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诵读遇上经典古文与现代诗文

时间:2024-05-07

朱丽芳

“儿童阅读的价值,怎么估量都不为过!”关于儿童阅读,王崧舟老师曾这样说。如何践行儿童阅读,并在姹紫嫣红的儿童阅读花园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是我一直都在探索和实践的大事。

当诵读遇上经典古文

“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的。”长久以来,我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历代名家大师的养成,都离不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浸润与熏染,因此诵读古文经典,不是捷径,胜似捷径。

而一位好老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自己的特色课程。2014年开学季,我开始在课堂上探索“经典古诗文课程”。面对一群没有古文阅读基础的四年级学生,我构建了这样的课程框架:

课程内容如何实施呢?每周,我会安排一個固定的课时,专门讲解和诵读古文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蒙读物,以节奏明快、音韵优美见长,便侧重于诵读为主。除了常见的接力读、分角色读、创设情境读,还可以打节拍读、文白对照读等。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为了争取家长的支持,我们举行《三字经》汇报展示课,对家长开放,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见证孩子们在经典中的成长。

对于古文经典,仅有诵读是远远不够的,以读促写,以写促悟,读写思相结合,才能达到读写相长,让经典成为精神的血脉。不会写?没关系,从仿写、改编开始,再到创作。

读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后,抓住十个“一”,仿作《春雨图》:

一星一点一滴答,

一颗雨珠一朵花。

一枝一叶一庭绿,

一人独立一檐下。

读唐诗《山亭夏日》,我们来试试改写成词:

翠树繁茂,树荫送凉,水晶帘下,浓浓夏日长。兼则有亭台楼阁,影入池塘。

清风掠水,涟漪荡漾,花香袭人,问香从何来?且看那蔷薇争艳,附架攀墙。

不久后,有学生春游后尝试写了首小诗《春山》。

细柳依依鸟鸣阴,暖风徐徐波泛粼。

信步寻芳登高处,花开漫漫醉游人。

稚嫩文笔,渐渐有了诗心诗性。

五年级读完《三国》之后,学生开始尝试用小文言写作。于是,课间的一件趣事演变成了《夺梨风波》:“旁观者蜂拥而上,或抢,或夺,或竟啃。倏忽,黄兴大叫:‘吾来也!直越人墙,逢人便撞,逢物便踢,状如匪寇。飞身夺梨,杀出重围,大笑不止。”有的学生游山玩水之后写下了《齐云山日出》:“远处高天,红日若隐若现,于云中飘忽不定。吾深信日渐将出,便耐心等待。须臾,只见点点红光瞬间迸出云海,而后金光万丈,光芒四射。”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说:“阅读不断地推进孩子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的,无阅读不语文。同时,写作包含并大于阅读。读写并进,成为双翅,带着经典诗文和童年童心一起飞翔。

当诵读牵手现代诗文

如果在课程架构中,仅仅有古文经典,那一定是不够的,现代诗文的阅读一样重要,“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远。班级图书馆,我们购置了近500本童书,每天的晨读课,也兼顾《日有所诵》诵读。后来,还不定期地朗读果麦的《给孩子读诗》,以及《世界金典儿童诗》《百年百首优秀儿童诗》。

时间哪里来?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我每周至少抽三节课来做阅读指导,除了前文说的古文经典课,还有一节儿童阅读指导课,一节自主阅读课。时间要花在值得停留和付出的事情上,减少繁多冗杂的课文分析,挤出时间,带着孩子,沉浸阅读,让现代诗文成为成长的加油站。

2017年,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风靡全国,我们班也随即开始了每天一次的“朗读者”活动。每天第一节语文课,安排两个孩子,每人五分钟,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内容不限,形式自定。如今,这些孩子已经毕业近一年,但我仍记得程璨分享莫泊桑幽默短篇小说时那满堂的哄笑,记得昝俊杰读三毛《万水千山走遍》时女生的叹息,记得思妍读东野圭吾《解忧杂货铺》时孩子们的沉默与思考……

有了书籍的滋养与润泽,渐渐地,孩子们的文字活泛了,有波纹荡漾,有心泉歌唱。这是五年级时读法国诗人普雷维尔《画鸟儿》的仿作:

画动物

(中国)孙宇辰

先画一个开放的动物园

等动物一进来

就用笔把门关上

然后把围墙

一点一点统统擦去

小心别碰到动物的身体

然后画上森林、高山、草原

画上明媚的春光

再为动物选择一片最好的土地

当动物们无忧无虑地奔跑

画就算成功了

为什么要画一个开放的动物园?为什么要把围墙一点一点擦掉?或许,孩子还说不出来,但,对动物的关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已经蕴含其中了。

果勤必有功,卒造乎其极也!毕业前夕,有学生开始做客安庆广播电台直播栏目“栀子花开”,他们分享读书的收获,讲《追风筝的人》《杀死一只知更鸟》,或者,给听众讲讲自己最爱的诗人和作品……

当诵读遇上了古文经典和现代诗文,当孩子们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当读写思越来越深入,他们笔下的文字,渐渐脱离了当初的稚嫩与肤浅。童年的浸润,书籍的熏陶,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分数,而是养成阅读的习惯,培养诗心与诗性,自如地用文字我手写我心,涵养眼光,厚实底蕴,古今并重,内外兼修。生命,才如芳草,更行更远更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