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画中的英雄形象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时间:2024-05-07

〔摘要〕动画电影中经典的英雄角色深得儿童的喜爱和追捧,儿童易将同性别的英雄角色视为性别角色榜样来模仿,从而建立和稳固性别角色认同,并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对整个性别角色群体共有的品质和特征的刻板印象。而由动画电影所呈现的男女英雄角色中蕴含的性别认知偏见,则可能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性别角色认同的社会化及其人格的发展。家长及学校有责任正确引导儿童理解动画电影中不同性别的英雄形象,以帮助男孩和女孩逐渐形成客观、无歧视的性别角色观念,建立正确、科学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真正为儿童树立合理的、积极正面的性别角色榜样,促进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关键词〕性别角色认同;刻板印象;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6-0009-04

一、动画中英雄所体现的性别角色内涵

在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动画产业中,有关英雄题材的故事一直是不同年龄的观众们最喜爱的主题之一,特别是皮克斯动画、迪士尼动画、梦工厂等世界知名动画公司塑造的众多经典英雄角色,更是受到世界各国儿童的追捧和崇拜。不仅有《狮子王》中的辛巴、阿拉丁等耳熟能详的男性英雄形象,还有花木兰、《冰雪奇缘》中的安娜公主等女性英雄形象。

在儿童观影者心中,这些动画中的英雄形象的成长历程振奋人心,让他们不自觉就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并确信英雄是人人心之所向且有可能实现的。这些影视公司凭借着逼真的人物刻画、巧妙的情节构思、充足的心理描写、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加了动画英雄角色的代入感和真实感,因而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儿童不仅可能将同性别的英雄角色视为性别角色榜样来模仿他们的行为,从而建立和稳固性别角色认同,还可能不断累积从同性别的英雄角色获得的性别知识并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即形成对整个性别角色群体共有的品质和特征的观念与期望[1]。

然而,仔细分析这些动画电影中人气颇高的英雄的个体经历后,笔者惊讶地发现,不同性别的英雄是存在着价值差异的,且这种差异来源于设计者对性别差异的解读。因此,如果家长和学校没有注意正确引导儿童用合理、正确的眼光对待不同性别英雄角色,那设计者对男女两性英雄形象和信守的价值所持的隐形标准,特别是同为英雄人物在成功后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的结局设定的内涵,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和社会化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2]。

(一)男性动画英雄的角色特点

无论是《驯龙高手》里的维京少年希卡普,还是《狮子王》中的以“非人”形象出现但被观众视作人类形象的辛巴,这些受到儿童热爱的男性英雄角色,代表着独立、勇敢和顽强等种种品质,并肩负着拯救弱小女性和国家的责任。这种极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形象深受男孩的欢迎,儿童在观影过程中,往往会在内心认同这些形象,及该形象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比如认为男生就应该是短发,不能玩毛绒玩具,或认为男生不应该太安静,必须独自解决问题等,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男孩们很淘气,攻击行为更甚于女孩,他们在游戏中也更喜欢扮演超人、警察、英雄等处于拯救他人地位的角色[3]。

(二)女性动画英雄的角色特征

虽然动画电影中受欢迎的女性英雄也有不少,如《冰雪奇缘》中的安娜公主、花木兰等,但这些形象的塑造仍存在着不足。虽然与早期美丽、善良、单纯、娇弱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形象相比,这些女性小英雄在性格的描绘上多了智慧、坚强和勇敢的特点,但仍然未满足女性主义者努力塑造的女性主义形象,即这些女性英雄形象在成长过程中仍然逃不开男性的影子。男性在她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如影相随,有时更是充当着强势的指引者的角色,女性人物的刻画仍难逃设计者潜意识中的性别刻板印象[4]。此外,与男性动画英雄丰富的外貌形象相比,女性动画英雄仍然以年轻美丽的外貌和苗条的身材为主,因此在观影后,女孩在行为上会加深对这种性别角色的认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常模仿动画中漂亮迷人的女性英雄形象来打扮自己,像《冰雪奇缘》中的公主一样穿上公主裙,或是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幻想着有一个和花木兰的守护神木须一样角色的“王子”出现在自己身边[5]。

