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孙海平
摘 要:本文基于高考引导教学的功能,从地理课标命题建议“具体任务”入手,梳理高考命题要求。以高考例题为例,从“具体任务”角度概括基本地理思维和方法,进而关联延伸至教学内容选取、课堂情境架构、课堂教学设计等核心维度,以期为高三地理教学提出实用性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具体任务;试题;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2-0042-05
高考是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抓手,除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外,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教学。因此,研究高考试题和命题规律,以期指导课堂教学就成为贯彻和适应新课改的应有之义。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考改革提供政策依据。随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成为深化地理学科高考改革,完善地理学科考试评价形式,构建地理学科测试框架的基本依据和指南。《地理课程标准》在命题建议中明确指出:“除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关键维度外,还应从测试内容、具体任务、试题情境三个方面考虑测试的具体设计”[1]。实质上地理核心素养与高考试题测试内容以及试题设计的具体任务、试题情境之间是相互依托、互为表里的关系。聚焦其中一点研究并展开,一定会转变课堂教学,促进地理学科素养落实,推动课改深入发展。本文就《地理课程标准》中命题的具体任务进行探讨。
一、命题建议——“具体任务”介绍
具体任务是构建科学测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框架的重要一环,是试题命制必须考虑的项目,为此《地理课程标准》在命题建议中展示了5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包括“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简称“空间格局”;“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简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简称“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的分析、推理”,简称“地理联系”;“绘图与图解”,主要解决学生能做什么和会做什么的问题[1](表1)。
地理空间格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球表面排列、布局、展示及其组合状况,是地理世界的表观,具体可以从位置、大小、形状、数量、类型以及空间排列组合来描述。[2]“空间格局”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运用图表工具,经过观察、概括、归纳等过程,获取所要考查地理事象的空间格局信息,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地理意义,凸显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学科素养,是学生学习和解题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袁孝亭认为,地理过程通常包括地理事物分布演变过程、形成消亡过程、地理循环过程、地理要素组合区域变化过程等类型。[3]地理过程体现了在一定尺度的时空组合中,地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序列,以及这种序列所承载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地理过程”具体任务首先要能够辨析地理过程的各运动环节或阶段;其次要理解这种过程产生和发展的机制,也就是作用原理;最后,要能感知这一地理事件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它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掌握,以及地理知识整合能力及其蕴含的思维方法。
“地理特征”强调分析某种地理现象的属性、特点,并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其成因,也就是多角度探讨其与其他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而具体任务“地理联系”更强调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追因溯果来分析某种地理事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时同样强调要多角度、综合思考。因此,具体任务“地理联系”是 “地理特征”的实践操作方法和路径,二者联系紧密。
“绘图与图解”则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图文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涉及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过程,主要在研究探索、操作运用等素养方面提出要求。
二、高考试题——“具体任务”启发
由表1可以看出,《地理课程标准》命题建议中的具体任务对应学科素养主要有: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科学思维、人文思维、研究探索等[4],如果转化为地理核心素养即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这些都指向地理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如果落实到高考命题,从“具体任务”视角来看,对高三地理课堂教学带来哪些启示?先以地理课程标准呈现的例题入手,就思维认知能力范畴的三个“具体任务”(“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进行探讨。
例1.(课标例题)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图1)。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磷酸盐工业中心。
(1)你认为沙特阿拉伯建设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甲地远离城市,又在沙漠中。在这里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不利的地理条件)?
