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人文地理学为例

时间:2024-05-07

陈展图,李诗涵,肖伟丽,侯刘起

(1.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 310085)

***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他课程也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有效实施“三全育人”,发挥好所有课堂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将思政教育的要求与课程本身的思政内涵融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2]。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历久弥新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追求,在人文地理学中融入思政内容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科育人的统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养成人文地理思维方式。本研究从学生视角出发,基于全过程育人理念,分别调查了某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和部分已毕业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认同、期望及建议等,通过SPSS软件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有效实施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与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

1.人文地理学课程概况

人文地理学是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部分常开设的课程,随着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不断提升,部分军事院校、职业院校也都开设了人文地理学课程。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是以研究人地关系、区域发展为任务的综合性、区域性课程。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空间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应用性。

2.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目的是为了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育思想政治方向正确、品德良好的人才[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促使学科和专业分化,学科之间的融合弱化,育人目标的整体性被忽视,高校里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各司其职、互不相干,教书与育人未能统一。而显性思政课程与隐性思政课程应同向同行,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4]。人文地理学课程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结合人文地理学的课程特点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并贯穿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全过程,能够有效地发挥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广度与温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调查

1.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本研究以某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为调查对象,包括在读本科生和部分毕业生。首先,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学习阶段将其分为以下四类:①还未开设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大一学生;②正在学习该课程的大二学生;③已完成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大三及大四学生;④完成学业的部分毕业生。其次,基于以上分类,对不同学习阶段的调查对象分别设计、发放差异化问卷,以期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对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情况。

2.调查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知、态度、期望、建议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问卷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量表题及主观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命题。

3.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及部分毕业生。本共发放问卷38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达到95.6%。调查问卷的结果使用SPSS软件和问卷星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并借助SPSS软件对各份调查问卷的量表题部分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由于量表题中包含反向题,因此先对反向题进行数据编码,运用SPSS软件的“转换”功能将数值“编码为相同变量”。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结果

表2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从表1可知,各份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值均大于0.7。其中,大一学生、大二学生、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信度值大于0.8,说明调查数据质量好、可信度高。大三及大四学生的调查问卷信度系数值大于0.7,说明调查数据较可靠、信度较好。效度的高低可通过KOM值的大小来体现,累计方差解释率越高表明提取的公因子代表性越大。

由表2可知,各份调查问卷的KOM值分别为0.908、0.775、0.761、0.731,KOM值皆大于0.6,说明各份问卷具有一定效度,结构效度良好。累计方差解释率均大于60%,表明可以有效地提取研究项的信息。

三、学生视角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

1.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知

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需求侧与产出端,其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够侧面评判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由于大二年级是学习《人文地理学》的年级,任课教师在授课前专门进行了课程导读,向学生阐述课程思政的要素、功能等内容,因此,没有针对大二学生的课程思政进行认知或态度调查。从对课程思政了解程度的调查情况来看(表3),52.8%的大一学生对课程思政只是听说过,但没有了解,而有30.7%的大一学生对课程思政有简单认识,还有少数学生没有听说过课程思政。73.4%大三及大四学生、64%毕业生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的了解。在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概念区分的调查中,48%的大一学生认为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并不了解有哪些区别,18.9%的大一学生表示不清楚二者是否有区别。从毕业生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调查来看,完成了课程学习的毕业生对于课程思政的了解更全面、深入。此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差异,对于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认识模糊。

表3 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知及态度调查结果统计

2.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同

对一堂课的评价可从课堂的清晰度、关联度、融合度、认可度等方面出发。其中认可度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来考量课堂质量。课程思政要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思政的实施是否有效果即看是否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量表题部分设置了相应题目用以调查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同情况。1~5分表示对选项表达的同意程度,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基本同意;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完全同意。在SPSS软件中计算出每道题的平均值、众数及标准差,结果如表4所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及毕业生的认同感平均值分别为4.024、3.6、3.926、3.536。从统计的各题众数来看,大一学生对认同感量表题打分的分数在4~5分,众数集中在5分,而毕业生对此部分量表题打分是3~4分,5/6选项的众数在3分。从标准差来看,大二学生对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同感较为稳定且较为一致,而毕业生对于课程思政认同感的差异较大,认同感一致性较低。由此可知,大一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同感较高,而大二学生及毕业生的认同感偏低。这也侧面说明了大一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期望值高,认为课程思政能够给自己带来正向作用,有助于自我素养的提升。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大二开设,已经体验了一整个学年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大二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可度并不高,表明大二学生的体验感与获得感有待提高,涉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落实程度与学生个人的思想内化深度两个方面。大三及大四学生回顾所学过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时表示十分有必要在课堂融入思政内容且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但未能将课堂所学思政内容很好地转化为态度或者行动。毕业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可度不高,原因有二:一是毕业生已经毕业一段时间,对大学期间的课程记忆模糊;二是当时的教师未能注重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不强。

