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田红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人”在古汉语中原指“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主要指秉承人文思想,运用文化力量,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滋养中,不断提升人的素养。数学课堂“以文化人”,是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机渗透数学史、数学故事以及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感悟数学的思想、精神和观点。
一、數学课堂“以文化人”的目标指向
(一)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与纯粹的数学知识相比较,数学文化更加突出数学知识的来源与发展过程,还原了数学家发现和研究数学的过程,展示数学家质疑、求真、求美的良好品质,体现数学对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作用。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应促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自觉生成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理性的数学观点,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传承是建立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充分理解才能形成理性、自觉的认同。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只有当学生体会到人类探索知识时的艰辛和努力,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和数学家们追求真理的严谨和曲折,才能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出:应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需要在每一节数学课上落地、生根。数学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数学的源与流,主动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并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数学课堂“以文化人”的教学路径
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提出“历史是教学的指南”。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不是数学史料的简单嵌入,而是要找到数学文化与学习内容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文化素材有机融入,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拟从学习进阶的维度探寻数学课堂“以文化人”的教学路径。
(一)学习的发生:立足儿童认知起点,以文化支撑知识溯源
1.故事引思,明晰知识的生长序列
要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教师必须将知识的来龙去脉真实地呈现给他们。故事对儿童有天然的吸引力,以数学史上的小故事讲述开启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认识11~20各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借助计数故事,让学生感受“十”。古时候,牧羊人用摆石子的方式管理羊群,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当摆到10个小石子的时候,就换成一个大石子。这个大石子表示几? ……后来,古人又想到在木块或兽骨上刻杠计数的方法,如果刻一道杠表示1,有了10道杠怎么办?在不断追问思考中自然引出“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的产生与人类身体的构造特点、古人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到“十进制”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人类的一种自然选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和建构性。
2.史实回溯,回到知识的出发原点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背景基础上。数学教学应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回到历史上知识发生的原点,以知识背景重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
教学“认识面积”时,教师首先用一个问题“在哪儿听说过面积”唤醒学生对面积的认知经验,然后聚焦面积的由来,思考“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关注面积的呢”,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知识的产生源于真实世界的需要。面积的产生源于4000多年前的埃及尼罗河发大水的史实。河水冲走了牛羊、冲毁了庄稼,当水落下去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用绳子或石头圈地,表示这块地是自己的。圈出的土地有大有小,自然引出土地的大小就是土地的面积,而土地一圈边线的长就是周长。周长和面积是研究图形的两个不同维度,它们产生于不同的现实需求。唯有回到原点,感知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区别。
(二)学习的发展:凸显儿童认知冲突,让文化助推知识建构
1.设计关键问题,驱动整体思考,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
历史上人类创造新的数学知识,常常是因为原有的知识已经无法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历史的发展,还是数学学习,问题非常重要,它驱动学习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可以以数学史上相关问题发展的历程为背景设计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获得超越知识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精神。
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简写形式,而本质上它和十进制计数法更有渊源。在“小数的认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数位的延伸是数域扩展的需要,教师设计了“在计数器模型(纸上画出的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出1.2”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可能的拨法,引发认知冲突——“2”在计数器上没有地方可以拨,从而产生创造新数位的需求。通过梳理已有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发现数位排列的内在关联——向左是不断累加,依次乘以10,向右是不断细分,依次除以10。于是产生比“个”更小的计数单位,完成数位的延伸,逐步建构完整的计数单位体系,使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得到发展。
2.经历知识再创造,探寻知识本质,发展量感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常识要成为数学,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凝聚成一定的法则,而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之一就是实行“再创造”。只有置身于相应的历史背景和数学语境,亲身体验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是怎样从不确定的“问题状态”逐渐发展到相对确定的“结果状态”,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本质。