(3)无论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人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对甲、乙两地做对比分析,然后说出自己是否赞同的理由。
参考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靠近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納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试题图文材料以沙特阿拉伯为区域背景,聚焦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区域地理特征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区域自然、社会要素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的能力,表达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关切,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传统角度来看第(1)题似乎是单纯的区位因素分析,直接套用区位分析模板即可,结果必然会缺失答案中沙特阿拉伯位置的分析“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靠近海洋,产品运输方便”;另一个弊端是学生只会机械地罗列区位要素及其属性,如“交通便利”,而不会构建要素间的逻辑,如“因为沙特阿拉伯位置(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靠近海洋,所以产品运输方便”。从具体任务角度思考,第(1)题隐含着沙特阿拉伯相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建设磷酸盐工业中心的比较优势,在区域对比中,分析沙特阿拉伯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特点和属性,其实质是在分析沙特阿拉伯的区域特征,因此这道题归属 “地理特征”具体任务,这就是参考答案中沙特阿拉伯的位置分析的由来。同理第(2)题实质是问甲地相对沙特阿拉伯其他地区建设磷酸盐工业城的条件分析,同样涉及认识甲地区域特征,侧重评判“不利的地理条件”,不光是限定答题方向,更是建立地理要素与磷酸盐工业城的逻辑联系,属于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探索“地理联系”的具体任务。第(3)题无论学生是怎样的态度,其理由必须要推理合理,逻辑自洽,属于运用推理的方法探寻“地理联系”的具体任务。
从课标例题发现,“地理特征”具体任务类试题,其基本思考或者解题方法如下。首先,进行区域对比,思考本区域相对其他地方有什么特殊性。具体对比角度有地理要素、区域类型、地理事象属性和特点等。其次,分解思考角度,常见角度有不同地理要素、不同时段、不同空间、不同事物类型等。最常用的是从地理要素角度考虑,自然要素从位置、大气、水、生物、地形考虑,社会要素从人口、交通、资金、产业活动、政策等考虑。最后,对分解后的单元构建逻辑框架,也就是建立地理联系。如上题中沙特阿拉伯因自然油气资源丰富,所以工业生产的能源动力成本低,同时丰富的油气资源为该国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发展其他类型工业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地理特征”具体任务的完成,常伴随着地理联系的分析与推理;但有的高考试题纯粹是完成“地理联系”的具体任务,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演绎推理等能力,如例2。
例2.(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地理试题选择题第7题)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2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参照图2,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工岛稳定淡水区形成条件,虽然涉及水循环原理,但本题更多的是因果逻辑判断。淡水区稳定意味着淡水量变化小,淡水补给或者亏蚀稳定,所以判断岛屿所处海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题目中人工岛长与宽选项的取舍,涉及长、宽概念区分,以及长、宽对岛屿面积的影响。更宽就意味着更长,岛屿面积就更大,水量更稳定。可见“地理联系”具体任务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单纯针对地理知识,这也是学生感觉地理试题越来越难的原因所在。所以在平时教学实践中要注重以下步骤:①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地理事象影响因子进行分解,明确划分是由哪几种要素、类型、过程等构成。②要设计问题或者活动,让学生聚焦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思考探究这种关系的逻辑机制。③要进行一定的变式和情境转换,让学生获得迁移的经验和能力,进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把所学知识、技能迁移到真实情境的能力,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例3.(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地理试题非选择题第37题)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3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例3属于典型的“地理过程”具体任务试题。地理过程着重从时间的视角来看待地理事象的动态演进,特点是将地理原理统一在时间与空间的作用系统中,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地理事件。要想掌握和理解地理过程,需要解决几个问题:①该地理过程包括哪些地理事物或者现象?②这些地理事象有怎样的特点?③地理事象的特点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地理原理作用的结果?④在这种地理原理或者规律作用下,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时间序列上是怎样一种关系?只有理解了以上问题,才能透视地理过程形成、发展、演化背后的地理机制。就例3而言,它涉及的地理事物主要有:玄武岩、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岩,岩浆喷出后,因较好的流动性,冷凝成平坦、完整的地形单元即为台地。平顶山顶部平坦,四周陡峭,这是受外力作用,被侵蚀所致,说明在地表已经发育一定时间。尖顶山地形陡峭崎岖,深受外力侵蚀作用,说明出露地表早,历史久。其中涉及地理作用主要有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和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过程如图4所示。
