性信念形成初步了解。本研究以肖汉仕[3]总结出的非理性信念四维度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四个维度分别是欲求绝对性、感知歪曲性、思维消极性和应付非理性。
然后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小范围施测,共收集有效数据159份。将在神经质维度上超出平均分一个标准差的被试确定为具有非理性信念的访谈对象,随后使用访谈法对这30名具有非理性信念的大学生、15名不具有非理性信念的大学生以及5名具有多年咨询经验的校园教师进行逐一访谈,收集同一维度下相似问题、事件、情境下正常大学生和具有非理性信念的大学生分别采取的思考方式、推理逻辑和反应方式,为题目命制收集素材。根据所得资料着手编制了50道条件推理题目。
在测验编制完成后,使用专家小组法对题目进行审阅和内容效度评定,保证书面语表达的规范和准确。对于未通过内容效度评定的题目,则对其题干或反应选项进行了修改,并邀请专家重新对其进行评定。在题目全部通过评定后,组成题本并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试测。
(三)研究被试
使用问卷星平台收集数据300份,其中有效数据275份。受测者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
(四)研究工具
自编基于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条件推理测验,该测验共包含50道题目,每个题目下包含四个选项,计分采用1、0、-1计分,得分越高,证明持有的非理性信念越强。在问卷排版时将所有题目顺序以及每个题目下面的选项随机打乱。
(五)研究结果
1.项目分析
使用SPSS软件对测验进行项目分析。选项分布的结果显示,题目t19、t46在阳性选项上的选择率大于30%,考虑对其进行修改。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指数,指对不同能力水平被试的区分程度。本研究采用测验中各个维度的总分与子维度下每道题目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即题总相关作为本次测验的区分度指标。区分度分析结果显示,题总相关系数低于0.2的题目有第一维度下的t6、t8,其值分别为0.12和0.15,与专家讨论后决定将其删除;其余三个维度并未进行题目删减,有19道题目的题总相关系数大于0.4,表明题目鉴别力良好,能够较好地区分特质水平较高和较低者。
2. 验证性因素分析
使用Mplus软件对测验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四维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1所示。四维模型拟合优度的卡方检验X2/df=1.42,RMSEA=0.054,处于可接受范围内;CFI=0.71,TLI=0.42,结果相对较差,为使模型拟合更优,删除了不收敛的第四维度整组题目,并根据题目载荷量对其余三个维度的题目进行修正,最终题目删减为三维度,共30道题目。维度一为欲求绝对性,包括t3、t4、t5、t7、t18、t21、t24、t25、t30、t37、t38、t39、t40、t47等题目;维度二为感知歪曲性,包括t12、t13、t14、t41、t44、t49等题目;维度三为思维消极性,包括t1、t2、t15、t16、t20、t22、t29、t36、t45等题目。
删减题目后,对保留的30道题目再次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测验的整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分维度信度分别为0.64、0.60、0.61。题总相关的二次分析结果也相对较好,题总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30题版本的测验已达到心理测量学可接受的标准。
(六)小结
研究一编制了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并基于试测结果删除了部分题目,对测验重新进行了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内部一致性系数良好;在验证性因素分析部分,初期四维度模型的拟合指数很低,CFI仅为0.71,随后根据Mplus数据结果进行修正,在删除最后不收敛的一组维度题目后,CFI指数达到0.82,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研究二
(一)目的
对修订后的30题版本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进行信度、效标关联效度检验。
(二)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共150人。其中男生55名,女生95名,分别占总人数的37%和63%;其中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人数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5%、17.4%、38.5%和38.5%。
(三)工具
1.基于非理性信念的条件推理测验
本测验共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为欲求绝对性,包含14道题目;第二个维度为感知歪曲性,包含7道题目;第三个维度为思维消极性,包含9道题目。整个测验共30道题目。采用1、0、-1计分,在该测验上得分越高,证明被试持有的非理性信念越强。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
该量表共包含48道题目和四个维度,本研究重点关注被试在神经质(N)、精神质(P)和外向性(E)三个维度上面的得分。N维度共12道题目,无反向计分题;P维度共12道题目,2、6、18、26、28、35、43为反向计分题;E维度下共12道题目,27题为反向计分题。选择“是”选项计1分,选择“否”选项计0分。
3.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
该量表由杜召芳[4]编制,形式为自陈测验,共包含36道题目,采用里克特五点计分,1代表完全反对,3代表不确定,5代表完全同意。在该测验上得分越高,证明持有的非理性信念越强。
(四)过程
在问卷星平台发布电子版问卷,问卷呈现顺序为非理性信念條件推理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陈式非理性信念量表。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在施测时的指导语为“本测验共包括30道题目,每个题目均为逻辑推理单选题,并包含A、B、C、D四个选项。请您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选出您认为最符合逻辑的答案。您的实验数据仅用于本次研究,并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作答”.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则要求被试如实作答即可。
(五)结果
1. 项目分析
共有135份有效数据参与此次数据分析。依旧采用题总相关系数作为反映区分度的指标,区分度分析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各个维度下题目的题总相关系数均超过0.4,这表明本研究编制的基于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显示,本测验30道题目的整体信度α=0.80,维度一欲求绝对性的信度为0.63,维度二感知歪曲性的信度为0.60,维度三思维消极性信度为0.61。这表明本研究中编制的大学生非理性条件推理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
3. 效標效度
