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7

很长一段时间,中学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以下面貌:一是以教师串讲为主。教师手捧教本,逐字逐句地讲,把文言文嚼烂了喂给学生;二是印发文言文练习,让学生翻书、查资料,在沉闷的状态下完成单调、枯燥的作业;三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读,学生在“一知半解”中分小组讨论几个问题,稍做交流,即算完事。 以上几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种方法,如果只是偶尔示范一下,无可非议,但长久为之,则是教师“唱独角戏”,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利,是“少”“慢”“差”“费”的教学方式;第二种方法,课堂沉闷,只注重了“言”,而忽略了“文”;第三种方法,看似注重了“文”,但未能落实好“言”。总的说来,上述文言文教学方式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无济于事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矫正以上偏差,突破单调、枯燥、费时、低效的桎梏呢?

一言以蔽之,靶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文言文深度学习,引入语文活动,把教师解放出来,让文言文的精彩在课堂绽放。

一、多渠道学习、积累词汇,在“语言建构及运用”上做足功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能力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深入学习文言文,必须“咬定”语言建构与运用不放松,在多渠道学习上做足功课。

1.“滚雪球式”积累,扩大文言词汇量

语言的学习、积累,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把握词语的含义与内在联系,运用“滚雪球式”的方法,可以逐步扩大文言词汇量。

比如,指导学生学习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时,首段遇上一个“墓庐”,由“墓庐”之义——“墓旁之屋,古人为守父母、师长之丧,筑室墓旁,居其中以守墓”可知,该词的近义词有“居庐”“服舍”。由“筑室守丧”这一古代礼仪,可以进一步联想到以下词语。

丁忧:遭父母之丧。遭父之丧,又称“丁外艰”;遭母之丧,又称“丁内艰”。

考妣:已故的父亲和母亲。

居丧:旧俗。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

夺服:丧期未满,除去丧服,出仕任职。也称“夺情”。

又如,组织教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时,在积累“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中的“衣”时,不妨就“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小技巧来一番“滚雪球式”积累。由“衣”读“yì”、活用为“穿”,联想到“雨”(读yù,下雨)、“食”(读sì,喂养)、“语”(读yù,告诉或谈论)、“饮”(读yìn,让……喝)、“妻”(读qì,出嫁、婚配)等。借助这一“举手之劳”,让学生既明确“名词读音变化时出现词类活用”的知识规律,又积累了词汇,为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定了基础。

2.对比记忆,学会迁移

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可以凸显人物形象,增添立体感;揭示事物本质,体现深刻性。积累文言词汇,运用对比记忆,学会迁移,也是大有裨益的。

比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文,写有“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觞”与“殇”,形体相近,读音相同,词义迥异,可以顺势做些积累、迁移——“觞”,酒杯,引出“滥觞”,有“浮起酒杯”之义;“殇”,形旁为“歹”,“死亡”之义,凡“歹”旁多与“死亡”相关,如殒、殁、殉等。对比记忆,省时增效。

又如,进行人物传记阅读时,注意“监国”与“监军”的区别:前者“古代国君外出时,太子留守,监督国事”,后者“唐以前为临时差遣,唐后期于各镇及出征讨叛之军中,以宦官为监军,与统帅分庭抗礼”。还有“千乘”与“万乘”,“千乘”即“诸侯之国”,“万乘”指“天子之国”,“乘”在这里是“一车四马”之义。古代车马数量代表国家的战略实力。又如“矢”,有两个常见义项:①箭;②通“屎”,粪便。要对比记住两个义项,须放在具体语境中——“矢石如雨”,“矢”指箭;“矢溺皆闭狱中”,“矢”通“屎”,粪便。

3.挖掘文本,积累成语

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积淀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同时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研读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文,要善于挖掘、积累成语,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打好基础。我们阅读屈原的爱国诗篇《国殇》,在震撼于楚军将士浴血拼杀、英勇捐躯的壮举时,应深入文本,挖掘、积累一组彰显民族精神、展现英雄情怀的成语。比如,写战场拼杀的惨烈景象:短兵相接、冲锋陷阵、全军覆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讴歌将士的浩然气节: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气冲霄汉、威武不屈、宁死不屈、同仇敌忾、舍生取义。挖掘、积累成语的过程,也是受到中华民族精神洗礼的过程。

二、多角度开展思维训练,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上狠下功夫

语文的读寫活动总是伴随着严谨、缜密的思维训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就是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基于此,我们在深入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借助以下策略开展思维训练。

1.在“无疑”处“生疑”,捕捉课堂的思维火花

学习《战国策》之《荆轲刺秦王》,在解读分析“荆轲是一个悲剧英雄”时,学生纷纷发言,说“秦武阳‘色变振恐,导致了刺秦失败”,“荆轲‘引其匕首提秦王,出手太晚,错失良机”。这时,一名学生发表见解:“这本身就是一场难有胜算的冒险行动。虽然前有樊将军慷慨献首,后得徐夫人淬毒于匕首,还加上充当副手的燕国勇士秦武阳,但荆轲还在等‘吾客与俱。而心有韬晦的太子嫌他动身慢了,怕他反悔,于是催他上路,还使出激将法。荆轲无奈,生气之下,扔出‘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预言,匆匆前行。在我看来,荆轲的悲剧行为看似彰显了英雄豪气,其实是因老谋深算的太子丹所逼而做出的冲动之举。太子的工于心计,还表现在他不动声色地诱使樊将军自刎献首,后来‘伏尸而哭,做出‘极哀的表情。所以,樊将军、荆轲的死,都是太子丹一手造成的,令人悲悯,并不悲壮。”这里,这名学生在很多人容易忽略的“无疑”处“生疑”,结合战国诸侯纷争、“肉食者”利益至上的现实,紧扣文本,深挖细掘,与大家分享了一顿思维的美餐。课堂上自然迸发的思维火花,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借助“群文阅读”的钥匙,开启辩证思维之门

