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双减”的多维度作业设计策略

时间:2024-05-07

夏志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重大改革,提出了“双减”政策,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提出新要求。地理作为基础学科,多角度的有效作业是提升学科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多角度设计地理作业,不断从多维度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作业设计要注重发展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1]。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注重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活动作业: ①探究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有整体的认识,同时也应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破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增强关注人类生存空间的责任感。②地图知识我来说。为完成作业,应认真研读地图,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明白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挑战难题的经历会促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

二、作业设计要以生活为源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学科特点。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语言”时,从课程内容出发,设计以下作业:①我们生活的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吗?这些语言之间有何异同?②你知道目前全球有多少人和多少国家在学习中文吗?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什么?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各个民族使用的语言不同。学生对这些来自生活中的问题比较熟悉,有利于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在积极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关于世界语言的地理知识,而且在探寻世界语言的过程中也会油然而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气候”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知识点探究家乡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这种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探究起来得心应手,也能很快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还牢固掌握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点。

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兴趣和热情会促使他们高效地完成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培养探究精神,还明白了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这一道理。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综合性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所以在地理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开展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的设计。

在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首都北京”时,设计如下作业:讲《首都北京》的故事。大部分新疆学生未去过北京,对北京比较陌生,可联系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要搜集北京各个景点的历史渊源,又要掌握各个景点的地理位置,还要整合材料用流畅的语言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这次的作业活动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整合与表达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第三章“气温及分布规律”时,可邀请物理老师设计如下的课堂活动作业:①为什么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氣温,冬季海洋气温则高于陆地气温?②同样是北半球,为什么海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出现比陆地推后一个月?这个问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请物理老师给学生演示比热容实验,在物理老师的现场试验中学生立刻明白原来这是物体比热容决定的。笔者和物理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地图阅读”中的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讲解时,学生总是不能准确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笔者邀请数学老师指导学生绘制教室平面图。数学老师带领学生用皮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然后指导学生按1∶100的比例缩小得出数据,笔者则重点强调方向和图例在平面图中的正确性。这次作业完成后,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掌握很牢固,在后期的作业中几乎没有出现错误。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为让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本课知识点,一方面,可利用农牧区植物类型多样的地理优势把学生带到户外,另一方面,可邀请生物老师、美术老师共同进行指导。生物老师讲解各类植物的种类和形态特征。笔者结合本地的气候讲解这些植物的分布规律及生长习性,学生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搜集整理植物的根茎叶等,面对形形色色的植物根茎叶片,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美术老师指导下利用各类植物的根茎叶制作贴画图。本次活动既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又让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生物知识,训练了动手制作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美育熏陶。

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老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找准整合点,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现问题的解决,获得知识,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学生在完成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时,调动思维,不断探索,收获快乐,就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四、作业设计要注重多样化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业设计要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作业。

观察作业: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球公转”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每天观察“12点”太阳光线、“14点”太阳光线、“18点”的太阳光线,比较这三个时间影子的长短,并要求学生记录每天天亮和天黑的具体时间,以一定时间作为一个周期,根据时间的不同来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这种作业的完成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地理知识还获得了一种学习方法。

制作标本作业:在“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当地的民居模型。并通过视频把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不同地区的民居的特点进行概括,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得出结论:民居的差异体现的是我国各地区气候的差异,也就是气温与降水的差异。这样的方式,既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图表制作作业:图表制作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展示学生思维的模式。在学习“地图”这一节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地图三要素”画出中学部教学楼一楼的逃生路线图,学生把三要素的内容通过图表的信息展现在纸上,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地图的知识,也让学生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

总之,《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在于教师对于作业的认识。教师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思维过程,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改变作业设计理念。只有多角度设计作业,才能多维度提升能力。在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建立的同时更要注重实现学生思维的转化,尽最大可能体现作业的实际价值,才能不断提升中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