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

时间:2024-05-07

彭卓

〔摘要〕为探究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及两者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900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心理韧性得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总分均值最高,初二年级最低。(2)心理韧性得分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正常家庭学生心理韧性总分均值最高,单亲家庭学生最低。(3)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年级学生总分均值最高,初一年级最低。(4)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学生总分均值最高,正常家庭学生最低。(5)心理韧性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呈负相关,且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因子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情绪控制能力强、获取家庭支持多、人际交往更和谐的个体,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就越小。

〔关键词〕心理韧性;应激性生活事件;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8-0007-07

一、引言

青少年,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此阶段的学生情绪具有冲动性、丰富性和两极性的特点,容易出现一些情绪困扰,如孤独,压抑,焦虑,自卑等。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冲突,例如考试的压力,同辈团体间的竞争,与家庭成员的矛盾等。此类事件统称为应激性生活事件,它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突然遭受到急剧的、心理上产生剧烈反应的重大事件[1],常常会引发初中生适应不良,严重则导致内部失调问题,如抑郁、自杀,或外部失调引发青少年犯罪。

在面对这些应激性生活事件时,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内部心理机制,可以协助个体从消极体验中恢复,并且及时地适应变化的环境,以维持个体健康发展。心理韧性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伤害、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即对生活压力和挫折压力的“反弹能力”[2]。心理韧性也是积极心理学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现在国内也有大量文献研究心理韧性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在张迪、董莹盈等[3]的研究中发现,每个人对相同环境的反应是不同的,即便是同龄个体,其控制和处理情绪的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韧性水平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它可通过团体箱庭、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得到提升[4–5]。并且王洁、徐大真、郭俊风[6]的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低的个体很容易受到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严重则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杨苗苗[7]的研究發现心理韧性是通过影响初中生在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所产生的感受,从而间接地影响其心理健康。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的个体,应激性生活事件带来的消极感受就越小,心理就越健康。总结诸多研究得出,心理韧性有助于个体成功应对压力并良好适应,在个体面临压力事件时发展出积极的应对策略[8],故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个体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后的调节与适应过程。

虽然现有相关文献较多,但在特定的环境和地区如贵州,相关研究少,其样本心理韧性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具体情况也不完全相同。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均来自同一所学校,这样不仅排除了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能更为深入地分析原因,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于:结合研究结果,可将心理韧性的发展价值与思想内涵融入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坚强人格,提倡挑战式学习,建构多样化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此帮助学生成长为自尊、自强、自信、自律的人[2,9]。所以我们应掌握当前初中生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所表现的心理韧性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影响增强学生心理韧性,才能更有效地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青春期的烦恼与困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二中学选取900名被试,每个年级约300名,共发放问卷900份,剔除缺失值超过10%及规律作答的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718份,有效回收率为79.8%。其中七年级学生220名,八年级学生227名,九年级学生271名;城镇学生282名,农村学生436名;独生子女119名,非独生子女597名;正常家庭学生596名,重组家庭学生69名,单亲家庭学生53名。

(二)研究工具

1.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

本研究采用RSCA来测量初中生的心理韧性。该量表由胡月琴、甘怡群[10]于2008年编制。量表共27题,其中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维度。该量表采用5级计分,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其中有12道题目为反向计分。总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心理韧性越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各因子间相关系数在0.12~0.56之间,且各因子与心理韧性总分之间相关系数在0.54~0.73之间,重测信度为0.83,即该量表信度、效度是较高的。

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

本研究采用ASLEC来测量初中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心理感受。该量表由刘贤臣等[11]于1997年编制,包含了27项可能引起青少年应激的生活事件。该量表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罚、亲友与财产丧失、健康与适应问题及其他共6个因子。并且辛秀红、姚树桥[12]于2015年对其信效度进行了再评价:量表总分与儿童青少年多维焦虑量表(MASC)、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和0.43。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73,分半信度为0.85,故量表仍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得分越高代表对于生活事件的应激反应越强烈。

(三)统计处理

对数据的录入、整理及分析使用的是SPSS21.0统计软件,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结果

(一)初中生心理韧性及应激性生活事件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 表1可以看出,心理韧性总分均值为88.63,属于中等以上水平。表明该校初中生心理韧性较好,面对挫折与挑战的调节适应能力较强。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总分均值为47.26,应激量属于中等以下水平。