汉代贾谊《过秦论》、唐代杜牧《阿房宫赋》、宋代苏洵《六国论》、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四篇史论文,分属不同的朝代,选取迥异的史料,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借古讽今”。教师组织教学时,可打破教材的界限,借助“群文阅读”之钥,引领学生开启辩证思维之门。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明确上述史论文在“借古讽今”的框架之下,呈现出的内容、主旨、写法等方面的个性之美。借助同中求异、含英咀华的功夫,引领学生提升辩证思维的能力。

3.从文言文中“淘宝”,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作文寫不深刻,往往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这与他们的思维欠深刻息息相关。如何让思维与作文齐飞?教师可以从文言文中“淘宝”,引领他们的思维走向深刻。

以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为例。这是一篇寓言性的叙事作品,通过郭橐驼种树的事例,规劝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深入文本“淘”思维“深刻”之宝,可以采取“一画”“一品”之法。“一画”即画出本文的思路结构图,借以体会深刻意蕴。“一品”即品味文中的意蕴句,品析文章中哲理丰赡的句子,可以平添意蕴,倍增深刻。如引领学生找出文中的“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进行简要解读:此为议论深刻、精辟的句子,这是对“他植者”“种树之道、之术”的总结、评价,既对比论述了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高妙、独到,又为引出“以子之道,移之官理”铺垫张本,堪称以一当十的意蕴句。

三、多侧面引入语文活动,瞄准“审美鉴赏与创造”发力

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是语文活动。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看,语文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语文活动组成的。有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语文课堂才会有生命的律动与美丽的绽放。深度学习文言文,在策略运用时,必须有语文活动的存在,瞄准“审美鉴赏与创造”发力。

1.对联进课堂,获得创造之美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稔的思想美和瑰丽的艺术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对联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审美鉴赏,开启创造之路。

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对联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素材,补写对联。先是要求学生根据对联必须对仗、对偶的特征,修改该诗。

比如,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修改第二句,使上下对偶);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修改第一句,使平仄对仗)。

富有创意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迅速调动思维,积极动笔实践。

再是布置学生根据该诗内容补对联。

比如,曾陷( )为羁鸟 今归田园( )

课堂展示时,大家踊跃发言,掀起了本课的又一个高潮。诸如“曾陷(尘网)为羁鸟 今归田园(采东篱)”“曾陷(樊笼)为羁鸟 今归田园(做幽人)”“曾陷(罗网)为羁鸟 今归田园(爱丘山)”等切合文意的对联,让人不禁耳目一新,获得美的享受。

2.打破文体界限,让文学鉴赏相融相济

小说文本阅读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情节分析以及技法欣赏,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突破阅读理解的“瓶颈”,打破文体界限,让文学欣赏相融相济,不失为深度学习文言文的好办法。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大铁椎传》,虽是文言文形式,但它具备小说的特征,可读性强。利用这个“其他教师容易忽略”的文本,可以如此开展阅读鉴赏活动,分三步走。第一步:结合注释,疏通大意,明确情节脉络。第二步:布置若干鉴赏题,开展小组研读活动。鉴赏题有:(1)“大铁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文中安排“宋将军”这一角色,有什么作用?(3)就故事“层层设疑,引人入胜”的特点加以赏析。(4)小说中三次出现“吾去矣”,各有什么作用?第三步:各组推荐发言人,参加全班交流分享。上述4道题,(1)(2)是人物形象赏析题,(3)是写作手法赏析题,(4)是细节描写赏析题。鉴赏以上各题,既复习了文言文知识;又借助深度学习的方式开展了文学鉴赏,加强了小说文本阅读,一举两得。

3.借用课本素材,打通读写,增强创造之功

作文素材何处寻?除了向生活索取、在实践中捕捉,还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借用课本素材,打通读写,驰骋想象,增强创造之功。

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题为“站在的门口”,半命题给了考生选材构思的巨大空间。有篇题为《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的满分作文,就是从《项脊轩志》中选材,把开头写项脊轩优雅、闲适生活的句段“拿来”,将诗意化的语言加以打磨,融入主观感受,从而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一举胜出。由此给我们以启示:巧取课本素材,让彼时的读与此时的写相沟通,既解决了“无炊之米”,又提高了课本资源的利用率,还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可谓一石三鸟。

以上种种,皆为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有很多,开展文言文深度学习只是路径之一。语文教改之路在创造者的脚下延伸,我们应做追求不止、快乐享受的语文人。

(作者单位: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董新明,湖北省特级教师,海南省正高级教师,海南省专家库拔尖人才。从教四十余年。曾主持三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均获优秀。主编、出版了《中学生同题作文一拖三》《精彩阅读80篇》《高考金色作文》等十几部语文学习类图书。领办“沙风”“开拓”“芙蓉”三个文学社团,指导学生发表作文1200余篇,培养出多名“全国十佳小作家”“全国优秀文学少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