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刘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应“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形的形式组织单元,单元内容的编排和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都有着内在联系。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单篇课文的零散教学,而忽略了單元的整体性、关联性、系统性。其实,依据现行教材,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效整合单元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进行整体规划,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中积极地阅读、表达、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科学技术”编排了四篇科普类课文,设置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板块。这些内容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科普类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能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谈一谈科普类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思考。
一、素养立意,提炼大单元学习主题
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编排意图,研读教材助学系统,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联系真实的生活情境,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联系点,以素养立意,提炼出能体现单元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大单元学习主题。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选文与编排都与科学技术有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既能“回到”远古时代,挖掘琥珀形成的有趣故事,推测恐龙的一支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也可以了解当代社会“纳米”这一前沿科技的发展,体会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想的历程,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习作《我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快乐读书吧”为学生推荐科普类读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本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的发展与延伸。在单元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巩固阅读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意识和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思考,试着解决问题。四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也都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落实:《琥珀》课后题紧承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并给出了示范“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阅读链接”中的资料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题要求学生用记录的方式梳理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资料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题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并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千年梦圆在今朝》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平台”总结了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快乐读书吧”鼓励学生运用课内学习的多种方法理解科普读物。
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看,本单元语文要素直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概括、推断等理性思维方法,学习发现、思考、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展开联想与想象,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审美,产生探究科学世界的兴趣,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得到逐步提升。
基于以上解读,可以将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创设“我们从小爱科学”的单元学习主题,将单元核心教学目标定位为:阅读时能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图示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能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发挥想象、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二、情境创设,架构大单元任务体系
语文课程的实施应“从学生的语文实际生活出发,依据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在单元学习主题下创设贯通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在阅读科普类作品时多角度提出问题、多种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围绕“我们从小爱科学”学习主题,教师创设单元大情境,并设计前后连贯的情境任务: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设计情境任务一“走进科学世界——我有十万个为什么”;基于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情境任务二“走进科学馆——我是科普宣讲员”;基于习作内容设计情境任务三“走向未来科技——我的奇思妙想”。每一项大任务下可以继续创设情境和任务(如图1)。
图1 “我们从小爱科学”情境任务
三、立足实践,设计关键性学习活动
单元大任务的实施,还需要开展系列实践性、体验性强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指向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探究、讨论、讲演等学习活动,获得学习方法,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虽然四年级学生对科普类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但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科学术语和难理解的词句,且科普类作品与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相比,语言比较严谨、平实,这些往往会阻碍学生的持续阅读。此时,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可以将科普阅读与学生生活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
本单元关键学习活动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展开。例如,在第一个任务“走进科学世界——我有十万个为什么”中,设计“有趣的科学世界”“我是‘提问小达人”“一起探究‘小问号”三个活动。作为单元起始任务,教师可以创设“走进有趣的科学世界”这一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科普类文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我是‘提问小达人”活动能激起学生自主阅读、多角度提出问题的乐趣与愿望。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使用问题清单记录、梳理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又如,进行第二个情境任务“走进科学馆——我是科普宣讲员”之“聊聊身边的科学技术”时,可以创设两个情境:1.在“科普周”宣传活动中,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为大家介绍纳米技术;2.小组合作,为科技馆的航天展区布展,展示并讲解我国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及最新成就。
表1(见30页)中呈现的只是单元的关键学习活动,教师在具体实施时,还应进一步细化。例如,开展“为来到恐龙馆参观的游客解说恐龙飞上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这一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活动:1.再读课文,全班交流,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2.梳理出重点探究的问题: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3.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画关键语句,探究思考:恐龙向鸟类演化大致有几个阶段?4.交流相关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5.设计示意图,尝试为大家解说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四、以评促学,嵌入过程性学习评价
传统教学总是教在前,评在后。这样的评价往往容易偏离学习目标,也无法实现评价的导教、导学功能。教师应立足教、学、评一致性,将评价嵌于学习活动中,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评价进行自我监督和反思,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我说科技新闻”任务中,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新闻、进行科技新闻发布时,设计了学习任务评价单,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了什么,是否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学得怎么样。教、学、评相融共生,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综上所述,以素养为纲,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打破了原有单篇标准化教学设计的模式,单元学习活动更加开放、自主、创新。教师应通过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设计,立足单元整体视角,系统思考单元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