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国平
设计理念:
尊重《望洞庭》这首诗的个性特征,正确、适度地解读文本。带领学生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发展想象力;引领学生在品味用词之精妙中,提升思辨力;引导学生诵读不同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对比感悟刘禹锡《望洞庭》之柔美,提高朗读力;学习抓住诗眼“和”字,体会山水和谐之美、人的心境和大自然和谐之美,提升学习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通过对比,感悟诗人用词之准确,体会诗人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望洞庭》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对比,感悟诗人用词之准确,体会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形成唯美画面
师:同学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我来考考大家。出示《山行》《秋夕》让大家背诵。(学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洞庭》,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望字的最后一横要长,洞字三点水成弧形,庭字的最后一笔是捺,要有捺脚。通过预习,你对诗题了解了多少?
生:我关注了一个“望”字,望表示远看。
师:非常棒!“望”字表明作者在远处看洞庭湖,将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你们对诗中洞庭二字了解吗?
生:它是一个洞?
师:一个洞?不对!
生:是一条湖。
师:对!但量词使用不准确,应该叫一面湖,跟我一起读“一面湖”。这湖叫洞庭湖,在湖南岳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先生在洞庭湖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出示)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诗。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师:如果你来到洞庭湖畔,看到如此美景,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美不胜收。
生:巧夺天工。
生:大好河山。
生:流连忘返。
师:“流连忘返”这是你看到美景后的感受。老师也想到了一组词语——
(课件出示: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
师:自己读一读这组词语。
(生自由朗读这组词语)
師:老师出示的词语与你们刚才描绘洞庭湖美景所使用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思考)
师:试想,老师出示的词语首先会让你感觉置身何处?想到哪种景物?你们刚才说的“美不胜收、巧夺天工、大好河山”除了可以形容洞庭湖湖面风光,还可以形容其他风景名胜。
(比较后指出:学生所想到的词语几乎能形容所有的风景名胜,而老师出示的词语都是形容湖面风光的。)
(师范读这组词语,学生跟在老师后面,边读词语,边想象着词语描述的画面。)
师:那么,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是怎样迷人的景色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反思】由诗题引出洞庭湖,出示画面,联想词语,这一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思维推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培养。学生看到洞庭湖美景联想到的词语“美不胜收”“巧夺天工”“大好河山”是大而化之的词语,它们并不单独指向洞庭湖。这几个词语可以形容洞庭湖,也可以形容其他美景。而教师的这一组词语却是直指洞庭湖的。教师追问“这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学会想象,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去想象,选择对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词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二、对比品味,提升思维品质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名读: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师:生字“螺”如何记住?
生:左边一个虫,右边一个累。
师:怎么写好?
生:左窄右宽。
师: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2遍,教师及时提醒、示范。)
师:自由读一读,你读出时间了吗?(出示第1句诗)
生:我读出是夜晚。
师:谁来补充?
生:我读出是秋天的夜晚。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秋月”这个词语读出来的,秋表示是秋天,月,月亮出来了,肯定是夜晚。所以我觉得是秋天的夜晚。
师:为你点赞!这就是会学习。
师:你们读出作者看到的景物了吗?
生:湖光和秋月。
师:两相和的“两”指什么?
生:两就是指湖光和秋月。
师:和是什么意思?
生:和的意思是合并。
师:和仅仅是合并的意思,那仅仅指湖光和秋月的合并吗?
(学生在沉思。)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老师描述:秋月倒映在湖中,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水天相接,清澈的洞庭湖水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仿佛已经身临其境。
生:景色太美了,我已经沉浸其中。
师:此时,你对“和”又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觉得是融和,湖光和秋月已经融合在一起,太美了!
生:我觉得此时湖光和秋月已经融为一体,湖中有月,月中有湖。
师:你们的理解太棒了!
师:我们来看第2句,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们读出来了吗?
(出示第2句)
生:我读出诗人把潭面比作镜子。
师:潭面指什么?
生:洞庭湖面。
师:这里的镜子和我们平时用的一样吗?
(生思考。)
师:注意镜字的偏旁。
生:我觉得这里的镜应该和我们现在的镜子不一样,是金字旁,铁做的。
师:对,古时候镜子是铜做的,叫铜镜。怎样的铜镜?
