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7
谢鑫 丁明军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之一。近年来,课程思政得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但在具体学科上,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仍有待考究。“世界地理”作为地理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解释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理想课程。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本质和“世界地理”的课程特点,从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融入“世界地理”教学的原则与策略等方面入手,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世界地理”;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强调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指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与内容重点,对全国所有高校、专业如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从本质内涵上看,课程思政是指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它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1]。自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和实施以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特点和育人要求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研究热点[2-5]。地理学研究对象复杂,区域性极强,文理兼容,且紧密结合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地理科学在科学哲学、人文情怀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地理”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探讨“世界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是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一次实践探索。
一、课程特点及发展特征
“世界地理”主要讲授地球表层各个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是一门区域自然地理与区域人文地理相综合的课程,在我国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高校区域地理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世界地理”课程逐渐摆脱了前苏联课程与内容体系的制约,加之全球范围内频发的生态环境事件,使得长期“分家”的经济地理和自然地理得以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由此衍生出的世界贫富分化、国际经济关系调整等现象以及新兴产业部门等新生事物,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始融入该课程的教学中。随着人文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突显,文化、政治和历史内容也开始出现在教材中。
目前,世界正适逢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加剧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持续性,这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挑战。“世界地理”是一门解读全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课程(图1),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6]。
二、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1.“世界地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举足轻重的重要立论[7]。同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世界地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发展史、可持续发展理念、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等进行了全面总结。人类自出现后,就同其栖息的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着,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技术发展去适应自然、挑战自然、控制自然,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模式。从采集狩猎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到农业社会对自然的模仿与学习,到工业社会控制、改造自然,再到如今信息社会对自然的适应与调节等。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正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世界地理”课程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世界地理”中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伴随着科学活动以及人们对于科学认识的深入而发展演化的。在人类开展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对真理的追求是其最核心的内涵,由此衍生出的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正是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宝贵财富。“世界地理”课程也赋予了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真知的科学精神。如全球构造运动理论的发展和演化,从早期的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再由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这一过程凸显了科学认知的渐进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科学的动态发展模式[8]。书中还有不少类似的科学求知精神的基础知识,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养成不惧权威、敢于挑战、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等一系列科学精神。
3.“世界地理”中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超越”。新时代的“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9]。因此,在“世界地理”课程思政化教学改革中,教育者应当大胆地将制度优势、文化自信、国家认同等意识形态与传统书面知识的讲授进行有机融合,最大程度实现全面发展、育德育人的最高价值。如我国南北跨越三个热量带,东西横跨五个时区的无垠疆土;资源丰富,多项自然资源储量在世界排行前列的天然优势;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无私贡献,这都将点燃学生由衷的爱国情感。中国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少,这要求学生具有忧患意识;在讲授我国南海相关知识时,要让学生感悟到中国领土神圣且不可侵犯,并自觉维护祖国领土权益;教师在讲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历史时,学生将充分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的屈辱光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可见,“世界地理”课程在厚植“家国情怀”上有着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10]。
4.“世界地理”中的全球观念
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向世人展示后起之秀的勤勉与才智。中国若想继续增强并维持强大的综合国力,则需要全面了解其他国家在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并在擅长的领域保持长足领先,在落后的地方立志限时赶超,这就要求国人必须具有海纳百川的国际视野和胸怀天下的全球观念,而“世界地理”课程正好可以承担这一重大的教育使命[11]。“世界地理”是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的重要平台。生态环境失衡、區域冲突与抗争、人口爆炸与资源短缺……这仅仅是当前各国各地区面临的社会与环境挑战中的冰山一角,而冰山之下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政治博弈时的拳脚相向;人类谋求自身发展,对环境造成难以估算的生态影响;甚至是寻求另一个地球家园的星际伟业中,都应该得到青年人的深刻关切。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这要求学生在“世界地理”课程的研读中,应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了解世界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差异性和普遍性,并深刻反思,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践行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造福人类及其子孙后代。
5.“世界地理”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构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各地区人民应对危机的共同选择,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以及全球为抗击疫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对当前世界局势以及人类未来安全和发展都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国际关系方面,还体现在经济发展、思想理念等各个层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变了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关系。中国作为代表国家之一,其综合国力的壮大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局,但影响不意味着控制。截止今年1月底,中国已经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2]。“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一项伟大创举,是引领合作发展的全球行动,是与世界众多国家一道共同进退、互通有无的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世界地理”课程中对于地理要素及地理联系的说明(表1),既是对客观现象的描述,同时也是人类活动影响作用下世界环境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应对新冠疫情的行动,还是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无不体现人类谋求安身立命的求生本能。而广大学生在国家博弈的是非判断上如能坚持既维护本国利益又尊重他国合理关切,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进步的原则,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成为深入人心的精神引领[13] 。
