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颗枸杞豆》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4-05-07

崔益林

一、真实故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两个故事,一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那是发生在2015年10月25日,无锡一家医院的重症病房内,来自南通通州的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王老师正准备进行第二次肺移植手术。就在她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她回头望着静候在手术室门口的她的亲人、她的同事,还有那一群她的孩子……此时此刻,她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我不想死……”所有的人都在手术室外静静等候着手术奇迹的发生。然而就在手术的过程中,王老师永远永远地闭上了她希求的眼睛,永远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亲人、她的同事、她的那群孩子……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王老师在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会发出“我不想死”的声音?

生:可以看出,王老师对生命的热爱,对她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的赤诚。

师:是的。所有的亲人、所有的同事、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王老师重生,因为她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没有做完。

师:讲完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再来一起分享我国著名作家程海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第58页,请大家一起大声读一下这个故事的题目。

生(齐声):三颗枸杞豆

二、检查预习 引入文本

师:课前大家都进行详细的预习了吧?!

生(齐声):是的。

师: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那就是作家程海在这个故事里面最想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大家用我们惯用的圈点勾画的方法在书本上把它标出来,然后把你找到的那句话与大家分享一下。知道的同学可以举手,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预习成果。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是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师: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生(齐声):有。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為在记叙类文体中议论兼抒情的文字,往往起到揭示文章主题,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所以我选择了这句话。

师:很好。

三、着力题眼 走近文本

师:但是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程海作为一个作家,竟然以“三颗枸杞豆”为题,我觉得有些问题,因为连同题目在内,全文就三处提到三颗枸杞豆,而且也只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生:是的,注意到了。

师:既然大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来帮助程海,其实也是帮助老师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能不能帮助老师重新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并说出你重新拟题的理由。

(生举手)

生:一个淘气鬼的故事。(板书:一个淘气鬼的故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文章第2段就直接交代“我”是一个淘气鬼,这应该算一个理由吧!另外文章第4段,交代我上学之后,“我心里烦躁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捣鬼,每每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狠狠地批评一顿。”第5段说,我因为“太怀念我的小松鼠、小蚱蜢了”,所以开始逃学,这种现象在今天是更加不容许的。你说这不是“淘气”,又是什么呢?

师:是的,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老师,我的题目跟他一样,我拟的也是“一个淘气鬼的故事”。刚才他说的理由还不够完整,我想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

师:好的,你说说看。

生:文章第6段,写“我”旧病复发,其实就是写他又开始逃学了。足以见得“我”是一个淘气鬼,所以我也觉得这个题目蛮好。

师:大家说说看,这两位同学的题目怎么样?

生:老师,我有些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觉得他们的题目不是怎么样的问题,而是确实不怎么样。

师:也就是你对他们俩所拟的题目不满意,是吗?

生:是的。

五、引导追问 走进文本

师:那你说说看,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文章的确写到了“我”是一个淘气鬼,但是真正写淘气鬼的文字也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到了一个淘气鬼的蜕变,也就是说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我”后来在三叔的启发之下并不淘气了。我觉得这才是应该拟题的着眼点。

师:分析得有道理,那你准备给这篇文章拟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

生:我觉得应该从植物学家这个角度考虑,才更有故事,所以我想以“一个植物学家的故事”为题。(板书:一个植物学家的故事)

师:老师想具体听听你的理由?

生:文章开篇就直接交代了“我是一个植物学家”,而且文章的第2段用大量的文字描写山谷里的森林,这就意味着大自然对于“我”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为“我”后来成为植物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一个植物学家应该具有的潜质。

生(接着):刚才两位同学说了“我”是一个“淘气鬼”,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是爸爸的训斥和拳头并没有使“我”真正改正对植物、对大自然的那份执着,那份酷爱。他逃学固然不对,但是他所逃学的地方,还是与他感兴趣的植物有关,所以他发出“小树林的一切都散发出诱人的魅力”这样的感慨。

师:这就足以证明“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吗?我觉得不尽然。老师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单凭淘气,单凭这一点点兴趣,谈何容易啊!关键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的变化?

生:老师,我拟的也是这样一个题目,因为我也考虑到老师所提的这个问题。在“我”遇到三叔,渐渐了解到三叔的情况之后,“我”在潜意识里也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师:哪些变化?

生:文章第35段,写的是发生在一个星期日的事情,可见“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逃学生了。

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甚至对以前所感兴趣的一切觉得有些腻味了,更可贵的是“我”认为三叔是一个“可敬”的人。而这些微妙的变化,也都为“我”后来成为一个植物学家埋下了伏笔。

师:你很不简单,看得很仔细。是的,如果没有这些变化,别说成为植物学家,就是成为一个好学生也很难。那么,既然你给文章拟这样的题目,那文章有没有写“我”是怎样成为一个植物学家的呀?

生:我……好像没有!

师:这就对了,所以老师觉得这个题目也值得商榷,也不是太妥帖。大家再想想,再动动脑筋,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题目?

生:老师,我拟的题目是“三叔的故事”。(板书:三叔的故事)

师:好的,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生:文章从第9段开始就出现了文章中的另一个人物——三叔,而且篇幅也不少,况且“我”从三叔一生的教训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尤其是三叔给“我”的三颗枸杞豆更是让我刻骨铭心。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因为尽管他是一个可敬的三叔,但是我覺得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

师:为什么?他可怜吗?

生:是的。我之所以说他可怜,是因为他遇难而退、三心二意、目标不一。文章第11段有依据,尤其是他的三个理想都没有实现。

师:哪三个理想?

