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诗词教学中的文化文学知识渗透

时间:2024-05-07

范华仙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翼,但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对“语用训练”趋之若鹜的当今语文课堂,教师“谈文色变”,生怕被批缺少“语文味”。殊不知,浓浓的匠气使语文课变得味同嚼蜡,语文课,真正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牙口”渐好时,引领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文化阅读,是必须也是必要的。散发出知性和意趣诱人芬芳的语文课堂,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生长养料。

语文课上如何兼顾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传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格律严谨、意蕴深远、经过千百年积累沉淀的古诗词无疑是最佳入口,古诗词的课堂应该氤氲着语言文字的芬芳。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渔歌子》一词教学为例,试论如何实现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字、文学和文化的整合。

一、明意——夯实文字训练

初读古诗时,重视古诗中字的读音,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明意时,让学生试着用准确、通顺、生动的文字说说诗句表达的意思,对全诗有个大概的印象。初读,再读,赏读,层层的朗读中,完成字词句练习和朗读训练的任务。

《渔歌子》一词短小,27个字,但生字不少,要读好并非易事。在初读时可布置简单的任务: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暗示学生将所有注意力放在生字词的学习上。之后朗读反馈中,相机进行“箬笠、蓑衣、鳜鱼”等生字教学时,仍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提示学生看注释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汉字的意思,落实字词的教学。

张志和是山水画家,通过景物的叠加,寥寥几笔简单的勾勒,仅仅用27个字,便将一幅明丽又空蒙的水乡春汛图展现在我们眼前。“青山前,白鹭飞翔;碧水间,鳜鱼嬉戏;斜风中,粉红的桃花轻轻摇曳;细雨里,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

再读“举象”时可以思考问题“这首词勾勒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的样子”,比比谁说得美,谁说得生动,引导学生细致描述,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活色生香美景。赏析画面后,再让学生想象画面读,“不归”的理解水到渠成。这时的读,带上理解和感悟后,学生的读已经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越读越出滋味。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

朗读,圈画,借助注释,根据字形,联系插图和上下文静思默想,自由表达,诵读。既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克服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片面性,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能读进诗中,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达到“言意兼得”境界。

二、欣赏——渗透文学常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小学阶段的古诗词通常是五言或七言,大多为绝句,偶有律诗。它们平长仄短,合辙押韵,对仗工整,极富音乐美,有一种“言尽而意无穷”的语言效果。丰富的想象结合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创造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必然要了解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简单文学知识。

简单不只是告诉。古诗词之美美在节奏,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跟着教师的手势读、叠读等各种形式练读,虽没有刻意告诉学生古诗的节奏及韵律之类,但学生能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感受节奏和音韵之美。

同样,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己去发现其他的文学知识:

《渔歌子》是一首词,是小学阶段接触第二首词。将之前的《忆江南》和以往所学的格律诗进行对照,学生便能发现词和诗的不同在于:诗每行字数相同,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此时教师便可相机引出:所以,词还叫“长短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然没有深入讲解,但中国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一点点种上了学生的心田。

三、意蕴——了解中华文化

诗言志。古诗词博大精深,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人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认知渠道和丰富的情感藏在诗行里。

《渔歌子》这首词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词中景、词中情,更在于“不归”这一词心。“青箬笠,绿蓑衣”这一词中人更成了中国文学上的经典形象,是中国隐者文化的最佳诠释。

在不少学生的认知中,张志和的不归是贪恋美食或是流连美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他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呢?教学中可先破后立:若春天过去,美景消失,还会不归吗?在学生的心湖上扔下一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学生疑问未解或是未得到肯定的答案时,链接张志和的相关资料和另外几首《渔歌子》。在朗读中,学生心头的疑惑也渐渐消失,答案成竹在胸。此时,设置一个劝答书写,让学生置身于张志和的角度,想其所想,思其所思,言其所言,将心中的想法诉诸笔端,我手写我心,将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语言发展与情感体验同生共长。

古诗词是一座桥,连接的是古与今,打通的是想象与现实。古诗词课堂上的语文味是由文字、文学、文化三维合力来营造的。语文教师需用语文底蕴为支撑,用教学匠心带领学生在明意时夯实文字训练,在欣赏中渗透文学常识,在意蕴中了解中华文化。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触摸文字的温度,呼吸文学的芬芳,撒播文化的种子,引领学生在诗词课堂肆意行走。(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