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蕾
〔摘要〕校园欺凌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学生的成长经历、心理需求等深层信息。作为一线心理教师,要立足校园问题、辨析学生需求,设计符合他们心理与认知特点的系列课程。本文从设计校园欺凌系列课程的基本原则入手,分析探讨了五大基本教学任务,并结合实践就教学设计提出了建议。预防校园欺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统筹各方力量,推进校园安全建设,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和使命。
〔关键词〕校园欺凌;课程设计;初中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6-0020-03
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恶性事件总是令人痛心疾首。随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孙时进、施泽艺曾言,“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并不是事件的终点,而是引发人们关注并努力治理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另一个起点”[1]。
实际上,校园欺凌不仅长期存在,而且是全球性的问题。2017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校园暴力和欺凌全球数据报告》,该报告总结指出,“校园暴力和欺凌的干预应采用预防和回应并重的全校性干预方式” [2-3]。此外,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侯佳敏、高振宇[4]认为,校园欺凌干预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设计者与校长、教师队伍、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配合努力。
一、初中校园欺凌系列课程的思考与探索
2016年,在首届全国戏剧与教育应用大会上,我有幸体验了欧盟DICE项目负责人Adam Cziboly带领的欺凌主题工作坊,工作坊让我第一次以参与者的身份对欺凌主题有了多角度的认识,同时也获得了两点教学建议:
一是避免學生在课程中受到二次伤害,例如,课堂上不建议让学生直接扮演欺凌者或是被欺凌者;预防或及时制止课堂上学生对欺凌事件亲历者(包括欺凌者)的刺激行为,在未充分了解事件的情况下切忌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进行道德评判等。
二是把自己当成学生,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虽然两代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差异,但欺凌这件事的本质不变,备课时要仔细思考那些所谓的建议是否真的适用、自己愿不愿意用,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前了解学生的意向。
以上两点建议是我在设计校园欺凌系列课程时的基本原则。六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心理课不该被教学设计牵着鼻子走,教学目标才是课程的灵魂。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校园欺凌问题现状,设定系列课程总的教学任务如下。
(一)在集体讨论中界定校园欺凌
为便于理解,人们常将校园欺凌(霸凌)与“打架”“开玩笑”等进行比较,借此明确校园欺凌的特点。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比较、总结,一方面发挥团体自主性,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也可引发学生对校园事件的审视。例如,初中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常以“有些人……”开头,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下面会有学生跟着附和、小声议论、趁机抱怨等,我一般不会制止。有时候学生还会齐刷刷地看向那个经常欺负同学的人,教师只要悉心观察便可以了解许多信息。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中包含三个核心要素——故意侵犯、恃强凌弱与反复实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黄向阳提出,“从当事人角度界定欺负行为——强势方恶意地攻击弱势方且攻击所致伤害为弱势方所感知,才最终构成一起欺负事件”[5]。新华网发布的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及具体形式如图1、图2。
(二)弘扬正义感和责任感,明确价值导向
通常情况下心理课上不做价值评判,只做价值澄清,这样做既安全又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但涉及明显的是非对错甚至是触犯规章制度的行为时,适时的价值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授课对象是初中生时,这个问题更应引起重视。很多学生本身缺乏对是非对错的认识且情绪易冲动,还有些学生责任意识淡漠,认为年龄小就可以不承担责任,所以在初中课堂上弘扬正义感和责任感非常重要。我在上这堂课时,恰逢学校严肃排查校园欺凌隐患,所以课程中专门有一个环节是呈现各方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小到班级、学校,大到教育部、国务院,措辞严肃、坚定。
另外,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对欺凌者的心理剖析,文章将其不当行为归因于自卑、糟糕的家庭关系等。这些信息虽然可以帮助大众理解欺凌者的心理状态,但如果呈现在课堂中,等于是在告诉学生“事出有因,欺凌行为可以被理解”。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当是让学生明确,即便有一肚子的消极情绪,也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排解,整个社会对校园欺凌行为是零容忍的。
(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关键点
课堂上我通常会与学生一起“复盘”欺凌事件的三个阶段——欺凌发生前、欺凌发生时和欺凌发生后,探讨每个阶段中有可能扭转局势的关键点。之所以要“复盘”,是因为在整个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暴力行为上,遗漏了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点。此外,成年人和学生群体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很严重,学生知道的我们未必知道,我们想到的学生未必想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作用就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抛开心理负担说出自己的愤怒与不满、怯懦与担忧,教师只是贴心的讨论带领者。
心理学的科学分析是师生讨论的基础,比如不同的人受到恐吓时的心理活动不同,由此产生的应对方式也不同;再比如有名的旁观者效应,面对欺凌我们是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辨析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四)引导学生总结自我保护的举措
