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杜叶
〔关键词〕教学反思;换位思考;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25-02
“换位思考”一课源自鄂教版心理健康教育课八年级第十一课,教材教学理念认为:当前学生因为家庭环境较好,多为独生子女,被人照顾较多,照顾他人较少,因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与同学交往中,因为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常常导致人际冲突,该课本意在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学会读懂他人的感受,完善自己的行为模式,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前调查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发现,初二学生都能解释换位思考的意义,但运用的意识很浅,不愿意主动换位思考,不愿意首先为他人着想,很大一部分同学甚至认为这样做容易吃亏。我在教材原有的立意上结合课前调查结果重新探讨了“换位思考”的内涵。我认为学生之所以知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太主动运用的内在原因是他们只看到了换位思考的字面意思却没有真正意识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而已然知道换位思考在人际关系中的重大作用并在执行的学生还可以在换位思考上有更广阔的认识。在我个人的探索中,我认为换位思考的“位”不仅包括自己与对方,还包括旁观者,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事件。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容易激化矛盾,刚愎自用,站在对方的角度能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增进和谐关系,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能更高效地看清事实本质,让问题最简化,培养学生谦虚豁达的品质。我认为这三个角度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对个人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综上,为了能统合两类学生的需要,并结合个人观点,我将课程重点设定为理解换位思考的“三位”,认同换位思考的“三位”也是做人的三种不同境界,能够运用换位思考化解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矛盾,试着成长为一个更加豁达的人。
结合教学目标,我给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1)双关图导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看问题有不同的认识;(2)情境故事。发现换位思考的“三位”;(3)捡钱包的故事。科普“本我、自我、超我”,对比理解“三位”所对应的三种境界;(4)回忆最近或当前正在面对的矛盾冲突,利用“三位”还能看到什么,将会怎么处理。
按照上述设计,我在八年级五个班进行了教学,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反映以及我自身的教学感受三个方面说明本教學课程。课前课程设置了四个环节,但在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长里我只完成了前三部分,讲明了换位思考“三位”及三位的意义,以及如何换,但没有时间完成第四部分的行为训练,因此本课最终变成了发现换位思考的内涵及重要意义的一节课,没有达到行为练习的高度,还需再设置一节课,演练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运用换位思考;学生对本节课的引入及发展表现出高度的兴趣,但由于思维的局限性,对旁观者这个身份不能快速理解,在课上表现出认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但课下的持久性不强;而我个人比较热衷思辨性,本课以设置矛盾、通过思辨化解矛盾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发现换位思考的深层意义,有学生高度专注地跟随,在课上我教学感到非常畅快。
本节课虽然获得了学生高度的关注,但终究没有完成预设的课程内容,当我课下回顾课程全过程时,发现学生并不是对换位思考感兴趣,而是对思辨的形式——发现逻辑背后的真相这个探索方式感到有趣。一周后我去回访学生们学习了本节课后有没有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调节生活,结果发现这节课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而在与我校其他心理教师的探讨中,也有老师提出这节课学生体验太少了,所以感受与认同都比较浅。由此以换位思考为主题,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势在必行;而在接下来这节课上我们又要探讨换位思考在行动中如何运用,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无外乎两种:(1)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给引导我们采取更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2)调节情绪,换位思考能减小我们的认识局限,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消解不良情绪。接下来的这节课讲换位思考,定位为处理事务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情境示范如何运用换位思考,达成有效的行为训练。
综合两节课,我们不难看出,第一节以认识为主,第二节以练习为主;但我们在课前调查时依然发现学生能认识到换位思考的意义,完全可以在第二节课课前做几分钟的引入后直接进入行为训练,将换位思考定位为一种方法的传递,效果未必会逊色。而我在思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长久以来倡导以体验为主,这个前提究竟是因为体验才有情感配合的认同从而愿意去改变,还是因为心理知识难以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如同常规课程一样传授比较困难,还是兼而有之。一节以认识为主的课必然没有深入体验或直接训练的课程效果来得快,但短期内难于见效就证明科普无用吗?逻辑性较强的思辨型心理课所带来的学生高度专注的思考和情感体验相比价值就更差一些吗?心理课一定要定位为问题预防或解决吗,不能是基本规律的科普吗,在认识中扩大个体对世界的接纳度和理解度同样也是一种积极的增量,这样的一节以心理知识为内容的课就没有心理味儿吗?
从入职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读过的很多书,学习过的很多课程,功利地说对当前的工作生活都是无用的,但我们仍旧在学习,语文从字词开始、数学从数字运算开始、英语从音标开始、物理从原理开始,等等,因为我们都认同这些知识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为什么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像数学和物理一样,从感觉开始,也伴有一些理性的知识学习呢,这样的科普型心理课不能影响改变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吗?终究一句话:心理课一定要局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激发积极成长增量吗?这样的增量有多少成分是在解决和预防问题,又有多少成分是在正视这门学科、用科学的眼光推进这门关于人的学科的发展呢?我们不得而知,未来值得探索。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武汉,430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