(三)男女英雄的命运差异

在这些广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电影中,除了男女英雄在人物塑造、成长历程上存在着价值差异,就连影片结尾,即英雄功成名就后回归正常生活的剧终,也存在着极大的性别差异[6]。历经磨难的狮子王辛巴重整旗鼓,返乡拯救故土,最后在众兽崇敬且热烈的目光下登上权力之巅,这是无数观影儿童心之所向,且被看作是符合常理的结局。但是,同样历经艰辛拯救家园的花木兰,在结尾处展现的是其回归家乡,“自愿”做回原来那名本应在家乡尽职“主内”的普通女性。而这一结局并没有引起观众过分的非议,反而赢得了相当多的津津乐道。这很难不让人思考,即使经过漫长历史的演进,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待仍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塑造英雄形象的动画设计者未能打破旧有常规。而这些不易让人察觉的社会对性别角色期待的差异,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展,因此更需要家长和学校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让儿童能客观认识到性别角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发展,不再只是关注自己是否能成为动画电影中某类典型的男性或女性英雄形象,而是积极建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并关注自己多方面的潜能、人格和个性的发展[7-8]。

二、动画中英雄形象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性别角色理论中较为流行的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从内外两个方面展现了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特点。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儿童通过日常观察与模仿他人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性别角色认同,并且从很早以前开始,儿童就会因为自身不同的行为而受到周围人的奖励或惩罚[9]。比如调皮的男生会更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注意,而爱哭、黏人的行为则可能被家长看作是“没出息”的表现。

另一方面,认知发展理论则显示出,儿童只有在理解了性别的基础上,才能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评价自己的性别角色,通过一些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包括外表、服饰、心理特点等[10]。

儿童适应社会,形成性别角色认同并选择相应的角色行为的过程,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儿童会受到内外两因素的相互作用,任何由外因引起的刺激都会对内因产生影响,再由内因对外部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行为,这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由动画电影所呈现的男女英雄角色中蕴含的性别认知偏见,可能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性别角色认同的社会化及其人格发展。

(一)男性英雄形象带来的刻板印象

知名的动画电影中的男性英雄形象与女性形象相比,在外貌的塑造上较为多元化,但是性格的渲染、心理特点的描绘却较为刻板,如男生必定是有泪不轻弹的,永远处于拯救他人的地位,并且衡量其最后成功的标志离不开财富和权力两方面。从这些男性小英雄的身上,男孩或许能够体会到保护他人的使命,但由于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他们也容易受到动画中展现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只偏爱及认同男性英雄身上的种种特点,而忽视女性英雄上的优势特质,也忽视自身的情感需求,并不断强化着“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差异。这在无形中也给男孩增添了不少心理压力,最终使得男孩形成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11]。

(二)女性英雄形象带来的认知偏见

动画电影中脍炙人口的女性英雄形象难逃美丽、漂亮的外貌定型,也大多和其他题材的女性形象一样,具有善良、温柔的女性性别角色特质。动画设计者在这些特质的基础上塑造女性英雄特有的“独立、果敢”等特点时,往往存在着认知上的偏见,总是有意无意地掩去她们身上“有抱负、有野心、攻击性强”等一系列男性性别角色特质。因此,这些以女性英雄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大都以“女性被迫拯救家园”为主要基调,并且她们在拯救了国家之后,往往还会被安排一个男性角色来“拯救”自己。受这些女性小英雄的影响,认知发展尚不成熟的女孩难以关注异性的优势性别角色特质,只能将眼光放在同性的优势性别角色特质上,思维的刻板性让她们往往不能斩断积极、优秀的品质与性别差异之间的联系。因此她们很难意识到,女孩子其实能同时具有温柔贤惠、敢闯敢拼等不同性别的优势特质[13]。

