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主题学习”重塑阅读课程

时间:2024-05-07

林雨婷

小学生正处于阅读敏感期,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但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仅局限于教材,阅读量少,即使进行了课外阅读,读物也多为漫画或者作文书,阅读质量并不高。因此需要老师在立足于课内阅读的同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首先,我们利用“语文主题学习”来搭建教材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一米阅读”平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紧紧贴合教材每一单元的主题,提供大量优秀文学篇目给学生阅读。如统编二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课文,丛书相应地设置了“奇妙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单元,并在其中提供了14篇与动物有关的韵文和小故事给学生阅读;课堂上学习了《曹冲称象》,学生就能从丛书中的“聪慧少年”这一主题单元下阅读到《华佗拜师》《聪明的徐文长》等五篇智慧小故事。这样的阅读设置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又拓宽了阅读面,使整个语文学习显得更加丰富有趣。因此每学完一篇课文,老师会利用“一米阅读”平台将丛书中的相关篇目布置给学生,起到补充阅读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的整个阅读课程设置都受到“语文主题学习”的启发。

绘本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学习中重要的补充资源,绘本的特点是文字量少、配图精彩丰富,出色的绘本往往还契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此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过:“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我们倡导家长读给孩子听,更倡导将绘本引进课堂由老师读给孩子听,实现师生共读。班级每周设置一节绘本课,我们对于绘本的选择会侧重与课程学习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有主题的阅读比较。比如我们学习了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之后,又将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带入课堂,由此形成了关于“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的相关阅读。在学习完《植物妈妈有办法》之后,我们拓展阅读了《一粒种子的旅行》,使学生对自然界植物多样的播种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侧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完课文《妈妈睡了》,我们拓展了一系列关于“母爱”主题的绘本阅读,如《我的妈妈真麻烦》《我妈妈》和《逃家小兔》等。在绘本阅读中,我们会注重读、写、绘的结合,让学生在读、写、绘中提升表达能力,体验阅读乐趣。

学生的阅读不能仅停留在短篇文章的阅读上,推进整本书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更重要的是读整本书能让学生接触到一个更加丰富的文学世界。实际上,阅读完整的一本书的过程就是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在班上我们推广了“每月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导读课,老师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围绕这一本书开展阅读交流、家庭故事讲述等活动。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米阅读”平台布置整本书阅读任务,其中的“思维导图”模块能帮助学生梳理整本书故事情节和流程,有效推动学生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此外,“阅读闯关”的模块设置,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如果有主题上的关联,我们还能尝试将班级阅读的整本书与其他作品结合阅读。比如我们班级在读完《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之后,又拓展阅读了绘本《三个强盗》。这两本书不论是在故事内容上还是在表现的主题上都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共同对“善与恶”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都以“愛与善良感化了邪恶”为结局。在这样的对比阅读中,二年级的学生自发地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所有书最终坏人都变成好人,坏事都会变成好事”这样的疑问,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后,有学生回答 :“因为这些作品都是作者写的,说明作者自己有这样美好的愿望。”还有学生说:“如果坏人一直坏下去,看书的人也容易学坏,这些书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好榜样。”我觉得关于这一个问题的提出和对这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都充分说明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主题对比阅读”,才可能生成这样的关联思考。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主题学习”重塑了我们的阅读课程,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很大改变。在我们班级中推广阅读可以说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班级的阅读氛围浓厚,学生之间在课外相互借书、交流的现象明显增多,这些多样的阅读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与支持。日后我们将在“语文主题学习”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与实践,力图让学生能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