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Moodle环境下“协作—探究学习模式”初探

时间:2024-05-07

刘 玲

一、课题选择

“积极发现、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并富有创新地寻找应对策略”是新课程改革推崇的教学、学习理念。“中学地理小论文撰写”第一个课题,可选择高中必修教材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这节教材内容简单,但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探究身边的地理问题呢?我校在中国同步学习网地理频道(http://www.tbxx.com/showNews,php?sid=65&newsid=100)上举办了“我为重庆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献计献策”地理小论文竞赛,该竞赛一等奖渝中区代表队将参加2009年第25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学生进行地理小论文撰写之前引导其进行必要的理论基础准备是必要的。在由“点”向“面”的推广过程中,重庆网上教学服务平台(Moodle)充当的角色是资源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初期是教师开设的,但后期的绝大部分工作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最终服务于学生。

二、教学过程及反思

在“中学地理小论文撰写”课程中主要以主题的形式设计,共分以下主题。

(1)介绍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广大学生中推广地理小论文的撰写,养成观察、探究身边地理问题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性、协作性学习。

(2)介绍该课程的类型——资源共享平台。

(3)介绍图片的来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及激情。

“中学地理小论文撰写建议”是引入的一个重要内容,以word形式上传,教师在介绍了去武隆考察的大致情况后提及地理论文撰写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注意提醒学生实地考察很重要,但在实地考察前充分的理论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该部分的引导中应该以激发学生探究身边地理问题的激情为主要目的。

主题一:我为重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献计献策。引导学生登入中学同步学习网地理频道,学习地理小论文竞赛的细则。并且介绍论文上传的路径——moodle平台或教师邮箱。

主题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重庆为例)理论基础教学。分组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地理信息,在对应讨论区回帖,共同建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资源共享平台。该主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

(1)运用上传的教学课件“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进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教学。教学课件挂在网上,课后也有利于学生自学,其中有很多关于重庆当今发展的相关内容,如“新特区”、“渝西经济走廊”、“畅通重庆”、“蓝天工程”、“碧水行动”等,可将其作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一个范例,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甄别、运用等。其中教学课件可以有选择的讲授,毕竟学生才是主导,讲授的目的仅仅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逐渐确定研究的课题。课件的讲授,可以采取“情景一抛锚式”教学模式,将重庆当地存在的问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应该得到充分体现。

在该课件中可选择两个重点来讲解,一个是水污染问题,另一个是就业住房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现在重庆面临的两大难题。前者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问题严峻,后者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今年面临的一大问题。在就业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课件中关于“新特区”、“渝西经济走廊”的相关问题,这也为我校即将进行的“中国科协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系列活动之三——打造渝西最大生态大镇永川仙龙镇”的考察活动做准备。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理念应该是这部分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千万别本末倒置。所以这部分教学应该控制在10~15分钟。只提一些重要的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不细讲,教师仅仅是“抛锚”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完成。

当主要问题讲授、引导完成后,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应该启发学生思维,可以引导学生考虑如下课题研究方向。

(2)引导学生以讨论回帖的方式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平台。这个过程主要采取“协作一探究学习模式”,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回帖。根据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为9个组进行讨论。这次分组暂时以教师的意愿为主,因为在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大概了解。在这个资源共享平台建成后,课后学生可以再次浏览各组学生的回帖,以便确定研究问题的方向。

这个过程应该注意及时关注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应该给予及时的评价,以赏识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获取、分析、甄别及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主题三:师生、生生共同建设“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以重庆为例)”资源共享平台。这个主题“协作一探究学习模式”得以更加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得以充分尊重,自主性、协作性学习能力得以充分提高。

在这个过程进行之前可以将上堂课很好的回帖以PPT形式展示给大家,甚至将其插入教师已经修改过的教学课件中(如噪声、住房存在的问题等图片就来自于上堂课学生的回帖),以激发回帖的激情,让资源共享平台内容更丰富,更有意义。分组讨论则以自愿为原则,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资源获取、讨论、回帖。这种讨论开始可以是网络上的,当找到志同道合者后,则在网络下实时讨论,得到大致的结论,然后由小组长将本组的论点在网上发帖,引起争论,在不断讨论中获得真理。这样资源共享平台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它已经有了学的思维与创造,相信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及创造性可以发挥到极致。

关于学生回帖,教师应该有所引导:策略不仅仅通过网络获取、实地考察,关键是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可行性、时效性。地理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靠教师引导,其实在“协作一探究学习模式”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提高得更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