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儿童剧本杀”,别让孩子“入戏”太深

时间:2024-05-07

郭元鹏(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街道金沟村,徐州 221600)

如今,“剧本杀”悄然成了“遛娃新宠”。不少剧本杀店都提供儿童专场服务,尽管收费很高,但人们的消费热情不减。“儿童剧本杀”是针对5~12岁儿童的一种游戏,此类游戏创设的初衷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需要用眼睛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传输到大脑中,通过大脑的辨析和整合,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儿童能在游戏过程中收获自信,结交一些朋友。

然而,以上只是“儿童剧本杀”游戏起初的样子。随着市场的饱和,一些商家为提升竞争能力,博取眼球,使“儿童剧本杀”变成了“危险的游戏”,甚至变成了“刺人的刀子”,存在着剧本内容粗糙、运营时间有待规范、剧本版权难以得到保护等隐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问题:其一,场景设置过于追求惊险,游戏在封闭空间里进行,灯光昏暗,设施危险,情节恐怖,许多儿童是“尖叫着跑出来的”;其二,游戏环节安全系数低,一些参与游戏的儿童甚至被困其中,寻求消防救援、送到医院救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三,内容过于低劣,甚至胡编乱造,不仅不能增加儿童探寻的欲望,反而让一些儿童回到家中后仍噩梦不断。

“儿童剧本杀”不能没有“审片人”。既然游戏是给儿童设计的,就应该从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角度进行设计,可以将天文、历史、数学等知识融入其中,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拓宽视野,发展身心。对有关部门而言,一是要鼓励“编剧”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编撰适合的“剧情”;二是要对“剧情”进行审查,将恐怖、危险的“剧情”和“场景”删除,让游戏更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家长则需要给孩子把好关,选择游戏时要做好防护工作;还要注意把握好频次,在确保孩子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的同时,不要让孩子沉迷其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