岩浆喷发形成地形平坦、相对完整的玄武岩台地后,在外力流水(河谷提示)侵蚀作用下,周围物质被剥离带走,开始侵蚀较小,随时间推移,侵蚀面越来越大,台地面积越来越小,才先后有了平顶山、尖顶山等地形、地貌。第(2)题涉及玄武岩时间早晚确定,而非地形形成早晚判断。在外力侵蚀作用下,时间越早越容易被外力侵蚀得陡峭破碎,因而面积小;相反,作用时间越短,地形单元越晚越完整,地形越平坦。因此,根据侵蚀程度可判断,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喷出时间最早,其次是平顶山玄武岩,最后是台地玄武岩。由此可知,早晚不同的玄武岩,就意味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岩浆喷发,说明该地经历了多次岩浆喷出运动。从地形角度来看,山体(尖顶山和平顶山)是外力侵蚀残留地貌,是由早期玄武岩台地发育形成。平顶山持续被外力作用并发育,就会变为尖顶山。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因原先的平顶山、尖顶山海拔较高,未能掩埋覆盖前期山体,而冷凝成海拔较低的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残留山体,[5]如图5所示。
由上可知,地理过程类题目主要解题步骤如下:①寻找、分解地理过程中的核心地理事象,如例3中岩浆喷发、台地、尖顶山、平顶山。②梳理核心地理事象的属性和特点,为建立地理事象间的联系尋找线索,如玄武岩台地完整平坦,平顶山顶部平坦、周围被侵蚀后陡峭,尖顶山山体陡峭、深受外力侵蚀影响。③依托地理原理构建事象间的逻辑联系,如外力对地表形态有削高填低的作用,岩浆喷发形成的高台地,在外力(流水)作用下,四周被剥蚀形成平顶山,继续剥蚀形成尖顶山。④明确地理事象的时间序列,如例3中各种地形的形成先后顺序,玄武岩喷出地表的时间顺序等。
三、转变课堂——“具体任务”要求
由三道例题分析发现,高三地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要通过探究真实地理事象及其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方法。
第一,地理教师要聚焦于地理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教师不能过于关注知识,而要侧重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步骤等。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生生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内化地理规律,力求使寻找答案的过程成为完整的地理思维过程,在探寻地理问题线索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人文思维、创新思维。与此同时不同类型试题要归类总结,寻找共同的解题方法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上三道例题,考查手法有共性,均落实在一个具体的区域情境中,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有规律可循(表2)。
第二,高三地理教学要关注区域。这里的区域并不单纯指区域地理知识,而是要将地理事象以及原理、规律放在一定的区域中看待和思考。只有这样地理知识才是鲜活的,地理教学才能有抓手。例如,在复习季风气候时,学生对季风风向、性质、成因、分布都能准确记忆,但在地图上标画冬季风风向的受力分析时,很多学生都标画到了中亚地区,这表明季风在学生头脑中仅仅是记忆的知识,并没有地理区域空间的概念,更没有真正理解季风成因和分布。因此高三地理教学要回到地理学科的本源,从地理事象的位置和所在区域为起点,提高地图等使用频率,遵循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的逻辑链条,形成基于区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第三,开展情境化教学设计。针对高考命题情境化的现状,高三复习教学要力求以真实情境为教学主线,以大量的鲜活素材和生活案例为依托。复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就是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简单梳理知识,然后教师串讲解读,最后训练巩固的传统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新高考试题的变化和对学生素养、能力的要求。教学情境要满足典型性、复杂性、生活性、探究性,也就是满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高考考查要求。[4]
第四,重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就是“命题”的过程。教学设计思维线索和试题命题线索相统一,教学的环节与命题的具体任务相对应,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解题”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答题”的过程。高考命题的具体任务主要集中在“地理过程”“地理特征”“地理联系”三方面,试题的呈现方式通常以特定区域为载体,展示区域内独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而探寻这些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命题手法上,各小题间存在 “前溯—后推”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落实一个真实区域(图文材料);然后,让学生观察区域内地理事象的特点和属性,并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接着,学生运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运用各种地理“思维方法”进行探究解答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还原完整的地理原理、规律,并且学生能够独自用准确语言清晰表达(能图文转化、有逻辑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徐志梅,袁孝亭.地理空间格局知觉能力及其培养[J].地理教学,2010 (19):4-6.
[3] 黄妍,袁孝亭.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的教学策略[J] .地理教学,2015 (8):13-15.
[4]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國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5] 李兴防.分解法突破高考地理过程类试题——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7题为例[J].地理教育,2021 (1):45-4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