[课程内容 思政元素 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 科学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全球气候变暖 国际合作、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责任立场 全球海洋、海域、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保护、我国领海主权维护、“一带一路”建设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全球意识、和谐人地观、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世界各国主要经济体 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世界格局变动趋势 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当代青年的战略使命 世界一体化与区域化 中国立场与中国价值、全球利益共同体 世界各洲的环境、资源与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安全格局、国家认同 ][表1 “世界地理”部分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三、“世界地理”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主张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循循善诱,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思政教育与世界地理是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在实际课堂中,如果将两者直接嫁接而不加以调节改善,必将引起排异性反应,反而难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14]。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用“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替代以往“满堂灌、不互动”的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并在此过程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答疑解惑,亦或邀请个别表现力极佳,倾诉欲望强烈的学生,上讲台对某一章节内容进行讲解,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在演说当中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而生性内敛的学生则可以在同学亲切的言语里,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借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以促进教学效果;其次,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文化成绩大致相当,但素质涵养参差不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避免“一刀切”,对全体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而应该有的放矢地依照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必要时与学生私下交流,用真诚的语言去感化学生;最后,“世界地理”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课程,不仅讲述了各国各地区的地理概况,同时也介绍了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教师在授课时应坚定思想文化平等的立场,不夹带个人偏见,以免破坏部分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美好向往,从而丧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不良的育人效果。
2.内容紧跟时事焦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材解读方法,让师生双方深感疲惫,究其原因,除了教材文字繁多,配图少,缺少吸引力等客观因素之外,教师不做课外拓展,只讲课本内容也让高校课堂逐渐走向失效的窘境。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课堂授课内容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值得业界深入思考。
近段时间,一则中国与印度士兵在边界地区发生冲突的视频广泛流传于各大短视频平台,一时间成为国民热议的话题之一。视频中印方士兵非法越界,悍然挑衅,而中方士兵视死如归,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国人无不为之动容。教师可将“亚洲”这部分知识移前讲授,以中印边界冲突事件作为课堂的导入材料,可在进入主题之前引起同学们的内心共鸣,课堂的氛围、质量以及教学反馈,都将优于以往的传统课堂。课程思政化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优先考虑时政热点,并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更改教学顺序。在引用时事热点时,要充分遵照客观事实,还原真实事件,借助其中若干个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思的细节,导入或辅助教学,并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国家在国家治理、国际外交、军事能力、民族精神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坚定并完善自身的政治信念,自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与此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如何自我学习,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3.注重师生互动交流
在本科教育持续扩招的大背景下,我国本科生录取人数逐年走高,但受制于有限的教育资源,高校班级人数膨胀,大班化教学已是普遍现象。面对已经走向大众化、普及化的本科教育,高校并未摸索出适应现状的教学思路,这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学生而言,是极不公的。
我们在回顾学生时代的课堂时往往会发现,只有一节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的课程会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而不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师,其课程留给学生的感觉总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这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是完全相悖的。面对不可逆的大班化教学,高校地理课堂需重塑师生交流的融洽氛围。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上主动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桥梁,抛开以往点对点的课堂交互方式,根据授课内容,借助当下的时政热点话题、国家间的政治博弈,环境保护政策的提出以及重大的自然现象和灾害,设置开放性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就学生的观点进行专业性的点评,以此加强师生间的学术互动。高校课堂不应该总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而应该师生互演“对手戏”。如此,学生可在教师深含学术素养以及人生感悟的交谈中,得到专业知识以及思政启发层面上的双重收益;再者,教师仍需积极促成“生—生”交流的学术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举办班级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某一地理热点问题,分组展开辩论,以此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与人沟通,理性表达内心观点。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上课离不开讲台、粉笔以及硕大的黑板,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学校课堂,教师不再受制于以上三者。虽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诞生曾惹来非议,可总体上而言,其在育人育才等方面还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由于“世界地理”这门课程所讲授内容的特殊性,各大洲的山川、地貌、植被以及特有物种等地理事物,大多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两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这让学生在认知理解上存在障碍,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突破这一难关。现代信息技术多样,选择合适的现代信息和教学手段,是教育者时刻都要留心的环节。首先,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现代教育设备的引入让这一想法成真,与此同时,世界上那些曾无人踏足的土地,现在几乎都留下了探寻者的足迹,而探寻者们留给世人珍贵的影像材料,更是学生充分认识各类地理事物的重要依据;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这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给学生开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高校地理教师应主动将谷歌地图、91卫星地图等地图软件融入课堂教学,并操作演示,从实时、立体、动态三个方面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最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学,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对国民教育的关切,这是举国之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虽然时下疫情形式转好,但高校教师仍需利用线上授课的优势,在课后及时为学生解答相关地理问题,更可以对当下实时发生的地理大事件组织网络会议,结合教学实际展开讨论[15](图2)。
四、结论
本文立足于课程思政的育人本质和“世界地理”的课程特点,从课程的特点与发展、思政元素、教学策略入手,对“世界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结合教学反馈,进一步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进行动态评估及调整,只有教师耐心、用心、真心地进行思政教学,才能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和效果,即培养拥有专业的地理学科素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坚定政治信念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玉海. 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0): 130-134.
[2] 高德毅.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43-46.
[3]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3): 64-69.
[4] 余江涛, 王文起, 徐晏清. 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 64-66.
[5] 夏文红, 何芳.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 2019(30): 108-109.
[6] 杨青山, 韩杰, 丁四保. 世界地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張威. 高校自然科学课程体现思政价值的意蕴及路径探索[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6): 56-61.
[8] 王勇, 熊玲. 高校核心课程“世界地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考[J].地理教学, 2020(22): 8-11.
[9] 杨清虎.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 兵团党校学报, 2016(03): 60-66.
[10] 韦立立. 基于协同育人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探讨——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18): 8-9.
[11] 梁品文. 高校中国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0(07): 55-60.
[12] 商务部网站. 我国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5[EB/OL].(2021-02-03)[2021-07-19]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fwydyl/zgzx/202102/20210203040640.shtml
[13]李权国,张弢,文力等.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与德育价值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 2020, 29(01): 54-56.
[14] 赵继伟. “课程思政”: 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9, 17(2): 114-119.
[15] 李甜. 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旅游地理》为例[J]. 国际公关, 2020(10): 150-1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