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补位关怀: 教师支持对留守小学生学校适应的 影响及教育建议

时间:2024-05-07

李永强 王薇薇

摘要:学校适应是6~12 岁留守小学生的重要发展任务,良好的学校适应对留守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与人际关系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直接效应理论和关怀理论指出,教师支持的补位关怀对留守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从加大对留守小学生的情绪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以及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三个方面,促进留守小学生的学校适应。

关键词:学校适应;教师支持;补位关怀;留守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21-0062-03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涌入城市,以期改善家庭的基本生活状况。因为居住、就学、就医等方面的限制,相当数量的已婚、有子女的农民工无力将家人带到目的地城市,而是选择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学习和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回家间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或者其中一方外出务工且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年龄在3~16周岁的未成年人[1]。截至 2018 年 8 月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 697 万人,其中 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2]。研究表明,隔辈教养存在诸多弊端,限制了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3]。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轨迹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学校成为他们的主要学习和生活场所,学校适应的好坏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与日常行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理念的重要践行者,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均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本文分析了教师支持对留守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并就提高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适应对留守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学校适应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指个体在学校环境下,在与人、物及环境的互动中所采取的各种适应性行为,以此适应学校的规范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使自身在学校中处于和谐、舒适的状态[3]。学校适应包括个体的学习适应、行为适应与关系适应。研究表明,3~12 岁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升。其中,3~6 岁儿童社会适应的重要任务是人际关系的适应。在此基础之上,6~12 岁学龄儿童社会适应发展任务逐渐拓展至学业适应,并以认知适应的发展为核心。学校适应的良好发展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与人际关系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是小学生的重要发展任务。具体而言,学校适应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影响其成人期整体社会适应的发展。留守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少父母陪伴,学校是其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4],学校环境中的教师、同伴等角色对其社会适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支持对留守小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意义

教师支持是指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支持。研究发现,教师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个体感受到的教师支持越高,其学业成绩、人际关系越好,适应不良问题也越少[5]。良好的教师支持能使儿童产生被关心、被尊重、被重视的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支持作为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缓冲家庭中的不良因素对儿童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教师支持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总体及各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6]。

直接效应理论认为,儿童可以在教师支持中直接获益,因为教师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认同、提升幸福感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需要,为其发展提供了保护和帮助,提升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水平[7-8]。当留守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积极的关注和支持时,他们便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关注他人的情绪,表现出更好的学校适应。

关怀理论认为,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互惠、平等、开放、诚实、公平、合作、反思等是关怀的基础[9]。关怀理论强调情感与感受的重要性以及情感与理性的转换,认为情感是理性的基石,缺乏情感关怀会大大降低个体的认知水平。师生关系是教师情感支持和关怀的重要反映指标,良好的师生关系反映了教师对留守小学生良好的情感支持,在这种支持下,留守小学生更能接纳自己、亲近他人,主动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中。这提示我们,教师支持通过与留守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爱,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

三、教育建议

学生察觉到的教师支持通常可分为两种,即情绪性支持与工具性支持[10]。教师应在学校生活中给予留守小学生更多的支持,以此增强与留守小学生的情感联结,使他们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一)加强情绪性支持

教师的情绪性支持包括教师鼓励、关爱与尊重三个方面。

1.教师鼓励方面。留守小学生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学习上的支持,通常学习焦虑水平较高,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因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落后而心生沮丧,个别留守小学生甚至破罐子破摔,放弃努力。对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惑,多给予他们肯定: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鼓勵他们朝着目标一小步、一小步地迈进,以此缓解他们的学习焦虑,促进学校适应。

2.教师关爱方面。留守小学生因长期远离父母、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而心理较脆弱、敏感。他们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有时教师不经意的言语和行为都会使他们产生无限遐想。为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留守小学生,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心中所想,为他们排忧解困。

3.教师尊重方面。部分留守小学生因缺少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而产生了心理和行为偏差,具体表现为:自尊心较强,有时会因为他人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与人产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自卑,孤独,不爱与人交往,在学校中常独来独往。对此,教师应主动与留守小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斥责,而应本着尊重的原则,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二)加强工具性支持

教师对留守小学生的工具性支持包括倾听、沟通、解答问题、提供建议等。留守小学生普遍较自卑,不愿主动表达自己和寻求帮助,其主要的应对问题方式为忍耐自责、幻想分心、逃避攻击等[11]。为此,教师应与留守小学生加强沟通,例如,可以通过写信、私下谈心等方式,主动与留守小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与烦恼,并及时提供指导。教师充分的工具性支持有助于帮助留守小学生缓解焦虑和孤独,促进学校适应。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个和谐有爱的班集体,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能为学生营造一处温暖的学习和生活港湾。教师在平时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留守小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增强集体归属感。

首先,教师要创设机会,鼓励留守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类活动,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贡獻自己的力量,体验到集体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

其次,教师应多组织班级活动,鼓励留守小学生主动与其他同伴交往,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当班级内的留守小学生人数较多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多关注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总之,留守小学生的成长因父母的缺失而出现了很多问题,良好的教师支持可以有效弥补留守小学生亲子关爱的缺失,这种补位关怀会影响留守小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模式,促进他们的学校适应。

参考文献

[1]彭美,戴斌荣. 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9(9):70-76.

[2]王薇薇,刘文,王依宁.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及其促进[J]. 学前教育研究,2021(12):36-47.

[3]赵磊磊.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4]王博晨,金灿灿,赵宝宝.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际适应和网络欺凌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4):469-476.

[5]Kassis W,Artz S,Scambor C,et al. Finding the way out:a non-dichotomous understanding of violence and depression resilience of adolescents who are exposed to family violence[J]. Child Abuse & Neglect,2013,37(2):181-199.

[6]Demaray M K,Christine K M. Critical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adjustment[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2,17(3):213-241.

[7]陈旭,张大均,程刚,等.教师支持与心理素质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6):707-714.

[8]Klem M A,Connell P J. Relationships matter:linking teacher support to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4,74(7):262-273

[9]Noddings N . 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J]. 1984,19(5):849-855.

[10]刘文,于增艳,林丹华. 新时代背景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特点、挑战与应对[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4):29-36.

[11]徐超凡. “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心理资本实证研究与启示[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3):160-165.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