(二)不同年级初中生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表2表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维度以及心理韧性总分得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事后检验(LSD)显示:心理韧性总分,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p<0.05);目标专注得分,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p<0.01);情绪控制得分,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年级(p<0.05)。

(三)不同性别初中生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初中生心理韧性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心理韧性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情绪控制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四)不同家庭结构初中生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由表4可得出,心理韧性总分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目标专注、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在家庭结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显示:心理韧性总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学生(p<0.01);目标专注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p<0.01);家庭支持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高于单亲重组家庭学生(p<0.01);人际协助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高于重组家庭学生(p<0.05)。

(五)不同年级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差异分析

从表5可以得出,应激总分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其他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事后检验显示:应激总分,初一年级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年级(p<0.01);人际关系得分,初一年级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年级(p<0.01);学习压力得分,初三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p<0.01),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p<0.01);其他因子得分,初一年级显著低于初二和初三年级(p<0.01)。

(六)不同性别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差异分析

从表6可以得出,在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其他和受惩罚因子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应激总分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七)不同家庭結构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差异分析

由表7可知,应激总分在家庭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除了丧失因子外的各因子在家庭结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显示,应激总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低于单亲和重组家庭学生(p<0.01);人际关系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低于重组家庭学生(p<0.05);学习压力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低于单亲和重组家庭学生(p<0.05);受惩罚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低于重组家庭学生(p<0.05);健康适应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低于单亲和重组家庭学生(p<0.05);其他得分,正常家庭学生显著低于单亲家庭学生(p<0.01)。

(八)初中生心理韧性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相关关系

为研究初中生心理韧性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显示,初中生心理韧性与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所感受的消极影响之间呈负相关(r=-0.49,p<0.01)。

为进一步具体探究其相关关系,以应激性生活事件为因变量、心理韧性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9所示。

其结果显示,情绪控制、目标专注、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因子对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R2=0.25)。

四、讨论

(一)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现状分析

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初中生心理韧性均分为88.63,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事件量表均分为47.26,属于中等以下水平。总的来说该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较高的。该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配置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提升心理韧性,增强其适应与调节能力,有利于其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从而避免过度压抑、焦虑。

初中生应激性事件得分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说明总体上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比较小的。其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得分较高,这与曹静[13]的研究发现一致,青少年应激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受惩罚,即初中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与同学矛盾、受处罚批评等生活事件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进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变得繁重,自然学习压力增加。且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其身心都发生很大变化,性发育与成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都可能导致其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

(二)初中生心理韧性差异分析

心理韧性在年级上存在差异显著,初一年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最高,这与曾鑫[1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低年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要高于高年级学生。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控制、目标专注这两个维度上。初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步入初中,父母、教师对其都十分关心、照顾。他们保持着较为积极的态度,对新的环境也都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更加专注于新知识和新事物。且其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特征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其思维仍然有很大的具体性、片面性,对待事物态度单一,没有过多的烦恼与忧虑。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二年级学生正式步入青春期,迎来了一系列青春期的困扰,并且学习科目增加,学业压力开始增大。尤其到了初三年级,学生正面临着升学压力、学业竞争等挑战,情绪波动更大,更易焦虑、压抑,自我适应与调节能力变低,其心理韧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韧性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与我们传统观念中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要高于男生这种思想不太一致[15]。桑德拉·贝姆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中提出了心理双性化的概念,打破了传统性别认识的看法,性别角色的文化差异不断缩小,双性化程度高的人体验到心理上有优势[16],渐渐人们倾向于发展为积极双性化特质的人,比方说一名既善解人意(女性特质)又獨立果断(男性特质)的女性往往会受到更好的对待。故传统思维对于两性的一些观念于今可能是有些不合时宜的。情绪控制维度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情绪控制得分要高于女生。因为女生的倾诉欲更强,而男生更为理性,在社会角色期望中男性是更善于控制情绪的,因此男生的情绪控制水平高于女生[17]。

初中生心理韧性总分在家庭结构上差异显著,且正常家庭的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是最高的。学生在离异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存在一定影响[18]。李娟[19]对初中生应对父母离异的质性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原生家庭破裂,破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良好家庭氛围,导致孩子在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了难以避免的影响。家庭破裂会引发青少年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弗洛伊德认为,原生家庭是影响人一生的巨大的心理动力,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初中生在父母支持关爱上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对其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