(三)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与自我设限

当英雄冒险结束,世界回归正道的时候,男女英雄截然不同的结局总是引人深思。在经历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之后,随着剧终,儿童对于同性别英雄的想象认同更是达到了最高峰。动画中,男性英雄往往以“王者凯旋归来、荣登权力之巅”的结尾收场,而女性英雄则通常以“回归家庭生活”“走向婚姻殿堂”收尾,这暴露出社会大众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受此影响,在儿童角色扮演游戏中,不同性别的儿童往往也会以符合本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设计该角色的结局:男孩成为超级英雄或成为世界第一的警察;女孩或与“白马王子”幸福生活,或成为最漂亮、美丽的公主。由此看来,若家长和学校不能合理引导、主动作为,儿童将很难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也很难打破传统性别角色对其未来生活的束缚,造成日后儿童对自身能力、性格和品质的“自我设限”。

三、如何打破性别角色发展的固有模式

家长及学校有责任正确引导儿童理解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特别是对不同性别英雄形象的正确解读,以帮助男孩和女孩逐渐形成客观、无歧视的性别角色观念,建立科学的性别角色模式。

(一)转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引导儿童理解动画英雄角色

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应贯穿观影过程始末,可尝试让儿童带着问题去观看动画,来帮助儿童正确认识到同性别英雄角色身上的品质特点。也应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帮助儿童看见不同性别英雄角色身上的优秀特质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拓宽儿童理解性别角色的角度,学会用不同性别角色标准评价动画英雄的特点,并在生活中学会以积极、包容的眼光看待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此外,家长和学校也应率先转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不应一味地强化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相一致的行为,如男孩的有抱负、有野心的特点,而应鼓励儿童身上出现的任何优秀品质,如不仅鼓励男孩的活泼勇敢,也应鼓励男孩的温柔细心。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儿童真正抛开性别差异的有色眼镜,不以“性别”论特质,而是以“优劣”重发展。

(二)掌握性别教育机会,引导儿童消除性别角色偏见

当前数字媒体的盛行,使得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成为儿童获得性别角色理解的又一新途径。有时新媒体平台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如认为所有女性都应该“相夫教子”,做一名顺从懂事、温婉可爱的“贤妻良母”;认为所有的男性必须在外拼搏奉献、手腕强硬,极具侵略性和野性,这些片面的言辞容易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13]。儿童也会因疑惑而寻求家长或教师的解答,此时更应抓住性别教育的良机,采用引导式聊天的方式,自然地解答儿童有关性别角色行为的困惑。也应强化身边男性和女性的榜样作用(如父亲或母亲),将儿童的眼光从屏幕拉回身边,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学习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检查自身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身性别角色,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示范。

(三)培養儿童性别角色意识,丰富儿童性别角色体验

上文提及设计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两性角色的态度通过作品传递给观看者,进而影响到他们对两性性别角色的认同[14]。认知发展尚未成熟的儿童更易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当充当“预防针”的角色,在日常教育中,主动向儿童传输两性差异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帮助儿童辩证看待教材、动画上存在的性别角色偏差。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投放材料时,为丰富儿童性别角色体验,不应刻意强调材料的性别特征,即在儿童教学或游戏时所用的一些道具或工具应尽量避免性别化,实现中性化[15]。如,在进行“职业模拟”的游戏时,对“乘务人员”的职业标志,可以做成无性别含义的文字标志牌,而不是做成系在颈间的花丝巾。

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期待,儿童身上适合自身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逐渐形成。作为广受儿童喜爱和追捧的动画片,特别是以小英雄形象跃然屏幕上的动画电影,应更加注重对不同性别英雄角色的刻画和塑造,同时注重两性的优势特质展现,丰富英雄形象的饱满度,真正为儿童树立合理的、积极正面的性别角色榜样,促进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提升其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艳.幼儿对动画形象的性别角色认同特点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陈月娟.5-6岁幼儿区域游戏中的性别差异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4]黄松鹤.文化指认:迪斯尼经典动画片英雄的性别叙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杨晓林.世界影院動画精品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6]张继端.美国当代动画片的叙事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7]卜卫.媒介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8]覃丽.迪斯尼公主角色与学龄前女孩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169-170.

[9]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卜卫.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青年研究,1997(2):16-17.

[12]范珍桃.方富熹.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J].心理学报,2006(3):6.

[13]庄子运.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重视性别间的优势互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72-73.

[14]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5]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10000)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