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准研读教材,提高课堂质量

时间:2024-05-07

朱丽芳

“双减”政策一经出台,教育界同仁纷纷响应,但扎根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当学生或家长需要做减法时,学校和教师更需要做的是加法,即“减负担,增实效”。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精心备课,精细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也就是说,精准研读教材,是“提质增效”的方法之一。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备课,始于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依靠教参备课,缺少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更缺少对教材单元与体系背景的把握。备课越深入越充分,课堂教学就会越得心应手。

一、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要准确

特级教师邓彤说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该反复研读文本:读到表层的皮相一一淡去,读到文章的精义渐渐浮出,读到自己对文章烂熟于心。”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类文本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深入解读文本便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唯有对文本烂熟于心,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学习。笔者以五年级上册课文《松鼠》为例,研读文本。

《松鼠》是本册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是一个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进而“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相较于前一篇课文《太阳》,《松鼠》更有其特点。首先,从文章体裁来说,它不同于一般说明文,应归类为科学小品文。从语言特色来看,《太阳》旨在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语言偏于平实;《松鼠》则通篇洋溢着作者对这一动物的喜爱,语言活泼生动。从写作手法分析,《太阳》主要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为读者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松鼠》则采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如,松鼠吃东西时“像人们用手一样”,高处活动时“像飞鸟一样”,同时,其叙述更讲究文学性,即借助文学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相关语句有“玲珑的小面孔”“直竖着身子坐着”等。

查阅背景资料可以知道,作者布封酷爱自然科学,穷毕生精力,在经营皇家花园的同时,用40年的时间写成了36卷巨著《自然史》。据闻,他与松鼠相处12年之久才写成此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基于对两篇文章异同的解读,笔者试图从文本特点出发,紧扣习作单元的目标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了这样的教学支架(如图1)。

在上述支架中,教师上课伊始便围绕课后思考题一,引导学生归纳有关松鼠的信息,并分条整理,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聚焦科学小品文的特点,重点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这一环节,借助课后思考题二提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之后,再联系课文《太阳》,进行对比阅读。随后,教师提供一则简短的说明性材料“松鼠的活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风、暴雨和严寒酷暑都会减少松鼠的活动时间。在严寒天气条件下也会留在巢中几天不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仿写文段,鼓励学生模仿布封的写作手法,体现科学小品文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自读自悟部分,让学生通过分享阅读感受,抓住关键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什么是高效的课堂?学生已经会的并不需要教,需要重点教的恰恰是那些还没有学会的知识。针对学情来说,分条整理松鼠的有关信息,稍加点拨并不难达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因此,学生抵达不到的地方,正是课堂上需要教师点拨与指导的重点与方向。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习作单元中语文要素最终应该落实在指导学生写作上,即“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也就是说,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目标定位与普通阅读单元的精读课文有所不同,应是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所设,学生在其中习得方法,进而能够加以运用。在本课教学中,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解读,笔者才做此取舍,聚焦于两篇例文的不同语言特点,课中练笔,练习表达,为单元习作铺垫蓄能。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取舍有道。该舍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所致力的,是实现文本功能的最大化。教师通过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

二、要明晰单元的语文要素

深入解读文本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自从统编语文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已成为共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也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想提高课堂实效,语文要素是备课必须明确的要点之一。

以六年级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为例,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在这里,有必要对语文要素进行一番讨论:什么叫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位教师针对这一文本的设计思路:

在圖2中,设计者围绕“阅读提示”侧重于解决两个问题: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同时,围绕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诚然,大多数教师正是这样展开教学的,恰恰出现了问题。

聚焦语文要素,我们发现,在这一设计思路中,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出发,课堂的焦点或者说教学目标明显指向感悟人物的品质特点,只在教学结束之前,简要提及作者表达的观点。