(三)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差异分析

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其他因子上。初二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因子中得分最高,可能由于初二年级学生之间已经对彼此有所了解,进而交往更为深入。并且根据塞尔曼的友谊发展阶段理论,初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友谊发展的亲密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所以交往过程中就难免产生各种矛盾,而带来人际交往上的困扰;初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和其他因子上得分最高,由于初三年级学生正面临升学考验,其应对学习压力、同伴竞争、考试焦虑等带来的负性感受会比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更强一些。

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受惩罚因子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男生很多时候不能管住自己,较活跃好动,也难以达到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所以受到惩罚性生活事件较多[20]。并且男生爱玩,争强好胜,攻击性行为也较多,故在其他因子上得分更高。

初中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在家庭结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初中生应激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学生。其差异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中。一方面由于本身亲情的缺失,孩子内心会产生压力与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同辈团体成员大都来自正常家庭时)会带来自卑感。周葵[21]的关怀视角下父母离异对孩子成长影响的个案研究发现,父母离异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离异这件事本身,除了父母有关离异的言行之外,还应该考虑孩子自身、家庭环境、学校、社会氛围等影响因素。

(四)初中生心理韧性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相关关系分析

本研究结果与杨苗苗的研究结果一致,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的个体,在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往往会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其消极感受就越少;而心理韧性水平越低的个体,在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容易采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导致其陷入困境中难以解脱,因此消极感受就越多,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7]。心理韧性的水平能影响个体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消极感受,即初中生在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如考试的压力,同辈团体间的竞争,与家庭成员的矛盾等,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个体,具有更好的适应环境和调节自己身心状态的能力,可以有效启动自身各种心理资源来应对和减缓应激性生活事件造成的消极影响[22]。所以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会影响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所产生的消极感受,他们之间呈负相关。

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情绪控制、目标专注、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是应激性生活事件的重要负向预测变量。肖倩[23]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积极认知能力,面对困扰也能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更能够维持积极的心态。且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的个体,其专注度高,做事有明确的目标,往往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与人交往也更为和谐,从而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这些能力都可以帮助个体发展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综观本研究中反映的现状,更加体现出增强初中生心理韧性,提升挫折应对能力的重要性。研究结论认为可以从家庭和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增强初中生心理韧性。

家庭方面:亲子关系、家庭生活条件、子女数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父母不可忽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板块,应该积极引导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其正确面对困难与挑战。

学校方面:学校应有目的、系统性地对孩子能力与人格的发展施加影响。初中生成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这个亚社会环境中,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且调研期间在该校从事心理辅导工作时,来询的学生大多是因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以及初三分班而感到烦恼,所以学校更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疏通与引导,培养学生积极认知能力,提升其心理素质。

社会方面:应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如开展相关讲座、利用媒体宣传等,使人们重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韧性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使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五、结论

心理韧性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呈负相关,且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因子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有负向预测作用,即情绪控制能力强、获取家庭支持多、人际交往更和谐的个体,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就越小。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欣,张文.心理韧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10(8):65-67.

[3]张迪,董莹盈,曹世林,徐炯炯,郑吉锋.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復原[J].中国乡村医药,2018(13):72-73.

[4]王丹,张日昇.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过程与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5):923-929.

[5]张钘铭.提升心理复原力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建构[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202-203.

[6]王洁,徐大真,郭俊风.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复原力的中介效应[J].教学与管理,2015(6):83-86.

[7]杨苗苗.负性生活事件感受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12):1889-1892.

[8]金牧羊.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5(33):52-54.

[9]张丽霞.初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10]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8):902-912.

[11]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1):15-19.

[12]辛秀红,姚树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效度与信度的再评价及常模更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5):355-360.

[13]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4]曾鑫.初中生心理弹性及其教育干预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15]朱文婷.初中生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8-12+18.

[16]罗杰·霍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7]石美玲.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8]胡俊丽.离异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复原力及其相关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19]李娟.初中生应对父母离异的质性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20]张莉.初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21]周葵. 关怀视角下父母离异对孩子成长影响的个案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22]袁文萍.中等职业院校女生心理韧性和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8(6):444-447.

[23]肖倩.青少年应激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都,610068)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