表4 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同调查结果

3.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期望

课程思政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学生关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方面的看法与期望尤为必要。本研究调查了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教学方法以及思政内容融入时长的看法,结果如表5、表6、表7所示。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爱国情怀、人文关怀与民族精神更为关注,支持率分别为45%、44.2%、44%,对奋斗精神、科学精神、法制观念不太期待。在关于“什么教学方法比较有效”时,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支持率尤为突出,高达99.4%,情境教学法、传统讲授法也被认为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对思政内容融入时长的统计结果来看,69.3%在读学生认为一节课中有0~10分钟用于融入思政内容较为合适,其中5~10分钟的比例最高,少数学生支持在课堂讲述思政内容10分钟以上。54.2%的毕业生认为可以用0~5分钟融入思政元素,极少数毕业生认同在课堂融入10分钟以上的思政内容。整体来看,学生比较认同在一节课堂上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融入思政元素。但是,笔者并不认为在课堂上融入思政要素应该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应以融入思政元素的时长作为考核标准,简单机械地以时间长度进行分割。课程思政的本质不是组合,而是融合。要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渗透到课堂里,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

表5 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期待统计结果

表6 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支持统计结果

表7 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内容时长的支持统计结果

4.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议

问卷设置了主观题调查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议,并在问卷星平台上对主观题的结果做词频统计,对相近词汇进行归纳,如“案例”“元素”统一归纳为“素材”,累加统计每份问卷词频的前10%,得出总的词频如图1所示。大一学生提到最多的词汇是“有趣”,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提到的最高频词汇是“思政”,毕业生提及最多的词汇是“热点”。整体来看,“思政”一词出现的频数最大,共被提到59次,频次大于25的词汇有“内容”“热点”“有趣”“素材”“时事”。由此可知,学生最为关注的是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希望人文地理学课程能多融入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新颖、有趣的思政素材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的理念未深入人心

高年级学生群体及毕业生里,有6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有所了解,但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有一定了解。整体而言,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多,认识不够深刻。从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可度来看,大二学生及毕业生的认同感偏低,反映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成效有待提高。导致学生的体验感与获得感不足的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教师没有很好地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因而对课程思政的落实程度不高,另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够深入,难以将思政内容内化上升到自我的思想情感方面。

2.课程思政内容有待继续挖掘

发挥好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内容。本研究对正在体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大二学生进行课程思政调查,接近一半的大二学生认为人文地理课程思政内容质量好,但数量太少。在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议中,学生纷纷提到“思政”“时事”“素材”“有趣”等词,可以看出词频较高的词汇都与教学内容相关。这表明学生对于人文地理学课程融入思政内容是非常期待与欢迎的,但教师对思政内容的把控未必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需求与教师对思政内容的融入程度不匹配。学生的期待要求教师应继续挖掘思政内容,在课堂上增加思政元素,多融入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话题,不断更新思政素材。

3.课程思政的落实成效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活动[5]。对于正在体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大二学生来说,其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同感并不高。而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说,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认可度也偏低。这表明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感与获得感不足,而且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即思政教育效果的可持续性问题有待解决。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感、获得感不足、成效可持续不强,说到底还是课程思政落实的问题。

五、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四位一体”育人机制

教师是发挥课程思政功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高校教师需要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在课程设计中体现思政元素,更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融思政要素于无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化于心且内化于行。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的思政建设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指导,立足专业的课程资源与特色,对人文地理学课程进行系统设计[6]。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如何潜移默化地融入新时代思政教育思想?如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本文提出人文地理系列课程思政建设“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如图2所示。通过“四位一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文地理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有效发挥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7]。

1.明确教学目标,体现立德树人

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注重“道术结合”,设立恰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育人目标要与思政教育目标同向同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文地理学课程具有综合性、区域性、时代性、应用性等特征,其发展历程与方法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爱国情怀、人文关怀、民族精神等方面找到思政教育融入的切入点,针对不同内容设立相应的素质目标。例如,在“人口地理学”中,将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融入“胡焕庸线”的讲解之中,讲好胡焕庸先生在科研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博览县志,历尽艰辛,在中国地图上绘出著名的“胡焕庸线”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先辈们以民生为己任,在艰苦环境下也要创造条件为国家的建设贡献智慧的情怀,告诫学生做学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前提是要脚踏实地搞研究。

2.丰富教学内容,凝练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元素[8]。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就是要寓价值引领于专业知识中,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立足于专业特色,融入价值内涵,拓展思政元素的广度、深度及温度。一是要发掘人文地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二要精炼思政内容,有效地融入课程。挖掘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条件[9]。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可挖掘的思政元素浩如烟海,如爱国情怀、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科学精神等。在思政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够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或者将课程思政的实施仅停留在表面,生搬硬套地讲述思政内容。如在“旅游地理”内容教学中,可以所在地的旅游宣传片为切入点,介绍当地的自然概况与旅游业发展概况,在讲述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传达新时代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并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自我思考中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只有立足于人文地理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挖掘思政教育资源,激活专业课程隐含的教化功能,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效果,取得课程思政的实效[10]。

3.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融合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资源可通过两种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发掘专业课程本身的思政资源,融入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体系内外的思政资源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将思政内容渗透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中。***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更具有时代特征与吸引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高校教师应顺势而为,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应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趋势,探索分组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线上与线下融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讲好人文地理故事,生动讲述真实事例,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人文地理的魅力和严谨性、人文性,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11]。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落实课程思政

只有科学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落实。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导向、调控及激励功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是对课程思政运作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测。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要以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为原则,从目标、内容、主体、过程、方法、效果多方面构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图3)。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生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告别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评价方式。课程思政过程性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涵盖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学生的课堂教学表现和实践转化成效;评价方法要多元化,做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可采用知识测验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做出阶段性评价。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经世济用、快速发展的课程,其课程思政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与新时代政治导向需求,还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做到“顶天立地”。授课教师应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立足人文地理课程,践行“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不断探索与实践,真正实现融价值塑造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开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新局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