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在整本书共读的路上

时间:2024-05-07

吴润兰

近年来,“师生共读”成了一个高频词语,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师生共读是推动学生阅读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将读书的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养成读书习惯,并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师生共读的重要性与作用愈加彰显。六年来,笔者一直在班级开展共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低年级:借助课堂,教师读学生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孩子识字不多,阅读理解的能力也较弱,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要想让他们独立阅读很难。因此,教师立足课堂,读书给学生听,是低年级开展师生共读很好的办法。低年级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选择共读书时一定要用心,选择那些贴近孩子们生活的、受孩子们喜爱的书籍,将书的内容大声地、绘声绘色地读给学生听,比如《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我的小姐姐克拉拉》《雷梦拉八岁》。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和学生讨论交流,通过讨论让模糊处清晰,孩子就比较有兴趣继续读下去;有时候也可以让学生猜一猜书里的内容,当学生的猜想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时,他们也就有了成就感,阅读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整本书的共读是要花时间的,每周一节阅读课,加上几天的早读,要想把一本书读完,没有一个多月是不行的。每次阅读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都应创设悬念,引发学生接着读下去的愿望。有时一本书读到第三章、第四章的时候,班里就会有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后面的内容了,于是自己也买来了书。当买书成为学生的自发行为时,教师就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阅读的种子。

二、中年级:由扶到放,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学生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无论阅读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质的飞跃。此时,要逐渐地减少阅读图画书,增加文字的阅读。中年级以后,课文里的名家名作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借助课本,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当然,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独立阅读两三百页的一本书,相对来说,还有些难度,这就少不了教师的帮扶。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可统一布置阅读进度,每天布置班级的阅读内容,从第几页到第几页,尽可能地关照到速度慢一点的同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每天都可以根据头一天的共读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或分享好词好句,或赏析精彩段落,或答疑解惑,或针对书里的某一特定内容进行习作指导。长此以往,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当然,把整本书读完的目标也就高质量地完成了。

例如,学了《丑小鸭》这篇课文后,我们师生开展了共读童话的活动。因为安徒生童话孩子们都已经读过了,所以我们当时读的是汤素兰童话书的《小狐狸的百宝箱》。书中《翅膀突然消失》里的主人公林小乙长了翅膀。读了这篇童话之后,我就让孩子们说一说:假如你长上了翅膀会怎样。受童话故事里内容的启发,孩子们脑洞大开,各种想象层出不穷。课后,全班每个孩子都完成了一篇想象作文《假如我长上了翅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孩子都能够在老师规定的进度之前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当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时,师生共读也就走上了快车道,从而实现了由扶到放的目的。

三、高年级:借助经典,以批注笔记为抓手,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小学生阅读往往是浅阅读,他们重故事情节,轻思想内涵,到了高年级,许多孩子虽然读了不少書,却都是泛泛而读。因此,教师可以依托师生共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写批注可以深入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挖掘文本内涵,写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文字。例如在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时,笔者和学生每天都写批注笔记。随着共读活动的深入,孩子们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和老师发生共鸣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等书读了一半时,不少孩子每天写下的感受已经多达一百多字。孩子们读完《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后,对爱国、战争、和平、亲情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独到的、深度的见解,师生之间进行了深入的对话。这样的共读就不再只是流于文字表面,只是关注故事情节,而是真正从书中走了一个来回,是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的。

师生共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了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小学师生共读,各个年龄段应该呈现出阶梯性、螺旋式上升的方式,而探索和新方法则和共读一样,会永远在路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