心理课上重学生的体验生成而非教师的总结提炼,教师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经验“强装”进学生心里。校园欺凌的课程最终是要让学生形成一套应对欺凌的行为方式,这套行为方式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梳理得出的,只有学生自己认为有效,才是真的适用,教师只是引路人。所以,自我保护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来不及自己总结的,我常常建议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商议。
网络上有所谓心理学家提出建议说“对付欺凌者很简单,只要你厉害一点,他们立刻就怂,再也不敢惹是生非”。我相信一线的心理教师们是不会贸然给出这样的建议的。面对欺凌,我们虽然倡导“不惹事、不怕事”的态度和主动应对的策略,但不能强求学生正面反抗欺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长经历催生了不同的反抗方式,只要能有效避免受到伤害就值得鼓励。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坚强的种子,需要的时候它自然会开花结果。
(五)识别特殊学生,便于后期干预
心理教师只需课前向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课上留心观察,基本就能识别出需要进行个别干预的学生,包括经常欺负同学的人、容易成为被欺凌对象的人、立场不坚定的人等。同时,积极与班主任合作,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对特殊学生进行咨询,或者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如教育戏剧)进行干预,都可以起到预防校园欺凌的作用。
二、初中校园欺凌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校园欺凌系列课程总的教学任务只是教师的主观期望,细化为每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引领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自主组织教学内容,是学校心理工作者擅长的领域。
如果就“校园欺凌”这一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新闻、评论、影视作品、教育视频、心理学研究等纷纷映入眼帘,可用的素材非常多。其中让我感触较深的,是动漫《哆啦A梦》中主人公大雄的经历(据网友统计,大雄在整部动漫中一共被其同学胖虎揍了173次)。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偏好,我决定第一课以大雄的经历为线索,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认识、思考校园欺凌。这堂名为“直面欺凌——从大雄的故事说起”的专题课在学生和老师中反响很好,荣获了省级奖项。此后,我又設计了校园欺凌系列课程的第二课“智慧求助”和第三课“人人都是参与者”,这两课主要基于旁观者效应的相关研究及针对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这一重要角色的调查研究,实践效果较好。
课堂上讲到欺凌行为时,学生们或是愤慨,或是面露难色,正是借班级凝聚力增强同辈影响的好时机。教师温和而不失严肃的态度很重要,否则学生们难以说出真实的想法,例如作为旁观者的诸多顾虑。上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预防欺凌的意识较强(可能归功于家庭、学校、社会对校园欺凌的广泛关注),且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在讨论后能够自己总结出应急的自我保护策略。课堂上还发现,个别学生虽然有被欺凌的经历,但发言时阳光大方,似乎并没有把遭遇欺凌这件事放在心上。结合国内学者黄向阳教授的观点,“欺负并不只是一种客观现象,还涉及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和主观感受”[6]。这种情况是否被认定为欺凌还有一定争议,但此类学生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值得赞扬。
鉴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大多数学生遇到欺凌后不会主动向老师求助,且校园欺凌常具有隐蔽性,因此课堂上可以设置悄悄话小纸条或是其他能够保护隐私的沟通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布置“小作业”鼓励学生和家长交流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意义重大,学校与家长的立场毕竟不同,学生综合各方建议有助于更灵活地应对欺凌。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校园欺凌不是单一的问题,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学生的成长经历、心理需求等深层信息。国内学者孙时进等人也曾强调,“如果我们不去理解欺凌者攻击行为的本原,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源头与存在意义,那么我们的治理也将‘治标不治本”[1]。
预防校园欺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单就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说,就涉及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多个模块的教学,而不限于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统筹各方力量,推进校园安全建设,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孙时进,施泽艺.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与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51-55.
[2]UNESCO. 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 global status report [EB/OL].[2017-08-01].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69/246970e.pdf
[3]罗怡,刘长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校园暴力和欺凌干预的建议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8(4):16-19.
[4]侯佳敏,高振宇.校园欺凌干预课程的构建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8(4):34-36.
[5]黄向阳.学会体谅:中国学校一种反欺侮方案,日本与世界消除校园欺侮国际研讨会大会论文(日本神户大学主办),2003.5.
[6]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校园欺凌治理的跨学科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12-2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八中学,兰州,7300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