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地理试题落实“五育并举”的策略例析

时间:2024-05-07

吴俊和

摘 要: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考试要求,是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文章通过案例分析,论述“五育并举”在高中地理试题命制中落实的三大策略,即在主题立意中体现德育、在情境素材中引导体美劳教育、在问题创设中立足智育。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中地理;试题命制

2020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出版发行,该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强调高考必须坚持立德树人[1],提出高考命题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但目前对高中地理试题命制中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如何突出德与智的考查重心,如何引导体美劳教育等存在着困惑。在此背景下,笔者主要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为例,并结合多年参与地理高考模拟命题的实践经验,从试题命制的主题立意、素材选取和问题创设等方面如何落实“五育并举”做一些研究和探索,希望给予教师们在地理命题和高中教学方面些许启发。

一、主题立意:凸显“德育”为本

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主题。要求主题立意要高远,能够传递正能量,将“德育”培养渗透到试题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对应的是高考评价体系“四层”中的“核心价值”。而地理科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人地协调观”一致[2]。由此,结合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可将高中地理命题中渗透“德育”的主题立意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等政治思想品质的培养;二是尊重自然规律、树立因地制宜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等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得出,主题立意落实“德育”的一般策略是:首先明确主题立意的类别,然后选择与德育目标相应的主题内容,最后撷取相匹配的具体案例。

二、情境素材:引导“體美劳”教育

高中地理试题命制的第二步是依据确定的主题立意精选契合的情境素材。在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中选取能够突出“体美劳”教育的素材,既要考查高中地理知识规律原理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又要合理引导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劳动观念等教育在情境素材中的渗透,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在情境素材中如何引导“体美劳”教育?结合地理学科知识考查的实际,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撷取运动情境,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以某一体育运动项目或体育器械为情境素材,在考查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培养健康意识的体育教育。例如,以登山或攀岩运动作为情境素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以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分散布局特点为情境考查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我国羽毛球生产为素材考查工业区位分析等。

2.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审美素养

选择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的日常生活场景和景观图片为情境素材,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渗透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审美观教育。例如,全国Ⅱ卷第1~2题,以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某区域的村名考查地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的关系;再如,以福建省惠安女“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服饰考查区域特征对衣着的影响;以达古冰川风景区“冰川与彩林”结合的独特美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等。

3.运用生产情境,树立学生劳动观念

借助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或服务业等劳动实践的场景,考查产业活动区位分析及发展措施等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例如,全国Ⅰ卷第36题,以顺坡垄种植葡萄为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劳动观念;再如,全国Ⅱ卷第4~6题,以巢湖平原某地农作物耕作的变化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农村的农业新发展,培养关注劳动的思想品质。

简而言之,在情境素材中引导“体美劳”教育的策略是:根据地理学科的实际,在试题命制中,一般运用生活情境素材落实“美育和体育”,运用生产情境素养落实“劳育”,即在生活情境中发现“美”、践行“体”,在生产情境中体现“劳”。

☆案例呈现

以笔者命制的2020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的一组选择题为例。

生漆,一种从漆树皮层采集的纯天然涂料,在我国亦称“国漆”。漆树在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采割生漆是讲究技巧的辛苦活儿,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我国髹漆(以漆涂物)工艺历史悠久,1972年在长沙出土的西汉漆器依然色泽鲜亮,饰纹清晰……如今,随着合成涂料在家居装修中的使用,生漆产量日益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地位日渐式微,但它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涂装海底电缆、地下水管等。据此回答1~3题。

1.如今,生漆在我国的产量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适合漆树生长的区域缩小

B.手艺精湛的割漆人减少

C.生漆的用途范围逐渐变小

D.生漆使用的技艺不成熟

2.生漆作为涂料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生漆的

A.抗腐蚀性强         B.色泽保持期长

C.生产成本低         D.环保无污染

3.为了促进我国生漆使用技艺的传承,应该

①禁用化学合成涂料 ②加强髹漆工艺培训 ③推广环保家居装修 ④培育优良漆树品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该组题的主题立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称“国漆”的生漆生产及使用工艺,既渗透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德育,又通过情境素材中的“采割生漆是辛苦活儿,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引导“劳育”,“西汉漆器依然色泽鲜亮,饰纹清晰……”引导“美育”。

三、问题创设:立足“智育”考查

高中地理命题的第三步就是基于情境素材设置新颖的问题,考查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学科思维方法。

如图1所示,命题中落实“智育”主要是突出信息获取加工关键能力和学科思维方法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在问题创设中以“智育”考查为目标达成。由此得出,问题创设的一般策略如下。

第一,要基于真实情境设问。情境素材多以“主题+区域”的形式呈现,即选取某一中小尺度的区域,从时间尺度上描述该区域某一地理事象的演变过程或发展变化。因此,在设问时必须紧紧围绕材料中呈现的地理过程,不能脱离材料泛泛而问,而且要注意设问角度的新颖性,切入点尽可能小,要求学生从该区域实际特征出发,通过读取和加工图文信息得出具体的答案,避免学生套用模板得出空泛答案。例如,全国Ⅰ卷第37题,以某区域玄武岩台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情境,围绕地貌形成过程这一主题不断深挖设问,考查学生基于该区域地质事件发生的情境而获取有效信息,并根据玄武岩地貌侵蚀程度差异,推演出不同时期地貌单元的形成原因,从而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第二,要突出综合思维考查。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学科思维方法,它包括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为了突出综合思维的考查,设问时需从要素的综合出发,从时空维度考查学生依据情境素材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辩证性思维能力。例如,全国Ⅰ卷第44题,分析青藏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过去曾认为鼠兔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现在研究发现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这就要求学生用动态性的地理视角辩证地看待地理事物,提高地理事物认知的思辨能力。

第三,要规范设问句型表述。为了落实“智育”考查,要求设问表述必须科学规范,题意指向明确而具体。地理命题设问的一般句型为:行为动词+中心词(论述的对象)+限定词(时间、区域、性质等)+内容回答词。如全国Ⅲ卷第37题第(2)题的设问。

设问中的“说明”是行为动词,要求学生答题要有思维逻辑过程;“流动沙地趋于固定”属于中心词,是论述的對象;“自然原因”是内容回答词,要求只答自然原因,不能答成人为原因;尤其要注意时空方面的限定词,“毛乌素沙地”属于区域限定,“1995—2013年”属于时间限定,要求学生答题的角度要基于特定区域的特定时间的自然要素(气候)特点去分析回答,不能按照思维定势写套话,让学生学会运用时空的综合思维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具体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试题命制要在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下,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在主题立意上充分体现德育,在情境素材选取上合理引导体美劳教育,在问题创设上突出智育考查,从而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65-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