相关分析如表7所示,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总分与自陈非理性信念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48,二者之间显著相关(p<0.01)。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的相容效度得到了验证。另外,条件推理测验总分与P精神质和N神经质等效标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23,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的效标效度再次得到验证。
4. 构想效度
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测验的构想效度,结果如表8所示,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结果处于可接受水平,本研究中开发的测验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六)小结
正式施测的结果表明,受测者在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上的总分与自陈测验的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P精神质和N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测验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但是大学生被试在测验上的总得分与E维度未出现相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次施测的样本量较少,导致显著性下降。
五、讨论
(一)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条件推理测验的研究较少,多数文献对于条件推理测验仅有对方法、原理、信效度的分析解释,但是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本研究填补了国内条件推理测验编制这一部分的空白,具有开拓性意义。本研究编制的条件推理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研究为咨询师对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测量提供了工具;为校园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辅导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健康积极解决问题的可借鉴的模式,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二)研究局限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的被试量总体偏少,且多为高校的学生,在取样上存在一定偏误,未来可以考虑在更大的样本量中对非理性信念条件推理测验的信效度再次进行检验,也可考虑将测验推广至其他群体中,如在职人员,以检验其生态效度。另外,在访谈对象的选取上,目前仅通过问卷得分在所有被试中的相对位置来判断其非理性信念水平的高低,据此筛选出的访谈对象并不一定是持有非理性信念的典型个体,未来可尝试通过心理咨询渠道来寻找持有非理性信念的典型个体,对测验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杨清艳,徐子燕,李占江. 非理性信念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40-42.
[2]李越. 中国大学生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调查研究[J]. 唐都学刊,2003,19(4):133-138.
[3]肖汉仕. 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 长沙:中南大学,2007.
[4]杜召芳. 大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D]. 聊城:聊城大学,2010.
[5]黄利荣,陈少贞,曾海辉. 残疾人非理性信念量表的理论构思探讨[J]. 中国康复,2000,015(001):43-45.
[6]Ellis,Fr G. Dynamics of pressure‐free matter in general relativity[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1967,8(5):1171-1194.
[7]James L R. Measurement of personality via conditional reasoning[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1998,1(2):131-163.
[8]James L R,Mcintype M D,Glisson C A,et al. A conditional reasoning measure for aggression[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05,8(1):69-99.
[9]Lebreton J M,Barksdale C D,Robin J,et al. Measurement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s:indirect measurement and test faking[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92(1):1-16.
[10]朱凤艳,陈海平,车宏生. 人员选拔方法:条件推理测验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考试,2013(1):23-31.
[11]James L R,Mcintyre M D,Glisson C A,et al. The conditional reasoning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ggression:an overview[J]. Human Performance,2004,17(3):271-295.
[12]Frost B C,Ko C,James L R . Implicit and explicit personality:a test of a channeling hypothesis for aggressive behavior[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92(5):1299-1319.
[13]Bowler J L,Bowler M C,Cope J G. Measurement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s:An examination of faking[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55(5):459-464.
[14]Jeremy L S,Jennifer L B,et al. 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 for creative personality:rationale,theoretical development,and valid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8,44(4):1651-1677.
[15]Wiita N E,Meyer R D,Kelly E D,et al. Not aggressive or just faking it?examining faking and faking detection on the conditional reasoning test of aggression[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20(1):96-123.
编辑/黄偲聪 终校/石 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