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李 艳,李 旭
(1.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 400050;2.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育才学校,重庆 400050)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地理四大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指综合地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指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指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其理解教材,并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和提炼地理知识,地理学习不应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活水”,提升实践应用技能。教师应该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创设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情境,从生活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为达到提高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将枯燥乏味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增强学习效果。一方面,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利用图片、声音再现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利用实践操作、课堂辩论情境,可以渗透人地协调观;利用实验演示、画图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利用生产生活展现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将地理专业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可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发生场域。通过真实感知、体验和带入,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是培育其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其创设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情境,切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能力。
综上,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教法与学法,还应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促进作用,情境教学法之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效落实四大地理核心素养。[4]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该部分要求为“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根据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选取哈萨克斯坦为教学案例(图1),通过习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的真实事件,以习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的外事活动安排为主线,创设环环相扣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并结合相关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认知某国家的地理位置、人口、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
图1 教学流程
①区域认知: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使学生获得学习国家的方法,初步形成用“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与相关能力。②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哈萨克斯坦人口分布特点、民族特色服饰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联系。③地理实践力:通过计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人口密度,培养地理计算能力,并利用语言学习等方式提升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④人地协调观:通过讨论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培养全面、辩证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人地协调发展观。
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哈萨克斯坦种族、人口、民族、宗教与语言等人文地理主要特点。
难点:分析哈萨克斯坦人口分布特点、民族特色服饰等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
具体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过程
续表1
续表1
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要求,一个国家人文地理要素主要特点的形成深受该国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用“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哈萨克斯坦人口分布特点、民族特色服饰等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达到增强学生地理实践力(地理计算能力、全新事物学习能力等)、树立人地协调观的目的。
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要求,所对应的区域为“国家区域”。区域地理教学并未要求教师局限于以教材所选取的国家为案例,因此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需求,选取适合的国家区域来承载教学内容。
一个国家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商业、种族、人口、民族、宗教与语言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笔者选取了种族、人口、民族、宗教与语言等五个人文地理要素进行组织教学,并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了这五个人文地理要素特点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教学内容安排合理。
教学如果只是简单地出示地图、数据等资料,然后让学生总结梳理,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巧妙创设了习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这一情境,将各教学环节有机衔接成一个整体,让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思维,教学过程流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课在人口分布特点的解读上不够完善,人口分布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两大特点,课堂教学中着重分析了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忽略了哈萨克斯坦人口分布的时间变化特点。建议以哈萨克斯坦迁都为背景,绘制迁都前和迁都后的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人口分布的时间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情境教学法是在地理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的选择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既可以内容上包罗万象,如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谈天说地与人间百态等,也可以形式万千,如绚丽的画图、精美的视频与悠扬的声乐等。因此,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情境选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甄别、选择、组织与设计,发挥其最大的教学功能是所有初中地理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