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

时间:2024-05-07

张海月 向颢 魏大明

摘 要:针对课题“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本文选择江苏省昆山市作为案例,以昆山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线索,通过学生扮演昆山人民代表和各类外资企业代表,现场模拟招商引资大会。引导学生分析昆山各阶段的区域发展条件以及所产生的要素流动和影响。在一系列活动探究中,演绎外向型经济的地理原理与地理过程,利用情境与活动让学生获得新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区域发展;情境教学

一、课标解读

本节授课内容为重庆市2021年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决赛课题,比赛课题为“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该课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对应的内容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部分,教师自己组织相关教学内容。本课课标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不是外向型经济的定义,而是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本节课主要有两大能力要求:①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条件;②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其中应涉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且影响还应包含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

二、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1.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原理、地理规律,具有一定地理问题分析的能力,如位置分析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文字概括能力。针对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本节课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考与討论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情境创设

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地理对初中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陌生的,尤其对于身处内陆、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典型的重庆地区的学生,缺乏切身感受和认识,分析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不够全面、深刻。因此,本节课借助招商引资的活动形式,通过演绎昆山“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昆山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区域发展的变化。

3.教学目标

理解外向型经济的概念;利用昆山的地理位置图、区域人文地理概况,分析昆山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通过昆山从引进外资到成为外资,分析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我国改革开放所取成就的认同感。

4.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图4所示。

五、课后反思

生动的教学案例是展示地理学基本原理和过程的主要载体[1]。本节课深挖课标,精准把握教学内容,设计巧妙,以江苏省昆山市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线索,通过学生扮演昆山人民代表和各类外资企业代表,现场模拟招商引资大会,从引进来、走出去两方面讲述昆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之路,用真实的案例将复杂难懂的外向型经济直观表达。通过真实的活动案例,积极启发学生分析昆山市外向型经济的区域发展条件及其产生的影响和要素流动。

利用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料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2]。利用相声开场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活跃紧张严肃的赛课氛围;展示1988年的老报纸,体现教学资料的年代感与权威性;利用统一方便面、波力海苔等常见食品建立学生与昆山之间的联系。

不足:因为时间关系,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在课堂教学中的分析比较片面,如昆山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依存度高等,在之后的日常教学中,可进行完善。

(该课例为“2021年重庆市初中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勇,刘桂侠,胡蓉,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语境下地理过程的再认知——基于“小老头树”案例的分析[J].地理教学,2019(14):8-10.

[2] 胡继中.领悟新课标意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J].地理教育,2021(04):4-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