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自然观视角下高中生生态素养的培养探讨

时间:2024-05-07

李璐阳 刘智慧 唐丽

地理教学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生态文明有着共通之处。故而,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价值观,提升生态素养水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地理教学,这既顺应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潮流,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提升人们生态环境素养和达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的的迫切要求,更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应然选择。同时,地理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仅仅依靠校内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要求。因此拓展校外实践活动,开展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研学旅行是高中生生态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之一。

地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地理问题,地理教学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也是培养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生态自然观对地理教学中研学旅行的意义,能够更好落实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的生态思想,同时也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生态自然观、生态素养与研学旅行

1.生态自然观、生态素养与研学旅行解读

生态自然观的根本观点。是以劳动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自然观”这一概念,但他在《自然辩证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成为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2],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并将生态文明建設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十九大中又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3-4],而后又相继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一,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期盼,故而,提升人们的生态素养水平变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具体到中学,学校应该让学生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和加深认识,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学生懂得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之间平衡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相应的举措[4],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

2.生态素养与中学研学旅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加强学生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5]。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校应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来提高中学生的生态素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渗透的“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生态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育可以积极利用各种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生态素养,比如研学旅行。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研学的途中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态问题,提高生态素养,这是任何书本都达不到的效果。

3.生态自然观、生态素养与研学旅行的关系

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能让学生意识到生态问题的复杂性及严峻性,树立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尊重环境、保护环境和顺应环境,树立生态自然观,提升生态素养,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对自我进行教育和管理,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拥有环保的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图1)。

4.地理研学融入生态自然观的适宜性

地理研学旅行中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如研学旅行中研学目标所要培养的人地协调观,强调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从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角度来认识。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人依赖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改变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的影响必然有利有弊,正如自然环境对人类而言也是有利有弊,这与辩证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相契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自然观,也说明了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类需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研学过程中所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与生态自然观内所含的生态思想在实质上是相通的。

5.研学活动与生态素养培养紧密联系

在新一轮新课程教育改革下,中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情怀的培养。就高中地理而言,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果仅仅是完成学科素养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也只是具有学科学习能力与要求的毕业生,而不具备相应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乡土意识。生态素养的培养是对地理学科素养的拓展与深化,是为国家培养具备合格公民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人。将生态素养理念和研学旅行紧密结合、并融入教学,不仅是对当前教育提出的新理念、新方向的探索、践行,更是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行为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当前高中生对生态素养的理解,促使他们增加生态知识的积累,自觉形成生态意识,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从而提升个人生态素养水平,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二、研学实践中培养高中生生态素养的途径

生态素养主要分为生态知识、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三个维度。本部分主要讨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研学设计,将研学旅行与生态素养的三个维度相结合(图2),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素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策略以贵州省生态研学旅行为例,探究研学准备阶段、研学实施阶段、研学反思阶段教师如何培养不同维度的生态素养。

1.立足实际,渗透生态知识

生态知识素养是培育生态素养的基础,是指个人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6]。即要求学生时刻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了解保护环境的基本常识性知识,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并且可以正确辨别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研学旅行准备阶段:及时为学生准备需要掌握的知识。在渗透生态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形成研学手册,方便学生及时查阅。在本次研学旅行准备过程中,教师应对研学目标进行拆分,深挖本次活动中的生态知识,并结合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提取知识,形成知识清单。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于研学实际,将知识揉合在研学旅行之中,还应适当引入历史、生物等社会性知识,满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需要。

研学旅行实施阶段:将生态知识与研学过程有机结合,将知识揉合在研学过程中,使之不突兀,不独立。例如参观贵州平塘FAST天眼时就可以将地貌类型大窝凼的知识融合在参观中。讲解“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原因,结合知识清单进行地貌与气候的学习。

研学旅行反思阶段:生态知识仍是研学旅行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及时将本次研学旅行涉及的生态知识在课堂上加以整理和复习,并能设计相应问题进行检测巩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在贵州省生态研学旅行活动中,学习完大窝凼的知识后,教师在课堂上应准备相关题目,供学生回答总结反思。

2.参与实践,内化生态意识

意识是人的主观调控,生态意识素养要求学生能深刻了解和认识环境危机,树立起解决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热情与担当。生态意识素养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价值态度,是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和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知[7]。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内化。

研学旅行准备阶段:生态意识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的渗透要从活动开始之初做好准备,从一开始便引起学生对研学中生态部分内容的重视。对此,可以通过前期安全教育课进行渗透。在深挖研学知识后,此时已经是生态意识的内化过程,例如,在教师前期讲解大窝凼的知识时,就应该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国家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知识的讲解之中。

研学旅行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升华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阶段,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感知,极易引起情感共鸣并触发内心的生态情义。例如生态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通过参观荔波小七孔,了解自然申遗的过程,感悟申遗过程的不易。明晰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意识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将所见转化为所感,内化为生态意识。

研学旅行反思阶段:反思总结是学生在研学后巩固强化生态意识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反思深刻认识到周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思考自己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是否过少,甚至产生“改变这种环境现状”的想法。通过一系列内心活动与情感意志进一步内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在实验室中完成黔灵山湖水水质检测后,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需要改善。在反思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湖水水质,培养其生态意识。

3.结合案例,实施生态行为

生态行为是生态素养的外化和集中体现[8],它不仅是一种理念体系,更是行动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养成的关键是要能够运用环境知识和相关技能去解决环境问题,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良好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

研学旅行准备阶段:在研学活动开始前,着重于生态知识的准备以及生态意识的萌生,生态行为并未得到过多体现。此时,教师更多的是向学生传达规范自身言行举止的行为准则或是条例,如不准乱扔垃圾、不准践踏草坪、少使用一次性碗筷等,这对于学生在研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生态行为外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研学旅行实施阶段:学生生态行为的践行需要真实的场域情景支撑,研学旅行实施阶段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将生态知识与生态意识通过不同形式在不同的时间教授给学生,还要深入挖掘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并保障其教育资源质量,在研学过程中穿插生态文明内容,促进学生将生态素养外化,使学生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研学旅行反思阶段:在反思阶段教师带领学生重点反思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是否践行了生态行为,如乘坐公共交通、旅行中不乱采乱摘等。另外,学校在此时应及时开设相应的生态美育课程、生态时政课程等,抓住学生生态行为外显的关键期,加强生态行为教育,使学生的生态行为保持得更为长久,进而将良好的生态行为贯穿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达到培养生态素养,践行人地协调观的目的。

三、结语

辩证自然观中生态自然观对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认识,对物质观、意识观、科学技术和制度根源等观点的了解,比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看待人地关系更加具有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和谐的人地关系,进而明晰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培养高中生的生态素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徐海红,唐凡.辩证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辨析——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5):117-122.

[2]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史聆聆,李萌,何磊,等.我国生态文明体系现状及问题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3):127-133.

[4] 黄承梁.以“四个全面”为指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5(16):51-53.

[5] 胡蓉,郭锐,宋海菱.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地理教学,2022(3):8-12,23.

[6] 李良进,李志德.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生态素养培育[J].教学与管理,2014(30):73-75.

[7] 黄玮琍.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调查与建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52-154.

[8] 劉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3):95-101.

通信作者:刘智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