实际上,文章还隐藏着另一个叙述角度,即作者视角。回顾课文,从开篇“绿色的波浪”“粼粼的波光”,到客观环境的险恶、居住环境的简陋,再到“十五年啊”“了不起的奇迹”,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情结恰恰是在行文中渐趋强烈,且有喷涌之势,“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样的文字犹如一支交响曲渐渐趋向高潮:15年的时间,老人日复一日抓柴煮饭、带粮上山,不仅开创了一片绿洲,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还衍生出无数的宏伟设想,那一棵棵“如臂如股”的树,就像老人瘦小身躯上“劲挺”的脊梁,撑起了一道道山、一座座村、一条条坝,青山因此不老,日月光耀同辉。文章结尾处的句号,恰似激昂之处画出的休止符,戛然而止的背后,正是作者汹涌澎湃的情感。而这,才是语文要素之所在,才是需要浓墨重彩描绘的地方,才是教师教学的着力点。

笔者调整了图2中的设计思路:课堂伊始,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围绕老人“所做、所想、所说”,圈画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这一环节的目标不难达到。第二环节,交流汇报中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做到双线并行,一是老人怎样创造奇迹的,二是聚焦作者的内心情感。着力点可落在以下几处:着眼环境,前后联系,“绿色的波浪”“粼粼的波光”“绿风荡漾的小院”,景语即情语;对比“十五年”的平静描述与“十五年啊”的无尽感慨,品悟一词一句的无穷韵味;“如臂如股”的比喻,“勇敢”“劲挺”的拟人,“青山不老”“日月同辉”的夸张,表现手法始终服务于情感的表达……最后环节,研读课题,升华主题,感悟人物精神:青山不老,守土有责!

比较两份教学设计,不难发现,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对语文要素进行正确解读,才能带领学生破解困局,从学语文、用语文的角度,让学生在课堂上触摸到散文写作的手法,感悟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赞美人物、提炼主题的浅层阅读中。试想,依照当下六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他们读不懂文本对老人的赞美和蕴含的环保主题吗?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并非一句空话,更要教师课前精准解读课文,精准把握单元语文要素。

三、对文本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定位要准确

说到统编语文教材的体系设立,一线教师都清楚,语文要素的梯度呈螺旋式上升,体现出语文学习的连续性、发展性与层次性,因此,很多教师能够借助单元导语准确把握语文要素,但同时也出现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更善于纵向解读语文要素,而缺少横向的联系。

这样的序列图,教师并不陌生,也能够遵从编者的意图教学,做到纵向递进,梯度上升,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一个单元内不同课文的目标任务,还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横向发展,都应成为教师备课时的参考。

以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策略,单元内四篇课文的目标序列非常清晰,如图5。

借助圖5,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先从课文内容和全文入手,学习提问,再扩大提问范围,多角度提问,并且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可让学生综合学习所得,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备课中教师只有把握住每篇课文的目标任务,提高精度,辨析难度,分清角度,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教师的备课至此已经颇为深入了,紧扣文本目标,做到了纵向深入,横向联合。但其实,这样的备课还不够深入,还要抓住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横向联系。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文本为例(如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第四单元与第七单元都提到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而从“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到“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是语文能力的一种螺旋式上升。

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第四单元与第五单元之间的读写联系。“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于“把事情写清楚”也大有裨益,即,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应迁移运用到习作单元的写作之中,这正是以读促写的最佳路径。“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那就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这两个单元其实是浑然一体的,一个以阅读为主,一个以写作为主,读写结合,迁移运用。其核心就是用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大概念,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为此,在第五单元的习作课上,笔者尝试这样设计写作支架。

情境与任务:同学们,小记者专栏征稿啦!如果让你从生活万花筒中选取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你会想到哪件事呢?栏目组拟从征文中挑选出优秀文稿拍成微电影,要求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这件事。入选者会成为本栏目的小记者或编剧哦。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选材并不困难,难的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一件事。写作支架(如表2)。

尝试写作。引导学生借助表2的支架,在关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同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如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在写清楚一件事情的经过时,还可以按照所见所闻、所感所说来具体描述。

写完将文稿读给同学听,请同学说说这件事是否写清楚了,再参考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

教学中,笔者以第四、第五单元的课文做引,通过例文的教学,将写作方法运用到具体的习作之中,联系相关单元,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有例可循、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越深入,对语文要素的认识越清晰,对文本的体系定位越准确,课堂教学也就更有大局意识,更有针对性,更能够做到挥洒自如,而这一切,都是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和教学的重难点,分析学情,从学生抵达不到的地方着手,从而实现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促进课堂提质。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双莲寺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