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孔翔 林铭亮
摘 要:人文地理学是高等学校地理类本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主要讲授探究人类家园的分析框架和基础理论、方法,虽富含思政元素,但作为专业入门课程,也面临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等困难,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指导课程思政建设。为此,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组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翻转课堂”提升实体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结合深度的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课程育人功能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也有必要通过教学反思展望未来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综合素质提升;高等教育
一、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在质量提升中有效承担育人使命
“课程思政”旨在改变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程承担学生德育、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培养职责的倾向,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特别关注的,是发挥所有课程作为育人阵地的作用,强调将理想信念和價值观教育融入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而并不是在原有课程中增加一部分独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也不是简单、机械地在某一部分课程内容中强行植入思政教育素材,而是要注重发掘、激活课程内容中原本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2]。在此过程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激活思政元素是关键。即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求专业课程践行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也要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3]。相较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理念后,专业课程会更加注重对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问题的深度解析,不仅要在解析中注重指导学生应用专业理论分析实践问题,同时,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担当意识有效传递给学生,从而在更有质量的专业教育中更好地承担育人使命。
2.混合式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人文地理学课程的专业教育质量和育人功能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空间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4]。由于地球表层正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研究人类家园的学问。约翰斯顿曾经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一横一纵”[5],即重视研究不同地方之间的地表差异与联系以及特定地方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面临全球变化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及研究对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价值;而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该学科又孕育着不少理论创新的热点。作为地理学类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人文地理学主要为学生讲授探究人类家园的分析框架和基础理论、方法。适应该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人文地理学课程包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但另一方面,由于是专业基础课,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课程所承担的知识点教学任务较重,因此,通过深度剖析与专业相关的实践问题,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质量存在不少困难,需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和育人功能创造有益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受到更多关注。所谓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创设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及课堂讨论等多元教学情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并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问题解决之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提升自我效能感[6]。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契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有助于激励学生摆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也有助于使课程思政元素以如盐化水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达到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为此,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组拟以课程教改的已有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进而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可能路径,使学生在多元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学科特色和研究价值,接受综合的思维训练,增强对区域发展现实问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关注人类家园的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地理素养以及专业兴趣与综合素质的目标(图1)。
二、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
1.以课程思政引领人文地理学教改活动的基础条件
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教学包含许多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生动案例,也会经常引导学生探究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有益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因而一直以来都是增进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也富含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政策方针的良机,完全有可能在生动的案例教学和实践课题研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及厚植家国情怀,这也正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要求。同时,本课程组织的案例研讨和实践课题,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学科实践价值的理解和对专业的认同,提升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以及将理论学习成果应用于实践问题分析的自觉性和能力,因而也是提升课程质量的有效路径。因此,本课程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国情教育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塑造,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也是本课程教改活动必然的努力方向。
2.以课程思政引领人文地理学教改活动面临的关键难题
人文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教学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教学的任务较重;它主要面向的是低年级本科生,其相关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地理课程在中学阶段相对不受重视,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在地理的知识基础方面差距较大,这些都使得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深度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课题研究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矛盾。而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这一理学学科的基础课,较为强调理性思维训练和科学逻辑培养,需要教授给学生探寻地方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何避免陷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两张皮”困境,关键还需要教师以深刻把握学科理论为基础、深度剖析案例、精心组织实习教学和课题研究,努力促进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在更高水平上的融合,这不仅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精力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不断提升实体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要求引导学生将较多的课外学习时间自觉投入本课程的学习。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很有必要依托多元的教学平台,延展课程学习的时空,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
