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与亮点*

时间:2024-05-07

高同利

(中山市华侨中学,广东 中山 528400)

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终于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地扎根。新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以下简称“旧课标”)究竟有何异同,新课标新在哪里,最大亮点在何处?与高中课标相比,在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方面又有何继承?有何发展?有何特色?这是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新变化

新、旧版课程标准一致认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但新课标采用了与高中课程标准相同的表述,即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地理课程是“学什么”的问题。“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采用了“地理学经常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1]的科学化表述。新课标将地理课程定位为科学性更强的学科,弱化了地理课程的学科本位思想。地理学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实用性很强,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维护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是2011年版地理课程理念的三大支柱。新课标保留了前两条,去除了第三条,将“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新人”纳入新理念。这一替换凸显了地理学科在培育生态文明思想领域的独特育人价值。地理教育在不断地被证明是“长见识、增才干和促兴趣”[1]的重要科目,并有助于引导学生习得“终身欣赏并理解这个世界”的素养。在个人、世界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处是地理教育所能承载课程价值的集中体现。新课标课程理念抓住了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考试评价指明了方向[3]。

二、课程设计思路与目标的新变化

1.课程设计思路的新变化

课程设计思路是搭建课程内容的总框架和原则,新、旧版本课标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新、旧版本课标中课程设计思路比较

新、旧版本课标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变化如下:①新课标比旧课标增加了一条;②旧课标关注学科本位,新课标更关注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科素养的达成,关注学习体验与综合评价;③新课标强调作为基础性学科,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地理课程在育人上的独特价值,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感、有地理视野的公民做出贡献;④新课标明确知识不再以“碎片化”方式呈现,鼓励“主题式、项目式、单元式”地理教学,在充分展示学习情境的条件下,带领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区域、某一问题”开展地理学习活动,培养地理思维,提升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新课标加强了评价在地理学习中的激励、促进作用。除了检测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服务招生选拔外,评价还为“改进教学”和“评价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片面走向全面,凸显了新课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

2.课程目标新变化

新、旧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差异最大,这是由课程设计理念决定的。旧课标建立在“三维目标”上,而新课标建立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由此表述的角度与内容发生了根本改变。

新课标地理课程目标从地理课程核心素养构成的四大要素来构建课程目标体系,即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角度描述在完成地理课程学习后所能达到的目标细则。对每一要素都从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形象直观到抽象理性的不同层次目标来表述(图1~图4),由此提供课程目标培育的三个阶段,对教学与评价产生深刻的影响。

图1 人地协调观目标

图2 综合思维目标

图3 区域认知目标

图4 地理实践力目标

三、课程内容结构的新变化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构成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增设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是最大亮点。

1.亮点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最核心内容,意味着育人理念的根本突破。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反映了时代的大变化,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4],是信息时代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与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表述相比,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描述具有含义更清晰、内容更明确、作用更鲜明的特点。为方便理解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现将四大核心素养在初、高中课标中的内容表述比较如下。

(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在看待人的生存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秉持的基本态度和观念[5]。初、高中课标对人地协调观的表述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人地协调观的比较

两版课标都将“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在内容表述上初中新课标明确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是支撑“人地协调观”的核心观念。在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初中新课标保留了“分析”与“认识”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发现”与“评价”的能力要求,将“人地协调观”的培育系统化。“发现—分析—认识—评价”这一能力培育路径清晰可见,便于教师理解与操作,有利于落实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公民的育人使命。

(2)综合思维

综合性是地理学的显著特点,它要求学生以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地理环境,包括要素综合、区域综合、时空综合和动态综合等[5]。初、高中课标对综合思维的表述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综合思维的比较

