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素材组织

时间:2024-05-07

左进红 崔维红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核心环节,它是教师完成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和“板块”的重要过程。总复习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让笔者深深地感悟到上好数学复习课,关键是组织好复习课的素材。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课的素材,有效地进行数学复习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好优秀教学资源,提纲挈领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很多优秀教师和教学骨干都有研究。这为我们构建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回顾和整理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梳理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网络,复习不是简单地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整理,学会归纳,将复习课与练习课严格地区分开来。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一课时,先出示一扇门的平面设计图,提出问题:木工师傅要对这扇门进行加工,有些数据需要我们帮他算一下:

(1)沿着长方形和圆形边框钉上木条,至少要多长的木条?

(2)给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

(3)在底下做一个六边形的装饰图案,这个装饰图案要做多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呢?

学生马上领悟到要用上“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明确了今天复习的主要任务。教师随即出示复习提纲:今天老师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1)什么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

(3)平面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面积公式之间的推导有什么联系?

紧接着,学生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把知识用情景和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系统地整理归纳,这样既提纲挈领,又入心入脑。

可以说,在学生课前整理知识时,知识是凌乱的;师生一起回顾的时候,凌乱的知识是散装的;经过小组的梳理与全班的交流,知识基本上连成了线,学生就清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利用好教材中的数学素材,巩固提高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复习素材,前一部分一般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感受的整理与回顾,后面的部分一般是练习题和复习题。对于前一部分,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前完成,让学生明了自己前面学了什么,怎么学的,学得怎样,有什么困惑,然后再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上课时间。教材上的练习题和复习题是经过教材编写组的专家和教师精心挑选、反复研究而集结形成的,可以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对于这一类题,笔者要求每一题都让学生做,并且对个别的难题进行讲解,对题目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提升。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提供的题目太少,课堂容量不大。其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将教材提供的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可谓“换汤不换药”“依葫芦画瓢”,有时候改变一下数字,或是加上一个能利用上条件的问题,就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效果。

三、利用好现实素材,激趣创新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时刻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总复习课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复习“常见的量”时,出示一篇“淘气”所写的日记。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学校要组织去春游,早上六点,我便从长2.3厘米、宽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我拿起一支长15米的牙刷开始刷牙,不知不觉过去了3小时。洗漱完毕,我赶紧端起一杯20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完,拿上妈妈给的10角零用钱,背起2 000千克重的书包开开心心地到学校去了……

笔者借助学生熟悉的日记,故意错用单位,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错用单位将引起严重的后果。这既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让学生立刻感受到学习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又如在组织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时,笔者设计了“如何求一个苹果的体积”问题,学生通过探索得出了可以将苹果放入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不同的容器中,通过水面的上升来测量苹果的体积。可以看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现象,不断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利用好学生作业和单元测试,查漏补缺

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有些教师往往采取设计大量练习的教学形式,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复习的厌倦。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教师翻来覆去的讲解很“啰唆”,学习困难的学生,无论你讲解多少次仍然是“一头雾水”,这样的局面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帮助。

学生的作业情况直接向教师传达了他们的学习状况。哪些地方存在的问题还较大,哪个方面学生掌握得还不够好,我们就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为此,笔者专门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纠错本”,及时地将每次作业出现的错题更正在“纠错本”上,那么复习时,只需查阅“纠错本”就能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我们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练习,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学生的单元评价情况记录,也对学生的每一个知识板块的掌握情况有直观的展现,我们也要好好地利用它,进行错题讲解、难题分析、对比练习。

五、利用好精彩的习题,应用提升

在对学生进行毕业总复习时,教师要选择一些具有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的经典例题。例题的选取要做到活、深、精。“活”是指题目要灵活,解法不是单一,而是多种的,学生做完后,要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深”是指具有一定深度的难题。但是此种例题的选取不是“偏题、怪题”,而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精”是指所选的例题不要过多,要精辟,如果多了反而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时,其中有一个练习题的意图是让学生求三角形、半圆、梯形的周长。教师处理得巧妙之处是将问题提法进行改变:三只小兔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起点出发,绕各自的图形一周,再回到终点,猜猜看,谁先到达终点?这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最想知道的是谁胜谁负,从而计算周长的劲头十足,课堂充满活力。笔者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这节课时,出示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巴依老爷让阿凡提为他养鸡,把鸡圈养在用竹篱笆围成的一个长方形的鸡圈里。鸡大了鸡圈显得小了,小气的巴依老爷不给阿凡提材料,但要阿凡提把鸡圈放大,阿凡提该怎么办?面对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思考,并运用已知的平面图形的周长知识帮助阿凡提想办法,并积极地验证“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这一猜想。可以说,复习课的练习着重于将知识结构转化成认知结构,好的习题能测试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水平。

总之,面对小学数学毕业班的总复习课,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复习素材,充分地了解学生,选择和积累复习资源,合理、有效地安排好每一次复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达到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