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分析

时间:2024-05-07

范际荣

一、问题

1.教材内容难以适应。一是教材内容多而宽,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实施新课程后,由于新教材尤其是必修课内容多、知识面宽,把过去三年的课程压缩在一年的课程里,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如金属钠、铝、铁,非金属硅、氯、硫、氮等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而课时又少,所以有些知识只能介绍得非常粗浅,加上内容又宽泛,因此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在一年内只当做科普知识了解尚可,要作为一门学科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显然是不够的。选修和必修知识层次悬殊太大,以学生在必修课上所掌握的知识,很难接受选修课的知识内容,更别说探究了。二是教材结构变化较大,多数教师很不习惯。在化学老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出现是循序渐进的,从而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新教材有的概念则是先让学生感知,再逐步掌握,打破了传统的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而注重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以话题为切入点开展学习。如人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以能量为情境的话题,知识的学习围绕能量转化这一线索为主题,但原电池概念与化学平衡理论内部的联系不够紧凑。怎样有机地把握这些概念的深度、广度、关联度以及方法和情感的价值,都值得研究。由于新教材结构由过去的学科主义转变为现在比较重视人文主义,多数教师不习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再次,教材破绽不少。如在人教版“必修1”电解质的教学中没有介绍弱电解质的概念,这就导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学生难以理解弱电解质不能拆解成离子符号。

2.教学深度把握不准。教师虽然是先参加培训后上岗,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根深蒂固,对新课程思想、教材内容体系缺乏全面了解,不少教师仍然在旧课程框架下,用旧的知识系统、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来实施新的课程,出现俗话所说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特别是在课程的每一模块中知识该拓展到什么程度,教师初次拿到新教材后感到茫然。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王磊教授在《必修化学模块功能定位和内容标准解读》中指出:“必修化学课程是基础性的保证,但不是基础性的全部。”这就是说在必修模块备课时,要抓住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必备基础、核心知识,不要面面俱到,任意拓宽。如,对“物质的量”教学中的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几个推论、“离子方程式书写”教学中的随定量关系不同反应结果的不同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特殊形式、有关氮的氧化物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铜锌原电池以外其他种类的原电池等内容,有的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而是用“一竿子插到底”的专题式教学方式,随意加深难度,结果是既给学生增加了负担,又浪费了课时。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反而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只能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生只能埋头于练习题之中。学生要学习十多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因此苦不堪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一些资料,学生不是没有时间,就是家长不让上网。再加上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依赖性很大,惰性较强,探究问题时,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

此外,课程标准及教材上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对实验设备需求大,但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明显跟不上。我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之一,教学设施和硬件建设在本县中学属一流尚且不够,更何况那些山区农村中学,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可想而知。另外,课本中有关利用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可饮用水的大型化工厂、氯碱工厂等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本地根本无法为教学提供实地的考察和学习,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只能讲纯理论知识,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又怎能把化学知识融入解决具体的问题中来呢?

二、分析与对策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一成不变的剧本。新课程不同了,课程标准给教材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三套教材(苏教版、鲁教版、人教版)从结构到内容都有较大差异。比如“物质的分散系”:苏教版不到一个课时,没有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加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而在鲁教版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独立为一节,胶体也独立为一节,胶体的制备性质和用途仅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出现了丁达尔现象、电泳现象,制备了氢氧化铁胶体和碘化银胶体;人教版也将电解质从物质的分散系中分离出去了,增加了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知识。再看看新课标,确实有对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要求。另外就是即使相同的地区、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校,课堂上也不一样。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无定法的不同,而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的不同。这就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如何补充素材、如何施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性。为了体现新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教材重组是必需的,必然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以新课标为指导,整合各版本教材的优点,大胆取舍,重新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吃透新课程标准,把握新教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相似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不要墨守成规,而要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新课程中的教学过程不能沿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路一步一步往前走,而要沿着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逐渐展开,在这个思维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教师要抓住机遇,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领会新课标精神,设置梯度,控制难度。化学必修内容几乎涵盖了传统化学教材的全部内容,而课时却大大减少了。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关键在于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新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状况,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节奏,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讲究螺旋上升,不要求一步到位。超纲的内容、已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度和广度的内容不宜拓展,如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的凝聚、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等。有些内容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设置梯度,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的方案设计,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探究题:(1)食盐中含有泥沙怎样提纯?(2)食盐中含有硫酸钠怎样除杂?(3)如果除杂时加入的除杂试剂过量,则过量的试剂怎样处理?并且告诉学生在除杂时如果食盐溶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除去。在提示和探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再要求学生设计粗盐提纯的方案,才能成功。这就是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问题串),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完成对学习主题深入、全面的认识。

3.既重视知识结构,也重视探究过程。新教材对知识呈现方式作了较大的改革,教师可以直接感受教材对探究活动的重视。如有一些结论没有直接说明,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归纳总结;有些地方以科学的方法为体系编写,化学的基础知识作为例证;有些部分以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体系编写,知识的产生和联系运用了探究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区分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把新教材中最富个性和特点的探究活动等栏目丢在一边。事实上,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有价值。当然,教师同样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活动中,而忽视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我曾听过一位教师“氯水成分的探究”的公开课,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让学生分析推测氯水的成分,然后各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学生做实验验证方案和猜想。其中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用pH试纸测定氯水酸性的实验,结果变白了,与预设变红的现象完全不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只有这样的探究课才能达到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结构同时兼顾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认识和经验不足,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教师要克服急躁、抱怨情绪,学会经常反思。只要本着对学生健康发展负责的态度,勇于不断实践与总结,相信我们的教学一定能逐渐适应新课程及其标准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中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