3.以混合式教学推动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设计示例
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MOOC已于2018年3月开始在“爱课程SPOC”平台上运行;2018年9月,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以后,也被要求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课程组开始探索以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国外的实践探索表明,混合式教学通过发挥网络教学和实体课堂教学的综合优势,有助于推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等的混合,使学生学习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8],而学生学习兴趣则是引导其自觉将课余时间用于课程学习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平台并不只是对线下课堂的补充,而是要使线上、线下平台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混合式教学主要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强调知识并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的,而是由学生在听讲、协作、讨论、实践等不同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的,因此,这一教学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求知过程中,进一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9]。
在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课程组积极依托MOOC资源、爱课程SPOC平台以及实体课堂、实习教学、第二课堂团队合作课题等多元教学平台,有效延展了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要基于线上平台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从而为实体课堂结合案例开展思维训练、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多留出一点时间。而实体课堂也“翻转”为以学生为主体,一般基于学生在线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或提出的质疑,及时更新课堂教学重点,引入适合的案例,使案例研讨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与应用水平。同时,课程组还注重依托混合式教学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专业问题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导其积极参与团队合作课题研究,并从中进一步领悟学科价值、增进专业认同,更深刻地体验到改善人类家园、促进地方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由此帮助其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创新精神(表1)。总的看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首先源自“以学生为中心”,并由此较好地拓展了课程学习的时、空间,也为吸引学生更多参与对实践问题的研讨和探究创造了条件,从而在保证知识点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推进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课程质量的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以混合式教学推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改活动,主要遵循以下三方面认识。
一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课程组认识到,相较于知识学习,高等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帮助其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本课程不仅强调学生应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能通过参与混合式教学,对学科知识点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具备参与案例和实践课题研究的意识与兴趣,并由此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厚植家国情怀,而通过合作课题研究,还能增进其团队合作意识、实践研究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等,从而促使课程教學从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低层次教学”转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层次教学”。
二是积极促进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促进及高水平融合。为此,教改活动重视优化多元教学平台的混合使用方案,让课程思政元素渗透到混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组认为,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激活思政元素也有助于丰富教学情境和案例。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案例研讨和课题研究,将有助于促进线上与线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课程质量。
三是重视通过教研文化建设不断优化教改活动的效果。课程组始终注重加强教研文化活动,重视通过课程组内部、不同课程组之间以及跨区域、跨学段的同行交流,发现和研讨教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教改活动的水平。通过各类教研活动,课程组不仅能汲取其它课程及高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将本课程的教改经验渗透到本专业的其他课程以及其他高校的教改活动中,较好地发挥了溢出效应。
三、以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举措
1.教学方法的改革
混合式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提升学生作为课程主人的意识和能力,适应在线上、线下多元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要积极依托多元平台开展案例教学和实践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深刻感受本课程学习、研究的魅力和价值。为此,课程组重点聚焦于如下三方面的教学方法探索。
一是依托SPOC平台,推进课堂翻转。翻转课堂旨在将课堂主动权从教师交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基本知识点,提升实体课堂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本课程实体课堂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研讨等,引导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现实问题,以加深其对知识点的认识水平,从而实现超越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为此,学生不仅要在课前通过SPOC平台观看MOOC视频、完成测试题,还要在课前、课后参与线上讨论和小组研讨等,以便教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面临的困难,并由此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更适合的案例,以助其解除疑惑、提升对知识点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例如,“经典人地关系理论”一节的教学,既包含学科基础理论,又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学MOOC资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分享某一经典人地关系理论的内涵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以便教师把握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水平,进而通过互动研讨和教师点评增进全体学生对相关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适合的案例,重点讲授人地观对人们日常生产和消费习惯的深层次影响,强调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课后,还会结合垃圾围城等现实案例和中央的相关文件组织在线研讨,要求各组学生继续完善彼此分享的PPT作为过程性作业,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经典人地关系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图2)。