生:没有打磨的铜镜。
师:平静的洞庭湖面就像没有打磨的铜镜一样,一片朦胧之美,你能读出来吗?
(生练读,指名读。)
师: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三四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白银盘中有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师:白银盘指什么?青螺指什么?
生:白银盘指洞庭湖?青螺指洞庭山?
师:这座山叫君山。
(师板书“君山”。)
师:有一位诗人也写过一首诗赞美君山。
课件出示:
《题君山》
雍yōng 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师:自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里也把君山比作螺。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诗人也把洞庭湖比作镜。
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题君山》。
师:关于君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不想听?
生:想。
(师讲述: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师:诗中3、4两句,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课件出示: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发现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色,一个是翠。
师:你觉得哪个好?
(生举手。)
师:不急着举手,多读几遍,好好想一想。
生:我觉得是色字好,读起来好听。
生:我觉得也是色字好,水不可能是翠绿色的。
师:树木倒映在水中,也可以是绿的,青山绿水就是指这个。
生:我也觉得是色字好,因为如果用翠字,就只有一种颜色,而洞庭湖肯定不止一种颜色。
师:有点道理,你们不是不因为语文书上是色字就觉得色字好?
生:就算语文书上是“翠”,我也觉得是“色”好,因为不止“翠”一种颜色,肯定還有其他颜色。
师:那还有其他什么颜色呢?诗里其实也表达得很明显,遥望洞庭山水色——接着往下读:白银盘里一青螺。
生:还有“白银”,“青”这些颜色,所以一个“翠”,不能完全描绘出洞庭湖的美。
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尽信书不如无书。
【反思】写景诗文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景中有情、景中寓理;另一类纯粹是因为景美而写景,表达作者内心的愉悦,没有特定的情感要表达。《望洞庭》这首古诗,作者刘禹锡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景美,是纯审美的,属于后者。教师要正确解读文本,充分尊重文本的个性特征。带领学生在文字和图画中感受洞庭湖和谐之美,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辨能力。“色”“翠”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好,好在哪?这一问题犹如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升。特别是教师又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到用“色”的好的理由,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对诗句的理解更准确了。
三、抓住诗眼,感悟和谐之美
师: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不少诗人留下赞美的诗句,我们来看看这两句。
出示: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吴楚东南坼chè ,乾坤日夜浮。”
师:读一读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很壮观。
师: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生:我感觉很有气势。
师:你能读出气势吗?
师:齐读。
(再出示《望洞庭》)
师:这首诗也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我觉得这首诗给人的感觉柔和。
生:我觉得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很优美。
生:我觉得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像一位书生。
师:非常好!如果孟浩然、杜甫笔下的洞庭湖是一位东北大汉,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则是一位书生。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三位同学读得过于温柔缠绵。)
师指出:刘禹锡生性豪爽,他的写景诗里也透着男性诗人特有的旷达飘逸,可以处理得阳刚一些。
师:古诗中一般都有诗眼,也就是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或者说这首诗哪个字最能体现刘禹锡眼中的洞庭之美。
(生一时没有找到。)
师:看来大家都在猜,其实这首诗的诗眼是和。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在诗人刘禹锡的眼中哪些是和谐的?
生:湖光和秋月是和谐的。
生:山水是和谐的。
生:洞庭湖和君山是和谐的。
生:白银盘和青螺是和谐的。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来看看刘禹锡的经历,他曾经和柳宗元一起是革新集团核心人物,后来因为得罪了权贵,多次被贬,这是他转任各州,经过洞庭湖,看到了如此美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此时你对“和”又是如何理解的?内心平和,内心的和谐,诗人和这洞庭山水也是和谐的。对洞庭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再次朗读,读出感情。
(生齐读全诗,读出了赞美之情。)
【反思】都是写洞庭湖的诗,刘禹锡和孟浩然、杜甫的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同一景物因为作者观赏的角度、时间、心境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前者的壮美,后者的柔美,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回答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像一位书生,则是自己独特的理解。抓诗眼“和”字,在学生回答后,老师再次追问,你还觉得哪些是和谐的?引导学生感受:此时,诗人和这洞庭山水也是和谐的。
四、板书设计
望洞庭
和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