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吴炳义
本文试图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地理教学问题,对教学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予理论上的阐释。研究的对象包括教学中的地理区域、案例教学等。
一、唯物论和地理区域
哲学范畴的物质是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物质是运动的,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在地理教学中,区域是物质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的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大到海洋和陆地,小到岛屿和城区,也是不以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而反映。比如说大洲和大洋,当初人们将格陵兰岛规定为面积最大的岛屿时,大洋洲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了。从时间尺度看,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只是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学说推测历史上的海陆分布格局。
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地理区域不同,人们对区域改造的方式也不同,人存在的方式也不一样。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和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区域之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地形不同、气候不同、水文植被也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不同区域的人们,对区域的改造方式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二、辩证法和案例教学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其实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在地理教学中,由于我们很难穷尽诸如区域环境和发展、流域开发等地理问题。而這些问题,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分析典型的实例中,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在落实课标“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笔者在自然资源中选取了水资源,在教学案例中选择了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节水农业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两个案例。选择这两个案例,需要明确二者的区别:位置不同、气候不同、地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明确二者的联系:都地处干旱区、都面临尖锐的人—水矛盾;转化就是迁移,即学生学习以色列节水农业案例后,思考该国的节水农业对我国吐鲁番地区有何启示?当然,区域是发展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又是在与相关区域的联系中发展的。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印象中的春节,应该是冰天雪地中,人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庆祝的场景。而实际上,我国的广东省、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却是天气温暖、鲜花盛开的另外一番景象。
总之,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利用哲学指导教学,往往更能把握学科本质,培养素养,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
*资助项目: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案例共建共享研究”(DXYB2021—0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