生:这个内容在文章的第38段。三个理想分别是:建筑师、作家、生物学家。

师:何以见得这三个理想没有实现呢?

生:因为三叔用一幅画来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书上是这样描述的: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0”,这就意味着三叔的三个理想全部都破灭了,没有实现。

师:说得真好!塔本应该是巍然耸立的,可三叔的画却是歪歪斜斜的;书本应该是整整齐齐的,可三叔的书却是松松散散的;树本应该是参天秀颀的,可三叔的画却是弯弯扭扭的。三个理想相继破灭,的确很可怜。还有更可怜的事吗?

生:有。因为等到他醒悟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快要离开人世了。未免太悲伤了。文章第10自然段对三叔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拟题的话,我觉得使文章所宣扬的正能量有所削弱。

师:很好!这位同学还使用了一个新词“正能量”,可见这位同学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我很看重这位学生未来的发展。他说得有道理,连老师也没有想得这么透彻。

师:很好!刚才那位同学,你说三叔是一个可敬的人,而且文章中的“我”也认为三叔是个可敬的人,大家不妨也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三叔究竟“可敬”在哪里?

生:我认为文章的第25段可以看出三叔的可敬之处。

师:为什么?

生:三叔知道野豆角花的很多秘密,可是“我”一点也不知道。

师:你能告诉大家三叔知道野豆角花的哪些秘密吗?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朗读)

师:(给予表扬)还有吗?

生:还有第27段。

师:你也读给大家听一下。

(生朗读)

师: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生:……

师:既然这样,我倒要来问问大家,从这几段文字中,你就能看出他的可敬之处吗?

生:是的。文章第25段运用语言描写,并且借助于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三叔对野豆角花的喜爱之情,我觉得三叔可敬。

师:还有谁要补充的?(大家可以举手回答)

生:从三叔的言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叔已经把这些植物当作人一样看待,甚至这些植物已经成为三叔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觉得三叔可敬。

师:好的,你来!

生:更让我觉得可敬的是,尽管三叔就要离开人世了,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对“我”的教育和启发,至少他始终没有忘记叮嘱我要珍惜时间。

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文章的第21段、第23段、第29段、第31段,都反复提到三叔对时间的珍惜。(板书:珍惜时间)还有课文不止一处提到的太阳,其实这太阳绝不能仅仅认为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太阳,它应该是时间的代名词,是生命的象征。尤其是临别时还不忘送我三颗让我深深反思的枸杞豆。所以,我也赞同以“三叔的故事”为题。

师:说得很好!还有同学想补充的吗?

……

六、回归题眼 深入文本

生:老师,以上同学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总认为如果以“三叔的故事”为题,始终不能突出“我”——一个植物学家的成长历程,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也不是最贴切的。

师:那你认为什么样的题目比较好呢?

生:我还是认为作家程海以“三颗枸杞豆”为题目比较好。

师:你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以“三颗白果”或者“三棵柳树”为题,偏偏要以“三颗枸杞豆”为题呢?

生:老师,我还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自从你布置预习之后,我特意回去百度了一下关于枸杞豆的资料,原来“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滋补肝肾、抗衰老、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尤其是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所以三叔把三颗枸杞豆作为临别赠礼,我认为这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三叔对生命的热爱,而这一点恰恰就是文章的主题。所以刚才老师给我们所讲的王老师在手术前反复念叨“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热爱!!!

(板书:热爱生命)

师:很好!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枸杞豆的有关知识,其实老师也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请看大屏幕。

师: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

生:老师,我也觉得“三颗枸杞豆”这个题目比较好,因为“三颗枸杞豆”作为一种植物,文章中的两个人物都与他们所喜欢的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觉得也很贴切。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其实“三个枸杞豆”只是一种具象的植物,三叔给我的的确是三颗枸杞豆,但是我们大家如果只是把它看作是三颗普普通通的枸杞豆,那文章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其实三颗枸杞豆承载着作者对人生的所有感慨。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哪些感慨吗?大家也一起动动脑筋。

生:文章第57-59段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至少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它象征著三叔生命的终结,因为它的形状就是一个0;第二,它就是三颗遗憾的0,因为三个愿望都变成了泡影;第三,它是一切事物的起点,有时我们经常说让我们从0开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师:说得真好!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在语文老师倪主任的带领之下,再一次走上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

七、归纳总结 作业布置

师:是的,“三颗枸杞豆”只是千千万万种植物中的一种,也许并不说明什么,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它所饱含的寓意是深刻的,是令人深思的。这三颗红红的枸杞豆就像三叔点亮在我心头的三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就像王老师临终前留给我们的那三声“我不想死”,寄托着她对生命的期盼;同时也是三叔在临终前的那种悔恨、自责、内疚以及那种对时间、对生命、对人性的强烈渴望。

感谢大家,帮助老师解决了关于课题的疑惑。

师: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高声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主人公保尔关于生命的一段精彩的思考,请看大屏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师:请坐!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抓紧时间,珍爱生命,去实现心中的“中国梦”。

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两个故事,希望这两个故事给大家的印象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为了验证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课后请大家完成导学案上面的第3题:

三叔先后给我留下过哪些谜语?后来为什么“我”一下子就猜到了?“我”悟出了什么道理?

师:好,下课!

八:板书设计

三颗枸杞豆

程 海

珍惜时间 热爱生命

一个淘气鬼的故事 一个植物学家的故事

三叔的故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