初中新课标将综合思维明确概括为系统观念、整体意识和时空观念三个主要方面,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这三个观念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屏障,开阔思路,将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直至生成具体路径,是地理学科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综合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联系、全面和动态”的观点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不再拘泥于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不再拘泥于强化某一地理原理、规律的反复训练,而要面对真实情境,运用“综合思维”的思想与方法围绕问题展开思考,打破学科知识与技能桎梏,追求问题分析过程的连贯与逻辑,“探究”“思辨”甚或“创新”成为一种学习常态,成为展开地理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与过程,这是地理学科“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3)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作为一项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是顺利、高效率运用空间—区域视角和方法,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有关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关联、区域开发、区域协作与交流等信息的能力。[5]初、高中课标对区域认知的表述比较如表4所示。

表4 区域认知的比较

两个版本将区域认知都定位为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初中新课标将区域认知分解为“空间感知”“区域意识”和“地方感知”三个主要类型。这比高中课标的表述更清晰明确,便利了教师授课的方向及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初中新课标突出了“区域认知”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了解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和有序性以及增进区际联系的认知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突出意志品质的培养,它强调的是一种“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也是其他核心素养培养的“演练场”和“融合剂”[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的人地关系。初、高中课标对地理实践力的表述比较如表5所示。

表5 地理实践力的比较

初中新课标将地理实践活动排序为“实验、调查、考察”,显然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年龄特点及实施的难易程度,层次分明。初中新课标将地理实践力分为“信息能力”“操作技能”“合作意识”三个主要类型,第一次明确将“信息能力”归入地理实践力的范畴,即信息的收集提取、加工处理与运用实践是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践活动通过操作技能训练来实施,即将对知识的理解、感悟转化成实践动作表达出来,这种外显的行为是能力表达的重要指标;合作意识是在地理实践活动的筹划、组织、运作、实施过程中孕育出的人际交往技能,目的是培养“乐学善学、不畏困难、知行合一”的公民。

新课标对组成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四大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描述(图5):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思想与方法,人地协调观是核心,地理实践力是外显行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运用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的方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从而表现出人地协调观发展的水平。

图5 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2.亮点二:学业质量

增加对学业质量的具体描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另一个亮点。它不仅澄清了“学业质量”的内涵,还从三个领域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进行了界定。

学业质量标准是从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及课程内容的角度对学生所应取得的学业成就水平的总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达成度,同时也对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日常教学活动和教材编写提供指导。

对地理课程学业质量的描述,新课标采用从“宇宙环境—地球表面—世界与中国”由大到小、不同尺度的空间—区域视角,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对学生所展现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提出具体知识、能力及素养要求,以此来鉴定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这些指标紧扣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详细、具体地刻画出所应达到的层次水平。教师依据这些描述来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策略、评价教学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所共有并相互转化的。就结构而言,知识表现在外层,能力体现在中层,素养潜藏在内层。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认知领域,而素养则进入情意、精神领域。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是人们思维的结构(类型)、层次(深度)、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学生思维方式反映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立场和视角,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有根本的制约作用[6]。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上的发展水平都能在思维方式上找到根源。

对三类空间区域学业质量在四大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培育上的要求及关系解读如图6~图8所示。

图6 “认识宇宙”学业质量

图7 “认识地球表层环境”学业质量

图8 “认识世界和中国”学业质量

以上展示了三类由大到小的空间区域在不同的认知情境中,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后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与具体质量。情境是认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前提,学生通过阅读情境材料,借助地理学习方法与工具,展开对地理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层次需要经历“外层—中层—内层”不同阶段的发展,逐渐把外显的信息、知识与能力内化为思想、理念、动机、习惯等。地理学习最终应归结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上。通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提升学生地理思维层次,逐渐形成基本的地理思想与意识,这种思想与意识会自觉地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地理事象、创新性地解决地理问题和积极投入地理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习得需要经历一个内外链接、相互作用、互为促进的发展过程。地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知识、技能和在团队合作中完成既定情境任务的平台(外层);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中习得的知识与认知能力,使其在面临真实情境时具备进行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路径与方法的思维能力(中层);在课内、课外的认知实践中学生逐渐形成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内层)。四大地理课程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

图9 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