“认识厘米”是学生第一次认识长度单位,相较于“厘米”这个名称和“1厘米有多长”,更重要的是历史上长度单位的出现经历了什么。测量最初的产生源于生活中对不同事物比较的需要。从利用直观感知进行测量,到意识到测量需要测量工具、出现相对长度,再到顺应不同时期、地区间比较的需要产生统一的计量单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观照这一历程,教学中也需要让学生关注知识发展中的关键事件,经历“感知—冲突—发明—应用”的知识再创造过程,在实践中思考,在交流中完善,理解概念内涵,建立长度观念。
3.重构关键路径,促进数学理解,发展抽象意识
波利亚认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做出更好的判断。所以,教学中,我们应遵循数学思想的历史发展顺序,重构关键路径,帮助学生生成深度的数学理解。
教学“比的意义”时,教师通常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的“比”与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来开展教学,而这样的学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本质。根据“比”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比”产生的客观基础是“量”。有了“量”,才有了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需要,所以“比”的本质是度量。基于以上思考,在教学中,教师重构了教学路径:第一层次,投篮比赛,小红投中5个,小明投中4个,谁赢了?从可度量到不可直接度量,让学生明白“‘比’从哪里来”;第二层次,比较“两种笔的单价、两杯水哪杯更甜”等,引导学生用“比”记录两个量的对应关系,发现不可度量属性的可比性,体会“比”的价值;第三层次,黄色和蓝色可以调出绿色,那么三个人调出来的颜色相同吗?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发现“比”还可以描述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比”的认识。从“比”的源头到“比”的发生、发展,逐层递进,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发展抽象意识。
4.借助支架融合,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模型意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古题流传至今的大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鸡兔同笼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唐代《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上,“鸡兔同笼问题”被安排在不同的年级。事实上,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解决方法,获得思维的发展。二年级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遇到怎样的思考困境?如何应对?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一般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活动对于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教师选择了另一传统经典——算盘,作为支架。五珠算盘构造独特,一颗上珠代表一个头,四颗下珠代表四条腿。如此表征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直观形象且简单生动。学生在算盘上动手拨一拨、比一比、添一添、减一减,直观地看到鸡、兔腿数的变化,既像是实验,又带着“玩”的味道,在不知不觉中“玩”出模型的构造,感知“鸡兔同笼问题”背后所蕴藏的假设的思想方法。
(三)学习的延伸:关注儿童认知发展,让文化助力思维进阶
1.以真实历史丰富文化认知
从“数”到“代数”,在数学史上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教材中固然有一些介绍,但只是历史材料的简单罗列。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在学生探索了“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等问题后,教师试图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家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列出了“4×a”“4×m”“4×x”等不同的字母式,通过教师介绍,学生发现丢番图当年就是这样记录的——利用首字母缩写比较简便地表示出数量间的关系。但这样记录的缺点是每个字母都表示特定的意思,实际运用时需逐一辨别。因此,17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出把字母当成一种符号来表示数或数量,即字母a既可以表示边长,也可以表示速度,还可以表示每人分得的糖果……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使许多数学难题迎刃而解,数學得到飞速发展。两种表达方式的出现,在课堂上只有几分钟,在历史上却跨越了千年。历史和现实的对比碰撞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认知,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以古今对比拓宽文化视野
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对同样的问题,数学家的解法也存在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古今对比、中外对比,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让学生寻找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发展的多样性和一致性。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找到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此时出示《九章算术》中记载的“半广以乘正从”的方法,自然引出对两种方法相同之处的思考,理解古代算法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认识。再比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可以引入15世纪意大利算数书中介绍的“格子乘法”(铺地锦)。这种方法与学生所学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上基本一致,但在排列方式和合计上有些差异。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计算乘法时还有画线法、杨辉算法和算盘算法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对比介绍,丰富学生的认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会古代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方法的简洁性。
当然,数学课堂“以文化人”不仅要观照数学史在课堂上的融入,还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更多地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的学科应用、数学之美等,关注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数学课堂成为文化育人的土壤,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