二是通过建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学习型组织,发挥朋辈交流的作用。本课程长期关注学习小组建设,并努力使之成为便利学生之间团队合作和朋辈之间相互学习的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一般而言,课程组在开课前就会指导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而小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是本课程6次过程性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合式教改之初,不少学生反映须独立完成的过程性考核任务较多,教师也感觉在线上逐一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工作量大、效果未必好。通过将部分过程性考核转化为小组学习任务,反倒提升了学习小组的活跃度和建设质量,各小组不仅积极参与案例研讨,而且在第二课堂的合作课题研究中,自觉、主动地在线研讨调研方案、分享文献阅读成果、一起外出调研,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朋辈学习意识都明显增强。例如,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实习报告撰写就是一项由小组完成的过程性考核任务,为设计好上海“一日游”的专题旅游路线设计,各小组都在实习前就自主进行了成员分工、共同研讨了调研方案;从提交的实习报告看,各小组设计的旅游路线都主题比较鲜明、能体现上海城市发展的某方面特点,有的还很有创意,甚至超出课程组的想象。相较于早期由个人完成的实习报告,质量明显提升。
三是通过案例研讨和实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为让学生深刻认知日常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课程组不仅精心选择课堂研讨案例,在上海中心城区组织集体的实习教学,还通过指导合作课题研究,帮助学生获得了一次较完整的研究体验。考虑到修读课程的学生都是初学者,因此,选题主要由教师指导,同时,整个教学团队(包括助教)会为各小组的文献阅读、研究方案设计、实地调研、成果展示等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以实现“寓教于研”的初衷。学生也在由此感受专业研究魅力的同时,不经意地接受了思维训练和养成教育,强化了责任担当。例如,2021年初,上海地铁15号线开通,春季学期的小组研究性课题就是分别考察地铁建设对某一地铁站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学生不仅在SPOC平台的小组交流区分享了地铁与地方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个地铁站所处地方的发展特点确定了重点研究领域,还在SPOC平台较详细地分享了调研过程和初步成果。从分享的信息看,学生不仅对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水平有明显提升,对身边的生动发展实践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在刚刚进行完的研究成果课堂分享中,学生也较好地展示了其研究发现,虽然只是初学者,但已经能让人感受到其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
2.教学内容的重组
适应教改活动的要求,人文地理学课程组也对教学内容组织进行了优化。具体地说,首先是强化了导论部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较早、较好地建立起对学科研究对象、价值和方法论的深刻思考,为增进其对本专业学习研究的兴趣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重视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教学,并将其与***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结合起來,使人地和谐相处的理念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深处。三是重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如乡村振兴、移民融入、一带一路等),适当引入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将对党的重要政策、方针的学习宣传浸润到与专业学习研究相关的案例教学和课题研究之中。四是精心组织实习、实验教学,融思政元素于野外观察和课堂实验,以实现“五育并举”的要求。例如,课程在上海中心城区的实习教学主要沿日月光广场、田子坊—周公馆、思南公馆;复兴公园—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太平桥绿地—豫园;城隍庙—外滩、南京东路一线进行。主要的考察点不仅能为学生学习人文景观观察的方法提供便利,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拓展过程,其中,不少考察点还有重要的红色教育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习“四史”的意识和自觉性。从各组提交的上海专题旅游路线设计报告看,有的组更多关注城市文脉保护、有的组设计的是红色旅游考察路线、还有的组设计的是城市更新考察路线,这些报告都能体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要求。而在行为地理学的课堂教学环节,课程组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绘制各自对校园的心理地图并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组织他们对其他专业同学的心理地图调查等,也有助于增进其对学校的情感。
四、以混合式教学推进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改活动反思
1.教改活动的初步成效
在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人文地理学课程以混合式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改活动已经完成了两轮,目前,正在与新疆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第三轮教改,以期取得更多成果。从已有的教改成果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体上有了明显提升,也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主要体现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更为主动,他们在课堂上逐步学会了主动提问、自信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质疑,表现出主动学习者的特征,课堂研讨环节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学习小组的作用得到发挥,通过参与线上、线下小组讨论、小组调研报告撰写以及合作课题汇报展示等的训练,学生在团队合作意识、批判思辨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由于课程组重视结合思政元素推进线上、线下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的认识水平有所提升,较好地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育人目标。由于强调过程性评价,课程的挑战度明显提升,学生的作业量和课外学习时间明显增加,从学生在期末考试以及随后的实习课程中的表现看,其专业知识基础、特别是应用所学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总体而言,正是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共同推进了人文地理学课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2.教改活动的深化方向
在结合大量调研进行教学反思和研讨的过程中,课程组也感受到教改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近期需要在如下三方面着力推进教改活动的深化: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多元教学平台的建设,更好地依托在线学习平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更多地组织线上讨论交流,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发掘和分享在线教学资源,提升他们在数字化时代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要更多关注少数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团队合作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寻求激励其主动学习的方法,切实将思政育人的“红利”泽及每位学生;三是要进一步发掘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精心优化案例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方案;同时,要进一步将教改成果辐射到其他课程、其他高校,为加快形成知识传授、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同向同行、有机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2]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 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4] 赵荣,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R.J.约翰斯顿.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M]. 唐晓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6] 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56-59.
[7]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1-6.
[8] Smith K, Hill J. Defining the nature of blended learning through its depiction in current research[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9,38(2):383-397.
[9] Murphy 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M]. Springer US, 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